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成都城市水文化‖刘祯贵

作者:刘祯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1-04 14:58:02 浏览次数: 【字体:

底蕴深厚的成都城市水文化

刘祯贵

城市水文化可谓城市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城市水文化可促进城市人水关系的协调,落后的城市水文化则会使城市人水关系产生紧张,进而影响到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既是成都城市的灵魂,同时也是成都城市的特色所在。水不仅养育了成都这方水土的居民,更重要的是使成都成了钟灵毓秀之地,孕育了成都城市丰富多彩、深具蜀地特色的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水文化使成都呈现“锦江春色来天地”盛景。南宋袁说友在《成都文类序》提及:“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应该也是底蕴深厚的成都城市水文化的真实写照。

锦江春色(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水对于成都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成都城址的选择,本质上而言,就是古蜀先民逐水而居的决策过程。据《成都城坊古迹考》考证,秦国宰相张仪在成都修建第一座像样的城市——龟化城(成都城名的又一称呼)时,由于当时尚无排水河道,泥土潮湿,故城墙修一次坍一次,传说“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龟化城”这一典故充分说明:成都城的修建一开始就是根据水系摆放与建筑起来的城市,水为成都城市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之后,秦代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时,引两江【即郫江和流江,也就是今天锦江(府河和南河)的前身】流经成都城,使穿过和环绕这座城市的河流更加科学与合理,进而使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华阳国志·蜀志》),彻底摆脱聚落时代,进而走向古代农业文明的高峰,同时使成都很快发展成为巴蜀农业经济的中心。

秦代创筑大城少城图(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历史上,成都城市的繁荣昌盛多次在全国遥遥领先,在汉代其繁华程度超过最早拥有“天府”之名的关中,从而使“天府之土”“陆海之乡”的美称逐渐转移到成都平原。直到现代社会,四川还继承了这一桂冠。汉代的成都,发展成为全国除京城长安外最大的五都之一;晋代甚至把成都称为“一都之会”;到唐代,成都更是成为有着“扬一益二”美称的大都会。此外,成都的丝织品也是名扬天下,并由此开辟了远销海外的南方丝绸之路,成都由此有了“锦城”的称谓。所有这些,究其原因,是与成都城市之中的水分不开的:“水绿天青不起尘”的自然条件,“织锦濯其中则鲜明无比”的清澈美丽的锦江河水,“门泊东吴万里船”所显示的发达的河道航运业。由此可见,水的确是成都城市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摇篮。没有水,就难以有2300余年成都城名与城址不改,中心不变;成都先民就难以生存繁衍,也就没有清初大量移民来四川定居、生活、创业。因此,成都人对城市主要河流锦江(府河、南河)有着特殊的感情,并称之为“母亲河”,是不争的事实与历史的见证。

水是物质的、自然的,文化是精神的、社会的。水与文化一旦相融、相汇,那便更具特殊意义。注入文化内涵的水,是极富灵性的。纵观成都城市的河流,水是成都人立足生存、进行创业的根基,不仅磨练着他们的胆识与意志,也盛载着他们的追求与理想,是他们开展活动的舞台、施展抱负的天地。成都人在改造水的同时,水也影响着人的生活、工作。水培植和孕育了成都城市的水文化,这里的城市文化浸润着鲜明的水的色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锦江(府河、南河)为代表的成都城市河流赋予成都水绿天青的自然环境,并为发展人文环境提供了前提条件。水使成都天生丽质,这丽质素来为人们所称道,如:“芳草笼秦栈,春流绕蜀城”(李白《送友人入蜀》)、“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李白《南京歌十首》其九)、“一扬二益古名都,禁得车尘半点无”(六对山人《锦城竹枝河》)、“长似江南如春景,画船来往碧波中”(花蕊夫人《宫词百首》之一)……

夜游锦江(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成都城所拥有的“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的河流及“水绿天青不起尘”的自然环境,不仅为扬雄、司马相如、李白、李调元、杨升庵、郭沫若等文化名人的发育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而且使成都城市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与土壤,进而使得成都成为历来著称于世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晋代称成都为“一都之会”,唐代的成都有“喧然名都会”“扬一益二”之称。直至19世纪末,法国人古德尔孟入蜀,更是盛赞成都是“此等绝妙未经开辟的舞台,如经点缀,即可成为一东方巴黎”。近代诗人吴芳吉于1921年又将成都称作“富庶小巴黎”。到抗战期间,茅盾等文人又称成都为“小北京”,有“北平之景”,是个“民族形式大都会”。

以锦江(府河、南河)为代表的成都城市河流,造就成都富有文化意蕴的游赏习俗。唐宋以来,对成都游赏之习加以赞赏的著述颇多。《宋高僧传》载:“蜀土尤尚二月八日及四月八日。每至二时,四方大集,驰骋游遨”;宋人田况言及:“予尝观四方,无不乐嬉游”(田况《上元灯夕》);元朝费著则说道:“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成都人的游赏之盛,与其因水而产生的良好游赏环境分不开,成都可谓是天下游乐人的乐土。由此可见,底蕴深厚的成都城市水文化是成都城市传统文化的对外窗口,更能充分展示成都城市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祯贵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