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赵知军开启北川官方祭禹先河

来源:嗨北川 发布时间:2024-01-28 14:27:29 浏览次数: 【字体:

赵知军开启北川官方祭禹先河

学习大禹倡仁德,化解矛盾释民怨;

官方祭禹开先河,文化传承翻新篇。

公元1144——1157年,平凉侯魏禧担任石泉军的最高长官,创修了石泉城墙,完善了城镇公共设施,建立了石泉教育机构,使禹里这个州府所在地气象一新。魏禧卸任后,接任的是一个姓赵的官员。文学家计有功在《大禹庙记》中说他出身于贵族世家,尊称他为赵公,但可惜仅仅留下一个姓氏,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无从考证。

来到石泉这个的位置十分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为官,赵公并不丧气颓废,反而是“笑谈坐镇”,一副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样子。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赵公也想在任内干点亮眼的事情。但他的前任魏禧在13年的任期中,无论是经营武备,还是兴办文教,好像把重要的事情都干了。赵公只好另辟蹊径,准备干一件别的官员从来没有干过,甚至连想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他要在石纽山下以官方的名义修建一座大禹庙。

六月初六北川民间在石纽山禹王庙祭禹

禹里原本是有大禹庙的。《新唐书》上说,建立石泉县之前,石纽山下就有大禹庙。赵公来到北川的时候,这座大禹庙已经毁于战火。和民间建庙不同,赵公要重新修建大禹庙,毕竟是个官方行为,必须要有可靠的依据,所以在开工之前,他先“披牒考古”——翻阅古代典籍。经过一番研究,觉得大禹生于石泉的说法是有充分根据的,但有一个现实问题让他心生疑窦:按照古书记载,石纽山是“夷人”生活的地方,但现在石泉的地方官员和士绅们却认为这里属于内地。于是赵公请来文学家计有功进行可行性论证。

北川禹里镇石纽山的“石纽”石刻

计有功博学多闻,一席话把禹生于石泉之石纽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当时禹里的官员士绅为何认为石泉属于内地,计有功解释说,是因为八十几年前石泉县由茂州划归绵州,继而又升级为石泉军,汉文化的影响日益加深,造成了认知上的错觉。计有功的话解除了赵知军心中的疑虑,于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禹庙便在石纽山下修建起来了。

赵知军所建的大禹庙,与此前民间所建的在同一个地方,即今禹里石纽山下老公路桥头旁边。新建的大禹庙依山傍水,富丽堂皇,共有十八道门,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刚刚落成,缙绅耆老们便并聚庙前,热情颂扬大禹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这也算是石泉的一大盛事了。

1158年,石泉知军赵公在石纽山下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大禹庙,开启了北川官方祭禹先河。

朝廷设置石泉军,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赵公来北川任职之前十几年,南宋朝廷决定由绵州知州兼任绵州、茂州、威州以及石泉军沿边安抚使,节制屯戍兵马。赵公的前任魏禧在禹里修建了一道规模宏大的城墙,可见当时军事防御乃是石泉知军的首要任务。在随时可能爆发武装冲突的情况下,赵公却热衷于建庙祭禹,表面上看好像有些不务正业,实际上却是他缓和民族矛盾的一种手段。史载大禹乃是“西夷之人”,“长于西羌,夷人”,尤其受到羌族的尊崇和爱戴,不仅北川崇拜大禹,汶川也尊大禹为“汶王”。肯定石泉乃是大禹故里,并隆重纪念羌人尊崇的大禹,必将对石泉乃至茂州方向的羌人产生影响,有利于化解矛盾,避免冲突。

清乾隆版《石泉县志》中的石纽山禹庙图

从文学家计有功的《大禹庙记》中得知,赵公重建大禹庙另一个目的,是要以此来表明自己对羌人重在安抚的政治主张。具体说来,就是为官要像大禹一样“以仁昌时”,关心人民疾苦,以仁德之心对待百姓,感化少数民族。

虽然赵公在石泉军知军任内的施政详情已不得而知,但此后数十年石泉境内平安无事,也足见他处理民族问题的高明之处了。

禹王宫

赵知军在禹里建庙祭禹,开启了北川官方祭祀大禹的先河,并对北川弘扬大禹文化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按照计有功《大禹庙记》的记载,由于政区调整和汉文化的影响,当时人们对北川禹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历史记忆已经逐渐淡化。赵知军以官方的名义重新修建大禹庙隆重祭祀大禹的举措,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北川属西羌大禹故里的认知。赵知军之后,历代石泉地方官员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十分重视“大禹故里”这张名片的政治意义和文化价值,石纽山下的大禹庙得到及时修葺,六月初六祭祀大禹的活动持续开展,大大丰富了北川的大禹文化。正是南宋以后历代官方的推波助澜,使北川的大禹文化得以代代传承。可以说,北川能够有大禹文化的深厚积淀,赵知军功不可没。

2003年六月初六石纽山禹王庙祭禹

2010年石纽山禹王庙前举行的祭祀大禹活动

南宋祝穆编撰的《方舆览胜》记载了大禹庙的位置“在石纽山下江边”,以及当地每年六月初六祭祀大禹的习俗。

2023年北川禹王广场 大禹诞辰祭祀典礼(杨勇 摄)

来源:嗨北川

撰稿:北川县决咨委

来源: 嗨北川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