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德阳”“旌阳”地名考源——从绵竹故城遗址、金土村遗址研究到德阳政区史的重构之三

作者:刘章泽 刘天海 何 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23 14:36:41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5期

“德阳”“旌阳”地名考源

——从绵竹故城遗址、金土村遗址研究到德阳政区史的重构之三

刘章泽 刘天海 何 普

“德阳”一词出自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刑阴而德阳”。西汉景帝将自己陵庙命名为“德阳宫”,东汉洛阳北宫正殿亦名“德阳殿”。东汉在今江油东北置德阳县,蜀汉时已移至今遂宁,北周废。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析雒置德阳实为蜀汉建兴二年(224)分置阳泉县后古绵竹复县,而古绵竹之名已为孝水县所用,故借原广汉郡下辖废县名德阳。肇自南宋,元明清时期又将晋旌阳令许逊所任的“蜀旌阳”附会到今德阳,以为县名源于“诏改为德阳,表真君之德及民也”。旌阳本在湖北枝江,因属三国蜀汉地,故记述为“蜀旌阳”。净明道有意将创始人的活动附会于蜀,意在表明其道亦源于巴蜀道教正宗,在传述过程中逐渐演变为“蜀郡旌阳”,南宋白玉蟾《旌阳许真君传》因地名的类似直接定在德阳。元虞集《许旌阳祠堂记》迈出“旌阳即德阳”在地化的第一步。从疑到信,清道光《德阳县志续编》始将“旌阳”纳入政区沿革,清同治和民国《德阳县志》沿革篇沿袭前说。

一、“德阳”地名的由来

“德阳”一词最初是与“刑阴”相对而言出现的,本义指“德”在治国中与“刑”的辩证关系,出自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凡谌之极,在刑与德……刑德相养,逆顺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①。《管子》亦称:“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阳为德,阴为刑,和为事”②。奉行黄老之术的汉景帝将自己陵庙命名为“德阳宫”,《史记》:“中(元)四年三月,置德阳宫”③。《汉书》:“四年春三月,起德阳宫”,臣瓒《汉书集解音义》注云:“是景帝庙也。帝自作之,讳不言庙,故言宫”④。东汉明帝修建洛阳北宫,正殿亦名“德阳殿”,张衡《东京赋》:“逮至显宗,六合殷昌,乃新崇德,遂作德阳”⑤。李尤《德阳殿铭》曰:“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则,弘诞弥光。大汉体天,承以德阳”⑥。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说等发展了儒家“以德治国”思想,认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①。从《黄帝四经》到董仲舒,从“德阳宫”到“德阳殿”,治国思想已由黄老之术变为儒家学说,“德阳”一词内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今人所谓“大德如阳”“德政如阳”,则应视为延伸含义,形容厚德载物、崇尚德政等新的城市精神。

东汉广汉郡下有德阳县,但不知设于何时,任乃强认为“德阳之名,疑是置县适在京师修建德阳宫殿时遂以为县名”②。东汉德阳县治地在今江油市东北雁门镇(一说小溪坝镇,旧志称在梓潼县北),东汉末年刘备入川(212)前德阳县已徙治今遂宁市,原地或由汉德县取代,或废为德阳亭。自汉迄今,四川境内的德阳县有三,清嘉庆《德阳县志》称:“是今之德阳,为后汉之绵竹。而后汉之德阳,固在梓潼县北也……德阳县有三:一梓潼县北,《一统志》德阳故城在梓潼县北,后汉初分梓潼县置,属广汉郡……一即今遂宁县,在故广汉县界……一即今德阳县,唐武德三年改置。”③任乃强在《绵阳地区十九县》也有类似表述。

