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东坡与竹 一蓑烟雨任平生‖唐恬

作者:唐 恬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5月6日第8版 发布时间:2024-05-25 15:32:54 浏览次数: 【字体:

东坡与竹

一蓑烟雨任平生

唐 恬

东坡竹杖图(南宋) 赵孟頫

前言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距今2000多年前,《诗经》就已经将竹比作君子……在中国文化史中,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众多记录竹、歌咏竹、绘画竹、感悟竹的文人里,宋代四川大文豪苏轼,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苏祠内的竹与苏东坡像 (冉玉杰摄)

地处四川盆地西侧的成都平原,是世界最著名的“竹之乡”。时至今日,成都的城市地标——望江楼公园,已经保护栽培各类成活竹子500多种,是世界著名的“竹类公园”。

成都望江楼公园是全国著名的竹类公园(甘霖 摄)

一株株苍翠挺拔的竹,架起了成都与苏轼精神世界的桥梁。对于成都,苏轼将其视作故乡,写下了“乘槎归去, 成都何在, 万里江沱汉漾”的乡愁;对于竹,苏轼则留下了“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无数传世经典。

苏轼一生与竹结缘,与竹为伴,在他人生的起伏辗转与兴衰荣辱中,东坡与竹的精神一脉相承,竹成为他笔下的风景和风骨。竹化东坡,东坡化竹,苏东坡与竹相生相融,紧密相连,在与竹“坚韧、高直、中空、有节”的精神品质融为一体的同时,苏轼的诗与画更赋予了竹更深层次的内涵。

门前万竿竹

青春锐意足

苏轼爱竹,源于他自小与竹为伴,家乡的竹与这位少年青春相伴十余载,以至于在多年后,苏轼依然对家乡的竹林念念不忘。在他出任徐州知州时,曾写过《答任师中家汉公》一诗。其中就有诗句“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年少的苏轼,与姐姐弟弟在家乡的竹林里玩耍,竹林环绕的林盘屋居,袅袅炊烟,成了苏轼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竹林环绕的东坡像(冉玉杰 摄)

少年时的东坡,除了读书学习外,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爱好,那就是种树。他年少时就曾在眉山东冈栽种松树,这个爱好逐渐变成了习惯,陪伴了苏轼一生。他旅居黄州、密州、颍州、杭州、湖州时,虽然身处逆境,却一直以种树为乐,而苏轼栽种得最多的,则是竹。即使是在他花甲之年被贬谪岭南后,依然在惠州小西湖孤山上筑园造景,并种下了大量竹梅等花木。

竹对于苏轼而言,不仅是青春的回忆,还是宝贵爱情的见证者。在青神县中岩寺内有一方水池,池边石壁上有“唤鱼池”三个字,正是苏东坡当年所题。相传,当年青神县的名士王方召集乡贤名士在池边竹林聚会,想为这个水池取名,苏轼凭借着“唤鱼池”三个字脱颖而出,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三个字却与王方之女王弗心意相通,一段竹林泉池畔的姻缘就此天成。

不久后,18岁的苏轼与15岁的王弗喜结连理,并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岁月。这段岁月,也成了苏轼人生的上升期——金榜题名、鲜衣怒马、意气风发。多年以后,苏轼回忆这段年少时光,也不禁发出了“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感慨。

在竹间成长起来的年轻苏轼,也如春竹般生机勃勃、锐意进取、活力四射。同时,竹宁折不弯、虚怀若谷的品格也在苏轼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并伴随了他一生。

竹杖芒鞋面风雨

人生低谷作“功业”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40多岁的苏轼遭遇了人生第一次重大危机,因为他所写的文字触怒了皇帝和主张变法的“新党”,于是在“乌台诗案”的风波里,苏轼差点遭遇了杀身之祸,最后虽然侥幸逃脱,但却被贬谪到了湖北黄州,担任一个有名无实的“团练副使”。

北宋时的团练副使是一个既无实权,薪俸也极其微薄的官职,为了度日,苏轼一家只能节衣缩食,把一文钱掰成两半花。即便面对如此逆境,苏轼依然没有流于平庸,反而凭借如竹般的坚韧与气节,挺过了最难熬的时光。

到了第二年,苏轼的生活窘迫开始得到了缓解,他在当地结交了许多好友,也得到了无数人的尊敬。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苏轼在黄州东门外的一个小山坡上得到了一片荒地,有50余亩。在当地人看来,这片荒地荆棘丛生,瓦砾遍地,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但对苏轼来说,却是雪中送炭,于是他如获至宝,带着全家开始劳作起来。后来,苏轼又在这片荒地上盖起了5间农舍,农舍被茂密的竹林环绕,正厅墙壁上画满了雪景,于是苏轼将其命名为“雪堂”。此时,苏轼已经把黄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并为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至此,一个名动后世的苏东坡重生了。

