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渐行渐远的窎皇楼‖王锐

作者:王 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5-31 14:33:31 浏览次数: 【字体:

渐行渐远的窎皇楼

王 锐

当年自贡市自流井新街,坊间民众又称其为“新街子”。新街虽说也是自流井的一条主街,但市面情形,不如当年的三圣桥、八店街、正街,以及缪沟井街那样热闹繁华。大街两边的商家店铺,门面大都比较简陋,缺少名店的招牌与气派。

尤其面临釜溪河那边的店铺,其房屋构架,多是旧楼老屋。当街那一面,有正经门面,背后临河面向滨江路那一方,则是高高矮矮,不大像个样子。许多店家,便用木头木板搭建,将背后的店堂,往河边滨江路那一方延伸,形成了一个“吊脚楼”样子。因此,这种“吊脚楼”,在当年自流井老城区,也成一道风景,远远望去,别有一番风味。这些店家,多数是茶楼或者餐馆。

窎皇楼职工合影

但是,当年新街中段,临釜溪河那边店铺,其中却有一家从招牌到门面,都比较气派的餐馆名店,那就是有近百年历史的“窎皇楼”。

这家“窎皇楼”餐馆,老自流井人都很熟悉,尤其在“新街子”那一带民众中,是一个光鲜高雅的去处。

小时候,听一些民国老人讲,那些年间,若自己或家中什么人某天曾到这“窎皇楼”餐馆吃过一次饭,不管是他请别人,还是别人请他,在街坊地邻心目中都是很有面子的事,也值得他在人前人后作闲谈话题,讲上好多日子。原因是,当年进出“窎皇楼”的,大都是有钱亦有点身份的食客,其他客人也多是讲究点情趣的社会或文化名流。而一般民众,生活境况及“钱袋子中的数数儿”有限,不说一年到头难得进一回“窎皇楼”那样光鲜高雅餐馆,有的人恐怕一辈子也没进去过一回。

那年头,自流井富裕繁华,有“富甲全川”之说,但那些财富多掌在达官贵人手里,一般民众谋生不易,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艰难。

“窎皇楼”这个店名招牌,是有点来历和讲究的。

这个“窎”字,是个冷僻字,意思是深远。深远之“窎”,与“凰”结合在一起,似乎在表明,这个“凰”鸟目光深邃,志向高远。至于这两个字合起来构成一个楼名,又如何成了这家餐馆的名店招牌,这里面肯定有一番来历,甚至包含着某些讲究和典故。

可惜笔者为撰写此文,遍查地方各种史料,也走访了若干老人前辈,至今仍没弄出个所以然。

不过,笔者考证,此“窎皇楼”餐馆,最辉煌的年头,应是民国年间的 20世纪30年代初,一直到 20世纪40年代中期那十多年时间。

那时,正是自贡市正式设市前后,自贡盐业生产及整个经济大环境,呈上升阶段。社会层面上,地方富裕,有钱人多,提升了消费。由此也带动了自贡餐饮业,一批餐馆、饭店异军突起,大出风头,老字号的“窎皇楼”也迎来发展好机遇。

“窎皇楼”虽说是一家老字号,店门及店堂格局却不大。临街面,店前是平地,背后却是河坎。只有门楣上方,那块黑底描金招牌上,“窎皇楼”三个大字,透出一种古色古香味儿,令人瞩目。从前面的店门进去,餐馆里面又分外堂和内堂。其外堂稍小,可摆两三张桌子。而内堂则阔大宽敞,能摆六张桌子。但不管外堂内堂,都是那种没有上漆的柏木方桌,座位则是木头长条凳,可坐两人。客人坐在靠窗桌子上,即可俯视釜溪河景致,远眺青山绿水。那份悠闲和情致,是闹市中其他酒楼所没有的。所以,市里一些有点情致的顾客就爱光临这“窎皇楼”,选了一个临窗雅座,与朋友闲谈吃饭喝酒,别有一番情趣。

据说当年,有“厚黑教主”之称的大学者李宗吾先生,以及他的侄儿,著名左翼作家李石锋、画家孙尔嘉等,一些当地文化名流,也常去“窎皇楼”品酒一坐。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民政府对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改造,“窎皇楼”餐馆也在改造之列。

再后来,随着“大跃进”开始,以及“饥荒年代”的降临,“窎皇楼”如同全市所有餐饮店一样,面临着生意萧条的危机局面。主要原因是,当时所有城市居民,包括干部和学生,都是定量供应的口粮,而且那个口粮定量非常有限。去街头饭馆饮食店吃任何东西,无论米饭还是面条馒头,均要凭粮票才能供应。而一般职工或学生,只能在本单位食堂吃饭,一般情况下,他们无特殊原因,是拿不到粮票的。而城市居民,只能拿购粮本去粮店买米买面或买杂粮,也拿不到粮票。所以,那时社会各阶层人士,去街头下馆子的机会很少。还有就是,市民就算有机会拿到粮票,也不意味着你有资格下馆子吃东西。这是因为,当时发行的粮票,又分三种:全国粮票、四川省粮票、自贡市粮票。而真正能在餐馆吃东西的,只有前两种,即全国粮票和四川省粮票。自贡市粮票,市内大小餐馆都不收,也不能去粮店买米买面,只能去单位伙食团搭伙。所以当年市内民众,把自贡市粮票,讥为“搭伙票”,不算真正的粮票。

如此一来,市内各家餐馆都生意清淡,简直门可罗雀了。况且,当年肉食、油类供应更为紧张短缺,以前那些以卖肉食荤菜为特色的餐馆,如“窎皇楼”,如“教门馆”,如“华北食堂”等,一律无肉类菜品可卖。店堂内只供应连油腥都见不到一点的素菜,这种馆子还有什么吃头?