东汉之德阳见于《后汉书·郡国志》:“广汉郡高帝置……雒、新都、绵竹、什邡、涪、梓潼、白水、葭萌、郪、广汉、德阳”,唐李贤在“德阳”下注引《华阳国志》云:“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④。《华阳国志》所载“剑阁道”在梓潼郡下汉德县:“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有阁尉,桑下兵民也”⑤。《晋书》载:“刘备据蜀,又分广汉之葭萌、涪城、梓潼、白水四县,改葭萌曰汉寿,又立汉德县,以为梓潼郡”⑥。《三国志》:“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⑦。据此,《嘉庆重修一统志》载:“德阳故城,《旧志》在梓潼县北。后汉初,分梓潼县置,属广汉郡。后移于今遂宁县故广汉界,废此为亭……盖魏晋时,广汉之德阳尚存,故谓此为汉德阳也”①。

蜀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德阳县,治今遂宁市船山区龙凤镇。《三国志·张裔传》载:“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于德阳陌下”②,《嘉庆重修一统志》载:“蜀将张裔拒之德阳陌下,其时德阳已在广汉”③。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平蜀后,始置遂宁郡,德阳县属焉,“及桓温平蜀之后……于德阳界东南置遂宁郡”④。《华阳国志》载“德阳县有青石祠”⑤,而隋朝置遂州青石县“以县界有青石祠也”⑥,《太平寰宇记》谓遂州为“盖德阳旧垒也”⑦。1992年版《遂宁县志》:“萧梁(502—557),德阳县更名小溪县,隶属于东遂宁郡”。《直隶绵州志》《四川通志》则认为北周时废德阳县,“后汉章武中,分垫江、资中、牛鞞、广汉四县地,置德阳县。后周闵帝元年废”⑧。“周闵帝元年置遂州,治方义,改郡石山,废德阳县”⑨。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析雒置德阳。《旧唐书·地理志》:“德阳,后周废县,武德三年,分雒置”⑩。唐宋至明地理志籍皆汉唐德阳不分,均认为德阳“本汉绵竹县地,后汉分绵竹立德阳……唐武德三年分雒县复置”11。明郭子章《郡县释名》最早对汉、唐德阳进行区分:“汉之德阳在今保宁府,非今汉州之德阳也”12。《嘉庆重修一统志》进一步厘清:“今县乃唐分雒县置,取汉晋故名耳。”13析雒置德阳当为古绵竹复县,而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已改孝水为绵竹,“绵竹”之名不可再用,故借原广汉郡下辖废县名德阳。

二、许逊崇拜与“旌阳”的附会

(一)净明道与许逊崇拜

许逊(239—374),字敬之,江西南昌人,东晋道士,被净明道尊奉为祖师。晋太康元年(280)“为蜀旌阳县令”,故称“许旌阳”。后弃官东归故里,在南昌西山修身炼丹,136岁时得道,有“举家四十余口,拔宅飞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传说。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又称“许真君”。净明道又名“净明忠孝道”,始创于南宋初期,其“忠孝神仙”教义融会儒道两家精神,在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记载许逊故事的诸传记,多是唐以后所出。唐宋类书引述六朝时期散佚文献,从中可见许逊传奇的零星记载。唐高宗时胡慧超撰《十二真君传》载吴猛、许逊及其弟子生平及灵异事迹,原书已佚。唐佚名《孝道吴许二真君传》、王松年《仙苑编珠》,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南宋白玉蟾《玉隆集》、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元黄元吉《净明忠孝全书》等对许逊事迹记载较为详细。特别是白玉蟾博采群书撰《旌阳许真君传》《续真君传》,成为后世许逊传记的标准版本。

(二)从“蜀旌阳”“蜀郡旌阳”到德阳

许逊所任“旌阳”在今湖北省枝江市北。孙吴时期设旌阳县,南朝刘宋元嘉十八年(441)并入枝江县,梁时又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北异地重新设立,后被废。“旌阳”县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乐进传》:“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①《晋书·地理志》:“南郡,汉置。统县十一……旌阳”②,又《宋书·州郡志》载:“南郡太守……旌阳,文帝元嘉十八年省并枝江。二汉无旌阳,见《晋太康地志》,疑是吴所立”③。《隋书·地理志》则记载了梁复置旌阳:“又梁置旌阳县,后改名惠怀,西魏又改曰武山。”④因许逊崇拜在南昌一带兴于唐而成型于南宋,其故事在枝江旧志无载,民间也无传说。

