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雄奇壮美 荡气回肠——陆游的蜀道诗‖许永强

作者:许永强 来源:《成都日报》2023年12月4日第8版 发布时间:2023-12-31 14:30:11 浏览次数: 【字体:

雄奇壮美 荡气回肠

——陆游的蜀道诗

许永强

陆游85年的人生历程中,有8年最富激情的时光是在蜀道线上度过的。8年的时间,陆游第一次领略到了蜀道的雄奇壮美,汉唐蜀道线上建功立业、荡气回肠的壮美历史,改变了陆游的人生轨迹,扭转了诗风,也让其澎湃的爱国激情达到了高潮。

热血

铁马秋风大散关

大散关自汉魏以后至宋代,一直是军事重地。秦汉时期,刘邦“暗度陈仓”进入关中;三国时期,曹操经由此地西征张鲁;诸葛亮也曾从大散关围陈仓;宋金、宋蒙对峙时期,大散关一直是战争的前线,也因陆游的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而广为人知。

陆游的一生中,曾有过南郑执戈渭水前、勒马散关下的8个月从军生涯,并对此终生不忘。他的游诗作中,大散关共出现20余次,饱含着身临雄关、意欲恢复的豪情,与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

乾道五年(1169年)五月,为做好抗金的准备,在丞相虞允文的奏请下,宋孝宗把利州东路的兴元府,金、洋、利、剑、阆、巴、蓬七州,大安军和利州西路的阶、成、西和、凤、兴、文、龙七州,共十六州军合二为一,由四川宣抚使兼领,进驻兴元府南郑县。西北和四川的军力、财力及人力都集中到了四川宣抚使王炎手中。

乾道七年(1171年)冬,陆游在夔州通判任满,他向虞允文写信求助,得以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中履新,官衔是“左丞议郎,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此时,南宋在秦淮防线上自西向东分布着三大“战区”,分别是川陕、荆襄和两淮,川陕位于最前沿。有机会来到抗金前线的军事指挥机关直接参加抗金斗争,对于“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的陆游来说,深感光荣与自豪。早在青年时期,陆游就怀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愿望,决心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土而“执戈王前驱”,并为此“闻鸡起舞”学习剑法。

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陆游怀着建功立业的情怀,从夔州出发,取道万州、梁山军、邻山、邻水、广安、岳池、南充、阆中、益昌(利州)、大安等地,于三月十六日到达南郑。

在南郑,陆游以诸葛亮自比,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陆游并非只会舞文弄墨,在大散关前线,陆游执戟守关,亲临战阵,曾在风雪夜布置骑兵突袭敌营,活捉俘虏,还参加过渭水的强渡和大散关的遭遇战。他在《忆昔》诗中说:“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夜宿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在《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四首》(其一):“渡河铁马风破肉,云梯攻垒雪平壕。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

空隙时间,陆游还训练兵士射猎和马球。他曾“飞鹰上中梁”,在中梁山打猎,定军山上的围猎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忆定军山下路,乱飘红叶满戎衣。”嶓冢山(又名汉王山,位于陕西汉中)上也有陆游“雪密嶓山校猎时”的足迹。南郑周围虎害猖獗,陆游在出差途中,就亲眼看到过“道边新食人,膏血染草棘”的惨痛景象。“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怒虎吼山争雪刃,惊鸿出塞避雕弓”“秋风逐虎花叱拨,夜雪射熊金仆姑”“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这些诗句真实记录了陆游秦岭打虎的惊人之举。为备战,南郑前线积极开展骑马技术与打球技巧相结合的军事体育项目马球,陆游在《冬夜闻雁有感》诗中追述他在南郑前线的打球生活是“洮州骏马金络头,梁州球场日打球”,骑着洮州(今甘肃临潭县)出产的骏马,在南郑的球场上骑马打球。

由于南宋的内部矛盾,孝宗在主战和主和间徘徊。宋、金和议后,孝宗乾道八年九月,南宋朝廷一纸诏书将正在实施“平戎策”的王炎调回临安,实际上是让王炎远离抗金前线。十一月初,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安抚使范成大部下当参议官。