但作为餐馆,要生存下去,还有那么多企业员工要发工资,不得已,这些老店名店,也只好低下身段,抛开当年那些名菜名厨,去做点大众食品生意。比如“窎皇楼”,就去卖早餐的豆浆油条,中午晚上,则卖八分钱一碗的味精素面;比如“华北食堂”,就卖和汤带水的烩面,或者烩饭;“清真教门馆”早餐卖馒头稀饭,午晚两顿,则卖素菜加米饭。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实行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初。

关于那几年的“窎皇楼”,还有一个小插曲。大约是1961年期间,由于市场萧条,消费严重不足,当局就出台了一项“新举措”,就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如当年的资本家、高级知识分子等,向他们售卖一点“高级食品”。这些“高级食品”,有“高级糖果”“高级糕点”“高级面条”等,售卖时不收票证,但价钱奇高。北京、上海这些大地方开了头,在四川,省城成都也跟进。很快,自贡市有关部门,也向社会售卖不收票证的“高级食品”。笔者印象中,自贡的“高级食品”,主要有两样:“高级饼子”和“高级面”。

记得当时的“窎皇楼”,也卖过“高级面”。这“高级面”不是在临街的店堂里,而是在临滨江路的“吊脚楼”里卖。因为吃“高级面”,要排很长的队,若在店堂卖,排队要排到大街人行道上,怕影响不好。印象中,自己排队起码排了40分钟,才吃上一碗“高级面”。这碗“高级面”,按现在的标准,不过就是油水多点的大肉面,碗里有几块看得见的肥肉而已。售价是一元左右,而当时街上餐馆也好,小吃店也好,一碗素面售价仅八分钱,“高级面”售价是其十倍以上。严格说,那不叫“高级面”,应叫“高价面”才是。

最后来说说当年李宗吾先生招待来自流井的南怀瑾在“窎皇楼”餐馆吃了一顿美味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的 1939年4月,从省政府弃职的李宗吾先生举家迁回老家自流井,定居于汇柴口一里之地的小竹湾祖屋。

第二年,当时还是来川“流亡青年”的南怀瑾,为故友上坟来到自流井。因无返回成都的路费,找已回自流井老家定居的李宗吾先生借钱。

此前两人在成都少城公园茶馆喝茶时相识,但也仅属于泛泛之交。南怀瑾在自流井举目无亲,走投无路之下,只好设法打听到李宗吾住址,硬着头皮上门借钱。

哪知,为人豪爽的李宗吾先生借了20块银元给他不说,还杀鸡宰鱼,招待喝酒吃饭。第二天上午,李宗吾先生还专门上街来请南怀瑾与朋友欧尚喝茶吃饭。

三个人,先是在十字口“临江茶馆”喝茶闲聊。中午吃饭的餐馆,最先选的是“教门馆”,李宗吾说那里的牛肉菜品做得特别好吃。这时,南怀瑾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李宗吾先生说,他昨晚借到银元后,心里高兴,已在“教门馆”品尝过那里的牛肉了。李宗吾听了,什么话也没说,就另选了新街的“窎皇楼”。

据说,在“窎皇楼”餐馆,李宗吾先生选的主打菜,是一大盘红椒姜片田鸡,另外还有红烧坨鱼、小煎兔等,汤是一盆酸菜粉丝汤。一顿饭吃得省城来的南怀瑾两人大开眼界,进一步领略了自流井“盐帮菜”的特色风味。

“窎皇楼”经历了一些风雨曲折后,于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恢复了生机。后来,又独开生面,与富顺“刘锡禄豆花”合作,将正宗“富顺豆花”的做法及蘸水引入自贡餐饮市场。许多市民品尝过,感觉确实不错,且价廉物美,就经常光顾。很长一段时间,正宗“富顺豆花”成了“窎皇楼”的一个招牌菜。

然而,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变迁,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20世纪末,新街整体拆迁,“窎皇楼”被迫迁到汇东老自贡客运站对门的一对山批发市场内继续开店但人气及市场环境大不如以前在新街闹市区。

勉强经营支撑了几年。2003年,突然遭遇“非典”打击,店堂门可罗雀,营业额陡降,承包经营者无力回天,只好关门了事,“窎皇楼”餐馆及品牌从此从餐饮市场消失。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 锐(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自贡市传记作家,著有《辛亥革命中的李宗吾》《盐商世家》 《自流井保路风云》等著作)

供稿: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