“旌阳”虽属荆州,但为三国时蜀汉属地,故称为“蜀旌阳”,而在传述过程中又从“蜀旌阳”逐渐演变到“蜀郡旌阳”,最后白玉蟾直接定在德阳。《太平御览》:“耆老传云:仙人许逊为蜀旌阳县令”⑤,《太平广记》载“拜蜀旌阳令”⑥,《仙苑编珠》援引《十二真君传》称“为蜀旌阳县令”⑦。而“旌阳”在《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记载为“氏阳”:“孝悌王与先王明分作铜符铁券,券中征许氏阳氏。阳则晋时征为氏阳县令,氏阳县蜀郡所管……真君晋咸宁元年,晋武帝征为蜀郡氏阳令。”⑧《玉隆集·旌阳许真君传》则将旌阳县定在了德阳:“乃于太康元年(280)起为蜀郡旌阳县令……旌阳县属汉州,真君飞升之后,诏改为德阳,表君之德及民也。寻移县治于西偏,以故地为观,今号旌阳观。”⑨此后,许逊所任的“旌阳县”被普遍接受为德阳。

刘康乐认为荆州的旌阳“曾为三国时蜀汉旧地,称为蜀旌阳倒也顺理成章”⑩。秋月观暎指出从“蜀旌阳”到德阳的过程:“以蜀郡的德阳县作为旌阳县故地的传承之所以发生错误的拟定,乃是由于在初期许逊传承中的‘蜀’的地域,经过许逊信仰的再度衰退时期,宋齐以后大概就被混同于作为确定起来的、较狭小的行政区划‘蜀郡’,进而更由于旌阳县在‘蜀郡’不实在了,因而利用县名的类似,把德阳县当作了旌阳县故地。”①而张泽洪则揭示了其附会的动机:“唐代净明道士在撰写许逊、吴猛、兰公事迹时,有意将他们的活动附会于蜀,意在表明:净明道创始人亦曾活动于蜀,其道亦源于巴蜀道教正宗。”②这里的“蜀郡”不应看成具体的行政区划,而是指“蜀地”。如果说从“蜀旌阳”到“蜀郡旌阳”是阴差阳错的误会,白玉蟾将“旌阳”定在德阳则是明显的附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德阳为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分雒县所置,但唐宋至明地理志籍皆汉唐德阳不分。德阳政区发展的历史“断层”,给各种观点的存在留下了空间,这正是净明道将“旌阳”附会到德阳的背景。现代仍有学者坚持“旌阳即德阳”,唐昌朴采用《德阳县志续编》等版本旧志说法:“德阳的名称是西晋怀帝永嘉年间才改称谓德阳,是因为许逊为旌阳令,有功德于旌阳人民,许逊死后,当地人民为纪念许逊使将旌阳改称德阳了,自后南朝齐、梁又复改为苌阳。”③卿希泰、詹石窗认为:“‘旌阳’在《孝道吴许二真君传》又作‘氏阳’……‘氏’与‘氐’本通用。‘氐’音di,与‘德’字音近,仅一声之转。四川人‘德’字读作dei,可见,‘氏阳’当是‘德阳’之假借。”④

(三)虞集与“旌阳即德阳”的在地化

元虞集《许旌阳祠堂记》云:“德阳有故令许君祠……太康元年,征为旌阳令,今德阳也”⑤,迈出“旌阳即德阳”在地化的第一步,许逊的故事在德阳逐渐演化为民间的信仰。虞集相传为南岳真人转世,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为黄元吉《净明忠孝全书》作序,熟知许逊故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虞集“道过旌阳,盖集高大父太师秦国公、宋绍兴时以大中大夫封德阳开国。于是踌躇道左,询诸故老,若旌阳祠未之复也”。虞集六世祖虞祺(南宋名臣虞允文之父)绍兴年间获封“德阳县男”,其事迹在南宋杨万里《诚斋集·虞公神道碑》及1980年发现的虞允文孙子虞迪简墓志中有所记述。后至元年间(1335—1340)道士许尚谦、邑人何震修许旌阳祠堂。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何震请虞集为许旌阳祠堂作记:“蜀人罕知许君遗事者。震为河南宪幕监,帖木哥以玉隆许君传及画图以相授,则既使仿而画诸其壁矣。而金石未有刻。公不忘先世旧履其惠之义,敢请记之以文。”⑥明曹学佺亦沿袭虞说,《蜀中名胜记》“德阳县”条称:“县一名旌阳。晋太康初,许逊为旌阳令……《本志》云:东关内有旌阳井,许真君浴丹于此。”⑦

