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嘉湖书院:触摸文脉绵延的记忆‖郑学超

作者:郑学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1-22 14:53:42 浏览次数: 【字体:

嘉湖书院

触摸文脉绵延的记忆

郑学超

“任虚一望庆云乡,黄橘丹枫衬晓光。不知橘柚归何处,无数荆榛起暮烟。”南充,川北圣地,果郡名都。

“金泉矗危峰,嘉陵駴奔浪。烟舫中流急,沙静明如雪,一片果州城,影落琉璃帐。”城市斑斓,一城文脉,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人间薪火代相传。

北湖风光(作者供图)

北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它应是一个天然的湖泊。据《汉书·地理志》载:“安汉,是鱼池在南”。何谓“是鱼池”?可以理解为“此地是鱼池”或为“很大的鱼池”。是同寔(shi),有大、广阔之意。

北湖风光(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从明代起,它被称为“北湖”。万历年间,又称为“嘉湖”。民国时期,因池中有莲花,色香景艳,人称“莲池”。1960年3月,朱德、贺龙、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南充视察时,曾在北湖垂钓。1985年改造时定名“北湖”,胡耀邦题写了“南充市北湖公园”匾名。如今,它已成为南充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是一座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处,集文化、娱乐、休闲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公园。

胡耀邦题“南充市北湖公园”(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北湖公园朱德钓鱼处(作者供图)

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的场所,其目的在于“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兼做皇帝的侍读,“以质史籍疑义”。藏书、供祭和讲学是书院的三大功能。

北湖公园内嘉陵湖书院(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时间煮雨,岁月缝花。泱泱嘉湖水,书院古今来。

北湖公园的“嘉湖书院”,因其弘扬和传承文化,铭刻了时代风雨,它是南充人的文化记忆,更是南充人的精神家园。

古代,文人墨客,精理为文。辞富山海,秀气成采,千载心在。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

任瀚,顺庆人,他写的文章“直词绝识”,名冠海内,与唐顺之、陈束、王慎中、赵时春、熊过、李开先、吕高一起,并称“嘉靖八才子”,与四川杨升庵、赵大洲、熊过合称“蜀中四大家”。在殿试时,所作《己丑廷试策》文采飞扬,见识不凡,嘉靖皇帝亲自批阅其卷,钦点二甲,选为庶吉士(对应现代学制为博士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他回到家乡,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培养家乡后辈英才上,李竹、张鉴、陈于陛、王缵之、杜翼所、文衡、李益、索俊、杨文举、黄辉、罗仲元、罗仲光都是他的学生。任瀚秉持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对他们予以教公性方严,耄勤不倦,因人迁就,谆谆诱迪,然不事标榜,期于实践的教育。这些饱学之士,政事文辞,卓有可观,扬名四海。在当时“顺庆府”城池营造基本完成,书院文化也日渐繁华。

北湖公园内任瀚塑像(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陈以勤退休返回顺庆,他积极捐资家乡公益事业,经常邀请任瀚赴金泉书院讲学,相传陈氏相府就坐落在北湖之滨。

北湖公园内陈以勤塑像(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据《嘉庆南充县志》载:“万历时,知府饶景晖於治北一里建嘉陵书院;知府昝云鹤、知县吴嗣亮於治北建嘉湖书院。”饶景晖任顺庆知府五年,于1599年升福建提学副使。太史郡人黄辉,作《饶公祠堂记》,称“公莅郡,首揭旗鼓,取多士而磨砺之,一切剽割牵缀之习,抹杀都尽。”可见饶景晖提倡广厉学宫,振兴士习,兴办书院,培育人才。昝云鹤是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是饶知府离开顺庆后的第二任知府。他上任后,扩大了原书院的规模,迁书院至北关,并改名为“嘉湖书院”。嘉湖书院是顺庆府属书院,两位先贤非常重视教育,曾亲自执教诸生,以致“获俊甚多”,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后来人们为了感念他们,“因塑二公像于祠,祀之”。

嘉湖书院(作者供图)

刘慥,纳西族,云南丽江人。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由翰林编修出任顺庆知府。

次年冬到任,下车伊始,厘清政务,便开始考查府、县生员的学业。召集缙绅,再三筹划,将城南旧文昌宫整修后作为书院,延师讲学,取《商书·仲虺之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之义,名曰“懋修书院”;又捐薄俸,提高教师的薪水,补贴学生的灯油钱,并亲自为学员们评讲文章优劣。

懋修,勤勉修习的意思。地址在今南充港附近。

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顺庆知府沈清任、知县诸端北在城西捐资重建“懋修书院”,易名“朱凤书院”,把莲花池、桐麻沟、高坪坝、隐珠寺、三教寺、凤凰寺六处学田并入书院,扩大了书院的面积。

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顺庆知府韩莱重修书院,按照书院规制,有牌坊,泮池,精舍、斋祠等建筑,形成了较完整的书院建筑群。

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郭梦龄(山东潍县人,明代户部尚书郭尚友的嫡孙)出任顺庆知府,励精图治,修缮朱凤书院,振兴文教事业,深得民心。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外教私塾的张澜走进朱凤书院,受教于在书院执教的谢怀宜。第二年,张澜被选调入成都尊经书院(今四川大学)读书。

北湖公园张澜塑像(作者供图)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科举制度被废,朱凤书院停办。据民国《新修南充县志》记载,书院田产变卖后,创办了南充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和顺庆府立中学堂,校址在今南充市大北街第二中学。1906年,学生朱玉阶在塾师仪陇席聘三推荐下,先后考入这两所学堂,成为张澜的弟子,至今学校留有“朱德读书室”。

南充二中朱德读书室门口(作者供图)

从历史长河走来的嘉湖书院,带着自己的文化品格向现代走来,当代南充人于2019年重修了嘉湖书院。

湖上烟波,半含秋色。站在嘉湖书院门口,陈设着任瀚、黄辉、陈以勤,陈于陛四人的雕塑景观,无形中也讲述着那段光辉历史。

推开嘉湖书院大门,仿佛走入北湖的心脏,课桌上摆放的一支毛笔,一张画纸,一页书签,老师的三尺讲台,台下朗朗的读书声……南充的文化历史和现实仿佛在此交融,发出灿烂的光芒。

市民在嘉湖书院听课(作者供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秦宫汉阙;小院春来燕,唤起一帘风月,看溪边绿树,树边红雨,此中有舜日尧天。”院中这副长联,袒露着南充心迹,褪去岁月的沧桑,如今在南充北湖的嘉湖书院呈现,供来往文人墨客品读瞻仰。它述说着书院的古今,历史的痕迹。

北湖夜景(作者供图)

一池湖水,碧水泱泱,绿色青葱,闹市幽境,尽在城中心。莲池旧景,光阴荏苒,几经营建,新北湖。时来律回,芳菲满园。看湖中三岛,林木扶疏,波摇清影,水天共清澈。垂柳回塘,湖上荷叶满枝,青盘点滴雨露,随风散发清芬。朱檐黛瓦,花掩水榭,隐隐玉砌雕栏。绿荫深处,书声朗朗,宛在嘉湖院落。斑竹影下,岸柳丝丝青如织,园花点点繁似锦。晨曦将现声歌起,华灯初上,灯火辉煌,波光粼粼,舞袖一片湖光天地阔。北湖正在演绎着时代的人文烟火色,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频共振。

北湖风光(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进入新时代,古老的嘉湖书院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书香不息,弦歌不辍,文脉绵延,它将在南充人心里留下永恒而美好的足迹。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郑学超(供职于南充市顺庆区金台镇人民政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