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一条半边街 半部古镇史‖高帅

作者:高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04 14:27:42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条半边街半部古镇史

高 帅

半边街位于武胜县沿口古镇,它与解放街、民主街、胜利街等撑起了古镇的筋骨,是古镇最老的街巷之一。

落寞的半边街

说起半边街,不得不提到古镇沿口。据《武胜县志》(1994版)记载:“清朝名沿口镇,以江水流经此处有一小溪汇入,溪与山势构成凹形口袋状,集镇沿江岸和小溪两侧兴建,故名。”可见沿口古镇就是沿着小溪口两边而建的。而临溪而建的半边街,其称谓就是因为街道狭窄,如同一条街的半边而得名,故有“一条半边街,半部古镇史”之说。

半边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南北走向,宽约3米,长约400米,街面由一块块青石板交错铺成。两边房屋多为一楼一底,穿斗木结构,底层为商铺,二楼为住房。临溪的一边还有部分吊脚楼,一个接一个紧挨着,青瓦飞檐,粉壁红梁,颇有气势。半边街古时是沿口码头通往岳池县的驿道。

便捷的陆路交通,优良的水码头,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商贾和挑夫。据民国《新修武胜县志》记载:“沿口为通商巨镇,广岳出口地也。在昔清平时代,商船往来,停泊江岸,动以百计。凡秦陇药材,湘鄂棉纱,内江之糖,本地之杂粮,靡不捆载麇集。居民千有余家,皆经商为业,商会设此。”半边街因势而繁荣。据老一辈人讲,以前的半边街商铺云集,人来客往,有卖百货的,有做餐饮的,有开茶馆的……一天到晚,热闹非凡,以至于街面的石板都被人踩踏得凹凸不平。

随着社会发展,沿口古镇逐渐衰落,半边街也慢慢冷清下来。虽然如此,可有一个行业在半边街从未衰落,那就是餐饮行业。半边街的豆花、渣渣鱼、麻辣牛肉、三巴汤等,在方圆几十里都相当有名,所以半边街的餐馆常常是人来人往,香气四溢。美味激活了游客们的味蕾,让游客领略半边街独有的特色,以至于流连忘返。

说到半边街,还得说一说这里的民族风情。沿口古镇为回民聚居地,回民多为马姓、黄姓。半边街至今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马家清真寺。它始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续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总面积410平方米,距今有200多年历史。远远望去,清真寺山门巍峨,为木构牌楼式建筑。县志载:“(沿口)教徒不繁,与汉族杂处日久,耕读富贾渐染风华,然不与他人结亲,不食豚肉,一切婚葬仪节,恪守教堂规则,古至今未变者也。”这里是伊斯兰教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尤其是每年的古尔邦节,在半边街上可以看到载歌载舞的回族群众络绎不绝,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随着时光流逝,沿口古镇多处年久失修,半边街也如断壁残垣般的破旧。为让古镇重新焕发生机,武胜县委、县政府于近年启动了沿口古镇保护和文旅开发工作,新思路是完整保存原有的古镇风貌格局,还原当地人们的生活、文化、习俗、艺术,走一条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文旅之路,让沿口古镇成为武胜县一张响亮的名片、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走过宁静与喧嚣、繁华与衰落的沿口古镇,会又一次华丽转身,在新的世纪里再现风华于世间。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高帅

供稿: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