虞集所记许旌阳祠堂在东关(今东外街),又名旌阳观、万寿宫。2022年6月,在德阳市旌阳区东外街原教师进修校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发现残墙一面,部分墙砖带有“万寿宫”铭文。清道光《德阳县志续编》载:“许旌阳祠在县城东门外,祀晋县令许逊,剏建无考。元至正中邑人何震大加修治,见虞集《祠堂记》。明成化二十二年,知县吴淑增修,并重刻虞记于石。崇祯末年毁于兵燹。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县余国搢重建,今废俟,筹欵另修。又县署西垣外,有小庙一座,绕以垣墙,亦称许真君庙,旁有古碑,字迹漫漶剥蚀,剏建无考。乾隆三十四年,知县李莪重建。”⑧白玉蟾云“以故地为观,今号旌阳观”,说明南宋时已有旌阳观。宋代是许逊备受尊崇的时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赐号“神功妙济真君”,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赐江西南昌西山万寿宫殿额“玉隆万寿宫”,“乃诏天下,建神霄玉清万寿宫,以严奉祀”⑨。由此推测,万寿宫(旌阳观)当建于宋代。清代县衙署旁(今北街)许旌阳祠当为明人修建,“(公署)垣外旧有许真君庙、三梦庙,皆前明遗迹”①。

(四)从疑到信

“旌阳即德阳”一说在明清时期也普遍遭到各种质疑。《郡县释名》:“不知邑名始于东汉,许晋人其说非矣。”②《四川通志·辨伪》:“今之德阳乃唐武德中分雒县置者,晋无此县。逊尝宰旌阳,遽可指为今之德阳乎……疑若旌阳为德阳,而附会以神其事,则俗语不实,流为丹青,士君子不道也。”③清嘉庆《直隶绵州志》同样认为:“今查晋史并无旌阳县名,故阙不载”④,清嘉庆《德阳县志·凡例》称:“考之《晋书》,并无旌阳之名,然伯生博学,必非无所考征,大抵置而旋废耳,故仍存其说”,在《建置志》中并未将“旌阳”纳入,“不见于晋史,未知旌阳之称建置何时,故不载”⑤。

从疑到信,清道光《德阳县志续编》最后将“旌阳”纳入政区沿革,这中间虞集、曹学佺的名人效应起了关键性作用,而德阳历史的“断层”则为此提供了可能。清道光《德阳县志续编》将历史沿革的探讨与许逊故事结合,把旌阳、苌阳、德阳混为一谈。苌阳为侨县,东晋隆安二年(398)设立晋熙郡时并设苌阳县,在今旌阳区柏隆镇隆兴桥。后以南阴平郡寄治于此,南齐废苌阳县,梁时复置,别为一城,在南阴平之西,后周废入晋熙(今绵竹)。清道光《德阳县志续编·沿革》后附言:“二公皆一代伟人,学问渊博,其言必非无据……况晋初许逊为旌阳令,遗迹皆在今署中。则仍旌阳为苌阳,因苌阳为德阳,一地而三易名亦事理之常有,可信者。”在《古迹》部分又称:“苌阳故城:即今县治,世传旌阳,史传无之。疑西晋初,曾置旌阳,未久旋废。东晋因之,改苌阳。唐又因之,改德阳也。”⑥清同治、光绪和民国《德阳县志》更是未加辨别地引用《蜀中名胜记》《玉隆集》,直接将“旌阳县”列入沿革中。清同治《德阳县志》:“永嘉中,德阳一名旌阳。太康初,许逊为旌阳令(见名胜志)。旌阳属汉州,真君飞升后,诏改德阳,以真君之德及人也(见白玉蟾传注)”①,以致“诏改德阳”之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志书影响,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也将苌阳定在今德阳市区:“苌阳县——安帝时与郡同置。今德阳县旌阳镇”②。