到了第三年,苏轼已经成为黄州家喻户晓的名人,拜访他的友人络绎不绝,不仅让苏轼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人生的磨砺也让苏轼变得更加坚韧和智慧。命运的跌宕起伏,让苏轼的诗词间充满了直击人心的力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苏轼记录下了自己一次与朋友踏青出游的感悟。其实这次出游并不顺利,苏轼一行在途中意外遭遇了狂风骤雨,同行者的雨具被吹走,显得狼狈不堪。而苏轼却浑然不觉,他听着狂风骤雨打在竹叶上的声音,拄着竹杖一路吟啸前行。

在这场风雨中,苏轼看破了曾经的迷茫与彷徨,狂风骤雨、阴谋陷害并不能击垮这位有着坚定信仰的勇士,他在诗词中发出了自己坚定的人生宣言:“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传递出的豪迈与旷达,贯穿了苏轼的一生。在他暮年时,回忆曾经的时光,又写下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诗句,人生中最深刻的苦难与低谷,却变成了苏轼眼中的功业,竹的“坚韧、高直、中空、有节”已经与苏轼的精神品质彻底融为一体,为后世所赞叹敬重。

无肉可 无竹俗

心怀天下济苍生

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被贬谪到了杭州担任通判。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观政”。当时的於潜县令名叫刁璹,与苏轼私交甚好。于是,刁璹邀请苏轼在寂照寺“绿筠轩”观景。

抬眼望去,轩外满目皆是茂林修竹,苍翠欲滴,景色宜人。苏东坡情不自禁地连连叫绝。一同观景的还有寂照寺的慧觉禅师,二人一起谈佛论经。苏东坡博学多才,谙熟佛学,使慧觉十分钦佩。

有好景、好友相伴,苏轼一时诗兴大发,写下了后世耳熟能详的《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这首诗写得直白易懂,但诗中的精神内涵却是相当深刻,它直接地表现出了苏轼的精神世界——士。竹与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气节与品格的一体两面。苏轼以竹自喻,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字里行间,苏轼将士宁可甘于清贫也要保持气节的精神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这份如竹般的操守与情怀,让苏轼始终心怀天下,并以身作则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他在担任杭州通判期间,疏浚整治西湖,将淤泥就地堆砌成苏堤。不仅造福杭州百姓,也使苏堤至今仍为“西湖十景”之一。他担任徐州知州时,遭遇黄河决口,水困徐州,他临危不惧,组织民众筑堤抢险,本人也亲荷畚锸,布衣草屦,“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与民众一道抢救城池,终于使徐州城转危为安。

胸有成竹

千年竟无人过之

苏轼一生,爱诗、爱酒、爱美食,更爱朋友。他的朋友圈中,不仅有欧阳修、文同、秦观、黄庭坚、米芾这样的名人大家,还有许多平民百姓。苏轼与朋友相交,既有诗情画意间的雅致,也有柴米油盐中的真诚。他仿佛竹那般,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从来不会形单影只,而是郁郁葱葱,成片成林。

在苏轼的众多好友中,文同是非常特殊的一位。文同比苏轼大了近20岁,同时也是苏轼的表兄,二者相聚的时间也仅有寥寥数次,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至交,甚至还因为在画竹上的共同语言,苏轼与文同成了“湖州画派”的开创者,其绘画风格影响至今。

文同《墨竹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文同、苏轼之后,湖州竹派还有李衎、高克恭、赵孟頫、管道昇、吴镇、顾安、李士行、柯九思、倪瓒、文徵明、王绂、夏昶等一代名家。由文同、苏轼开创的“以书为根、以画为干、以文为骨”的墨竹气质,作为一种经典绘画样式确立下来,成为后世的典范。文同的代表作《墨竹图》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著名画家黄胄称赞其“千古绝唱,笔笔精神,无一笔不佳,使人惊叹不已,千年竟无人过之”。

苏轼与文同的友情,不仅在诗词书画上,生活中也同样充满了乐趣。在苏轼为文同书写的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记录下了苏轼与文同在画竹上的心得感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也因此衍生出了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胸有成竹。

同样是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还记录下了文同的一则趣事:“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文中写道,文同吃饭时收到了苏轼的信,苏轼信中调侃文同这位清贫又嘴馋的太守,恐怕会把当地的竹笋全吃了,文同看了以后笑得“喷饭”。于是,“喷饭”这个典故也被沿用到了今天,成了网络间流行的词汇。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5月6日第8版

作者:唐 恬

来源: 《成都日报》2024年5月6日第8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