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苏辙文学成就综合研究成果概论‖邓紫文

作者:邓紫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2-28 13:22:54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4期

苏辙文学成就综合研究成果概论

邓紫文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苏辙的成就是北宋丰富多彩的学术背景中不可或缺的一帜,对其文学成就的研究也本应是宋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受其兄苏轼盛名的遮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苏辙的研究都寥寥无几,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到改善。步入21世纪之后,有关苏辙文学成就的研究与日俱增,并且形成相对集中的几个研究热点:以“文气说”和“人情说”为核心的苏辙文艺思想研究、以唱和诗为焦点的苏辙诗歌作品研究、以文风为主导的苏辙散文作品研究。

以“文气说”和“人情说”为核心的苏辙文艺思想研究

《上枢密韩太尉书》与《诗集传》堪称折射苏辙文艺思想的双璧,其内蕴的“文气说”和“人情说”理论,引发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并由此带动对苏辙其他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探讨。

第一阶段,曾枣庄拉开研究序幕,他是最早将苏轼研究扩展到苏辙研究的学者,撰著了学界第一部研究苏辙的专著《苏辙评传》,还在《三苏文艺思想》中系统探讨了苏辙的文艺理论。

论文方面,他在《苏辙的文艺思想》补正郭绍虞的观点,反对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认为苏辙求之文气是因不敢有作文之意的观点,肯定苏辙“文气说”是对孟子“养气说”的进一步发展,将苏辙“文气说”在文论史上被低估的地位重新加以评定。在《“三苏”文艺思想初探》中通过分析苏辙对阅历在养气为文作用方面的强调,将“文气说”与文学的真实性联系起来,认为文学的真实性又表现为客观真实性和主观真诚性两个方面,由此,便将苏辙“文气说”“人情说”和文艺作品忠于现实、反映现实这三大文艺思想整合成紧密联系的体系。更可贵的是曾枣庄没有停留在对苏辙思想内容的论述上,通过对《诗病五事》的剖析,他进一步总结出苏辙对诗歌艺术的具体要求。

此后,李凯《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苏辙的文艺观》和杨隽《从“养气”说看苏辙的文艺思想》,继续沿着曾枣庄开辟出来的道路深入前进。

而以舒大刚、肖永明为代表的学者们则另辟蹊径,选择从苏辙极具蜀学特征的哲学思想出发,来拓宽对苏辙文艺思想的研究范围,尤其是肖永明《论苏氏蜀学的学派特征》一文,追根溯源,举例详实,从宋代经学变古思潮的时代背景分析蜀学“三教合一”和长于经史文学而薄于理论思维的原因所在。

这些研究都为后来学者的深入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中,除谷建《苏辙学术研究》和吴叔桦《苏辙学术思想研究》这两本专著外,学者们较少对苏辙的文艺思想进行整体性的分析,而多以苏氏蜀学和《诗集传》作为切入点来不断深入挖掘。

在苏氏蜀学的研究上,冷成金、王书华、王莹、范琐哲等学者踵武前贤,或条分缕析苏氏蜀学的思想特征,或振叶寻根其核心观念,或观澜索源其嬗变轨迹,他们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创新。

而经由《诗集传》来分析苏辙的文艺思想则是第二阶段中另开生面的新路。

李冬梅《从苏辙对<毛诗序>的辩驳论其诗学思想》一文,从苏辙在《诗集传》中对《毛诗序》的怀疑与辩驳入手来分析其“人情说”的内涵,此后还出版专著《苏辙<诗集传>新探》来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付亚云《苏辙<诗集传>解诗研究》,从苏辙解诗的独特方式缕析其诗学观念,并对苏辙《诗集传》在整个《诗经》研究史中,上承唐代成伯玙、宋代欧阳修,下启南宋郑樵、朱熹的作用予以肯定。

李冬梅《苏辙<诗集传>新探》,既称许了苏辙动摇《诗经》汉学传统权威的历史意义,又将《诗集传》中蕴含的各类思想与苏辙作为儒家学者的道德准则相连,揭示了宋儒治经追求经世致用的共同表征。

总之,这些以文艺思想为研究视点的论文,从不同方面展开,将苏辙研究推向深广。

以唱和诗为焦点的苏辙诗歌作品研究

抒发个人情怀是苏辙诗歌的主旋律,他与苏轼的唱和诗从反映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这一角度看,更是这一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音符。而以唱和诗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既便于学者的研究视角由苏轼向苏辙发生转变,又便于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苏辙诗歌的艺术特征和总体成就,故唱和诗历来就是苏辙诗歌研究的焦点。

第一阶段,对苏辙诗歌的研究屈指可数。

曾枣庄《苏辙对北宋文学的贡献》,主要从三方面对苏辙诗歌进行了论说。一是从苏轼苏辙唱和诗的角度论述苏辙诗歌的抒怀性特征;二是从仕途失意和晚年闲居的诗篇分析苏辙,平和婉转哀而不伤的诗歌风格;三是从咏物诗、题画诗这两类题材看其中寄托的无限感慨。唐骥《“少公峭拔千寻麓”——熙丰变法时期的苏辙诗》,从熙丰变法这一特定时期的作品入手论苏辙诗歌及当时的文学性质。不过二人的论证都较为简易,给后来学者留下了很多深入探索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专著、文章上几乎无人涉及,就连文学史的撰写中都很少见到苏辙的身影。谢无量曾在《中国大文学史》中论及苏辙,但也只是从两兄弟比较的角度来评价“子由诗远非东坡之比”。当时学术界对苏辙诗歌研究的忽视可见一斑。