(五)附会的澄清和“旌阳”地名沿革

1994年版《德阳县志》即对“旌阳”的附会进行了辨析:“所谓‘蜀旌阳’,‘旌阳即今德阳’是唐末后道教传教著作所载,又为后世地方志引用。”该书认为《许旌阳祠堂记》为伪托虞集所作:“据传说,元朝至元年间,有南昌道士许尚谦与信道人何震在德阳县城北街修建许旌阳祠,以元虞集之名作《许旌阳祠堂记》说德阳即古旌阳。”③修祠一事见于《许旌阳祠堂记》而非传说,地点在东外街而非北街。从虞集与道教及德阳的渊源分析,《许旌阳祠堂记》应为虞集所作。虞集所记修祠时间为“后至元间”,县志作者记述为“至元年间”,由此造成时间的混乱,此可能是误读《许旌阳祠堂记》为伪托的原因之一。清道光《德阳县志续编》记述修祠一事时忽视“后至元”年号,而是根据“(1316年)后三十年”改为时代相近的“至正”(1341—1370)。

附会的澄清需要全面揭示其动机和过程,而前人的探讨更多偏重于史实的辨证,对“旌阳即德阳”在地化过程缺乏深入的分析。加之德阳历史存在明显的“断层”,以致人们对附会之说将信将疑。1994年版《德阳县志》对虞集《许旌阳祠堂记》的真实性存在怀疑,从而忽视了虞集在“旌阳”在地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尽管“旌阳”地名为附会的产物,但却在德阳深深地扎下了根,德阳今仍别称“旌城”。“旌阳”在德阳作为地名始于明代,“明洪武初,编户六里,曰荣华、曰仁义、曰孝泉、曰永宁、曰旌阳、曰市溪”④。清代德阳驿站名“旌阳驿”,南城楼名为“旌阳”。1940年在城厢北部置旌阳镇。1952年设旌阳乡,1981年将城关镇更名为旌阳镇。1983年德阳建市,将原德阳县改设市中区,1996年分设旌阳区和罗江县。

附记

1990年2月绵竹市孝德镇文昌村出土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宋故汾阳郭府君墓志铭》,记载墓主“世为广汉旌阳之著姓……至君方徙绵竹”,墓志铭中“广汉旌阳”不知所指何地。按现藏于绵竹灵塔寺的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先君致政迪功行实》碑墓主李发为“广汉什邡人”,其时民间有以“广汉”原郡名代称汉州的习惯。北宋汉州(德阳郡)领雒、什邡、绵竹、德阳4县,“旌阳”应为德阳别名。现已知最早用“旌阳”代指德阳的是虞集,除在《许旌阳祠堂记》外,在《宝珠寺题石》中有“予游名山,乃是旌阳之北,牛耳之西,有寺曰宝珠,山名双龙”⑤。

从历史沿革分析,许逊所任之旌阳在湖北枝江,德阳历史上也并无旌阳县的存在。北宋时期以“旌阳”代指德阳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将许逊所任之旌阳附会到德阳的时间提前,则将改写许逊故事的传播过程;二是当时“旌阳”别称与许逊无关,从字面来看,“德阳”“旌阳”含义十分接近,“旌阳”作为别称也可以理解,如安徽旌德县也别名“旌阳”。若此,这可能也是白玉蟾将旌阳附会到德阳的原因。该墓志铭中“广汉旌阳”仅是孤例,并不见诸同时期志书、道教经籍及地方文献。谨附记于此,以待更多的材料再作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本文来源于《巴蜀史志》2023年第5期,注释从略,请参考原文)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章泽 (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刘天海 (德阳市博物馆馆员)

何 普(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