陆游从南郑西行经沔阳、金牛至三泉,然后乘舟至益昌(今广元市),再陆行经剑门关、武连驿、梓潼、魏成驿、绵州、罗江驿、鹿头关,于年底到达成都,结束了自己终身萦怀于心的蜀道之旅。

在王炎府的8个月是陆游一生亲赴前线实现抗金的高光时刻,也是他报国激情及其创作猛烈喷发的时期。留存至今的9300多首诗词中,就有300多首出自南郑的军旅生涯。

1172年,陆游途经剑门蜀道入蜀,写下《剑门道中遇微雨》。图为游客体验壁立千仞的剑门蜀道 (不觉 摄)

悲愤

细雨骑驴入剑门

巍巍剑门关,矗立在连山绝险、峻岭横空的剑门山中段,扼守入蜀出川的咽喉要道,是古蜀道上最为壮险的山隘与关口,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在戎马倥偬的川陕两地往返中,陆游两次途经奇丽雄险的剑门关,纵笔写下《剑门关》《剑门道中遇微雨》和《剑门城北回望剑关诸峰青入云汉感蜀亡事慨然》三首经典诗篇,抒发和真切表达“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的家国情怀和报国夙愿。

第一次是奔赴南郑时途经倚天似剑、横亘如城的剑门关,鞍马劳顿的陆游实地踏查“云飞不到顶”的巉岩绝崖,登高凭吊“鸟去难过壁”的峭山崎岭,面对大自然神奇伟力和人类厚重人文共同构建的这一世界奇迹,当即挥笔草就了旷世杰作《剑门关》:“剑门天险设,北乡控函秦。客主固殊势,存亡终在人;栈云寒欲雨,关柳暗知春。羁客垂垂老,凭高一怆神。”首联生动摹写剑门关北控函秦的自然情状,表明宋军葆有攻守裕如的战略主动;颔联以比拟方式清晰界定川蜀和三秦的客主关系,阐明胜败存亡的主宰在于人的精神和斗志;颈联凭借隐喻修辞手段精确点绘了具有凄凉色彩的“栈云”和悲怆意味的“关柳”两个自然意象,以“栈云寒欲雨”喻示南宋所处的险恶状况,以“关柳暗知春”借指国运尚存微渺希望和一线生机,借此表达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战局好转的期许;尾联采用象征刻画客居他乡的诗人“鬓虽残、心未死”的澄明心境,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坚执信念。全诗将自然情境、时令景色、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紧密勾连,深切寄寓陆游渴盼经略中原的殷殷报国情愫。

乾道八年(1172年)秋,陆游因公务赴阆中,从南郑出发,西行经沔阳、金牛驿抵三泉,然后乘舟取嘉陵江水路,经九井滩、望云滩至利州,再陆行经葭萌(今昭化)、苍溪至阆中。在阆中办完公事后,于十月中旬由原路返回汉中。此次蜀道之旅往返月余,有纪行诗《自三泉泛嘉陵江至利州》《再过龙洞阁》《三泉驿舍》等。

1172年十一月初,血脉贲张的陆游携家眷从备军正酣的南郑返回歌舞升平的成都,再次途经壁立千仞、断峰高耸的剑门关,落寞而懊恼的陆游于郁闷和压抑中,写下被后人广为称颂赞誉的千古名篇《剑门道中遇微雨》,这是陆游蜀地诗作乃至其整个诗词创作中的精品,也是陆游抒发哀愁、释放悲愤的重要诗篇:“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征尘、酒痕,体现诗人对纵马疆场的真切留恋和对醉酒人生的深恶痛绝,抒发内心充满无尽的凄楚和感伤;第二句追忆和回首诗人多年巡游蜀地与备战三秦,但很多时候是在销蚀心魂徒生忧愁,表明“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孤苦与悲寂;第三句以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深沉浩叹和彻骨诘问,呈现作者不愿空负诗名的无奈与不甘;第四句以貌似平淡洒脱的笔触和似幻如梦的意境,道出诗人“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幽怨和惆怅。“细雨骑驴入剑门”,与其说展示的是一副孤独寂寥的身影、呈现的是一帧诗意朦胧的画面、蕴含的是一份心中的洒脱与超然,不如说是在霏霏淫雨中,将作者身世之悲和沦落之苦深深浸润于剑门关的沧桑变故和历史烟云里,陆游的这种怅惘、伤怀和激愤永续更传、亘古不变。