第二阶段,苏辙诗歌研究蓬勃发展,成就斐然。

莫砺锋《唐宋诗论稿》一书中的《苏轼苏辙唱和诗浅析》,对苏氏兄弟的唱和诗进行了比较。在思想高度上,他认为相较于“追慕古人而无意于世俗”的苏辙,显然不能与“言必中当世之过”的苏轼同日而语。在艺术表现上,苏辙的原唱也在苏轼自由构思的次韵下相形见绌。虽然莫砺锋本意是通过对比来肯定苏轼的诗歌成就,但从思想意义和表现形式上对苏辙诗歌的细致论证,也在某种意义上吹响了苏辙诗歌研究的第一声号角。

受其影响,有关苏辙唱和诗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黄莹《苏轼苏辙兄弟唱和诗研究》和赵晓星《论苏轼、苏辙唱和诗》《苏轼与苏辙唱和诗分类研究》,都是此类研究的典范;李艳杰《二苏唱和次韵诗研究》与孟文晴《苏辙次韵诗研究》,还将视角由唱和诗转至次韵诗,在研究深度上不断发展。

不仅是唱和诗,苏辙诗的各类题材,都能找到相关的研究成果。诸葛忆兵《论苏辙的奉使诗》,从苏辙出使途中与到达契丹之后的态度对比来探讨各民族和平共处的现实意义;王文科《论苏辙的使辽诗》对苏辙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不仅认为其作品在艺术上代表了北宋使辽诗的最高水平,还认可苏辙使辽诗抛弃仇恨、期望双方永世和好的进步思想,称许苏辙对使辽诗题材范围的进一步开拓,以及对南宋以后使金诗的重要影响;黄俊燊《论苏辙的禅悦诗》,写佛理禅义在苏辙诗歌中留下的禅悦之痕;薛爱华《论苏辙的赠和诗》,对苏辙的赠和诗的对象和内容进行了分析;王婷婷《苏辙送别诗研究》及其与老师闫续瑞同作的《苏轼与苏辙送别诗思情异同研究》,从送别诗的角度切入,分析苏氏兄弟在送别诗中内蕴的共同情感;谢易利《苏辙政治诗研究》,对苏辙政治诗的创作背景、思想主题、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等相关问题做了较全面的探讨;程磊《论苏辙的山水诗》,通过对苏辙山水诗的解读来窥探宋人普遍的山水观念和审美取向。

此外,对苏辙诗特定时间段和总体艺术风貌的研究也数见不鲜,代表作品如朱刚《论苏辙晚年诗》和刘介《论苏辙诗的“淡静有味”》等。

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也对苏辙的研究起推动作用,全国首届苏辙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在四川眉山召开,期间征集论文并择优39篇辑成《苏辙研究——全国首届苏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总之,此时期对苏辙诗歌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断发展。

以文风为主导的苏辙散文作品研究

苏辙一生著作颇丰,更凭借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受家学影响,其文章风格与父兄有相似的一面,而苏辙又很强调风格的多样性,主张“文章自一家”。所以历来学者虽然采取的研究方法不同,或从三苏的比较入手,或从其散文理论入手,但落脚点几乎都归于探讨苏辙别具一格的文风。

第一阶段,有别于同阶段中对苏辙诗歌作品研究的寂寥情况,苏辙散文作品研究自一开始便呈现出繁荣局面。

曾枣庄《苏辙对北宋文学的贡献》,将苏辙散文进行分类,并在政论文、史论文、杂记、传状每类体裁中择一典型范例,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讨其“纡徐百折”的文风特点。

金成礼《触处成春,修然超妙——苏辙记叙文浅析》,从整饬而曲折的结构形式、以客为主的表现手法、史论结合与叙议并重的文法这三个艺术手法上,分析苏辙“纡徐百折”的文风成因。

洪本健《苏洵苏辙散文创作比较论》,先将苏辙散文分为议论、书信和杂记三大类别,再在每一类别中选取苏氏父子撰写过的同题或同类文章,在对比中凸显各自的文风特点。

孙虹《论苏辙和他的散文》,从北宋初期文坛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起笔,写到欧阳修和苏氏父子高举复古旗帜、以西汉辞赋为宗的共同特点,再通过对三苏的比较彰显苏辙独具特色的散文理论和独具“纡徐百折”文风的创作实践。

第二阶段,循着前人的脚印稳步前进。

葸琼《苏辙的散文观及其创作实绩》和《苏辙散文理论及其创作》,一方面关注到巴蜀文化以及欧阳修和苏氏父子对苏辙散文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沿着金成礼从艺术手法来分析文风成因的道路,对苏辙善用修辞、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纡徐委备、简而严饬的结构、汪洋澹泊和淡中见奇的风格这三大艺术特色,进行了详细阐述。

潘殊闲《苏轼苏辙李杜比较观述评》,从苏氏兄弟对艺术追求和风格差异的角度,来探究二人对李杜持有不同态度的原因所在。

此外,还有从特定时期进行研究的。如廖文华、陈小芒《苏辙两谪筠州的心态与文风》以及陈德福《浅论苏辙散文的演变和特色》。尤其是陈德福,他将苏辙的生平经历分为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或浓或淡的政治色彩和抒情意味加以比较,同时,又深说贯通各个时期的“淡泊”与“秀杰”风格,分析入微、总结精炼。

综上可见,苏辙文学成就的研究呈现出先冷后热的局面,历经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嬗变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范围逐步拓展、研究方法不断增进、学术修养不断增强,取得了突出成绩。但重复研究相同内容的情况依旧存在,我们应加强现代意识,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思路和方法。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邓紫文(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