几乎是在草成《剑门道中遇微雨》的同时,远望巍然高耸的剑山和直插云霄的峰峦,悲情难抑、诗性酣畅的陆游,奋笔书写了题为《剑门城北回望剑关诸峰青入云汉感蜀亡事慨然》,进一步抒发“中原久丧乱,志士泪横臆”的愁肠和忧伤。全诗即景抒情,借古喻今,提醒和告诫南宋朝廷如果不修战备、苟且偷安,就会像懦弱无为的蜀汉一样丢掉江山社稷,历史的悲剧就会在南宋君臣身上重演。

尽管意气风发的陆游率军秣马厉兵,尽管踌躇满志的陆游登上秦岭、指点长安、遥望中原,但苟且偷生的南宋政权担心重启战端招致报复,一纸诏书将陆游贬谪到成都担任闲官,从此“光阴全付绿樽中”,盘槊横戈、衔枚夜行的军旅生涯戛然而止,“戎装鞍马出剑门”的政治抱负也将终结,以“塞上长城”自许的陆游,只有借助剑门关来纾解胸中块垒,只有依托剑门关来排遣心中忧愁。

的确,剑门关外的一年,是陆游人生最为快意恩仇的高光时刻,也是陆游事业最为感奋激越的巅峰阶段:剑门关外的陆游“踏营渭北夜衔枚”“铁衣上马蹴坚冰”,此时的陆游只吟“咸阳不劳三日到,幽州正可一炬空”的豪情和宏愿,只唱“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从容和自信,剑门关目睹了陆游的勃发和雄起,亲证了陆游的不屈和坚毅,记录了陆游的雄姿和伟岸,诉说着陆游的怅惘与苦闷,陆游因君临剑门关而愈益声名威震,剑门关因陆游赋诗而更加名满天下。

陆游的蜀道诗充满建功立业、开拓进取的精神(资料图片)

评价

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的蜀道之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和诗歌创作风格,从戎经历终生难忘,他在蜀道留下的诗歌充满着建功立业、开拓进取的精神。

《南郑马上作》:“南郑春残信马行,通都气象尚峥嵘。迷空游絮凭陵去,曳线飞鸢跋扈鸣。落日断云唐阙废,淡烟芳草汉坛平。犹嫌未豁胸中气,目断南山天际横。”向往汉唐气象,建功立业,是陆游蜀道之旅的主要收获。《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送范舍人还朝》:“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陆游认识到应当以蜀道沿线为根据地,将川陕地带作为收复中原的本根之地。直到晚年,69岁时的陆游仍说:“何由亲奉平戎诏,蹴踏关中建帝都。”

陆游比较完整的蜀道军旅生活虽然只有短暂的8个月,但却影响了他的一生。朱东润先生在《陆游传》中用“生的高潮,诗的高潮”来概括陆游在蜀道要冲南郑的书剑人生。蜀道线上汉唐雄风和前贤业绩,激励着陆游一心报国,壮怀激烈。《观大散关图有感》中“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气概,是陆游意气风发的生活写照,也是陆游人生最得意的时期。陆游在《次韵子长题吴太尉山亭》一诗中赞赏张縯和吴挺“文雅风流”的同时,还格外告诫朋友要不忘收复关中失地。到成都后,这种恢复中原的信念并未减弱。他在阆中南池拜过汉高祖庙,写下了《唐长庆中南池新亭碑在汉高庙侧亭已失所在矣》等诗。对诸葛亮遗迹更为崇敬,有《筹笔驿有武侯祠堂》赞美孔明,批评谯周;在南郑有“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在成都有《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等诗。他从诸葛亮坚持北伐、志在统一的事功中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和战略上的契合点。“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所表达的兴复汉室、完成统一的思想,恰好是陆游涌动在心头的爱国情怀!

在中国文学史的壮美历程上,蜀道始终呈现出迷人的色彩。陆游则是蜀道文学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陆游的蜀道之旅,不仅造就了其人生及诗文的巅峰时期,而且将蜀道文学带进了一个奇峰突兀、雄浑大气的新境界。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云:“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3年12月4日第8版

文/图:许永强

来源: 《成都日报》2023年12月4日第8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