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记忆】“七七事变”87周年纪念日,历史从未远去

来源:方志四川综合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焦作广播电视台报道 发布时间:2024-07-07 15:03:48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天,是卢沟桥事变87周年的纪念日。虽然时光早已消弥了昔日的炮火硝烟,但卢沟桥头的那一道道深深的弹痕,却像是中华民族肌体上的一块块深刻伤疤,时刻提醒着历史并未远去。

图片

北京卢沟桥

遗忘历史就是背叛!古往今来,中国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中日关系也一直分分合合,战争不断,中日本已相对平静的关系也因近日来的钓鱼岛事件在此到达风口浪尖。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最大的、响彻中外的战争就是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国作为日本侵略的太平洋战场,遭受了难以计量的巨大损失。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事件经过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

演习地带传来枪声,日军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图片

图为走失士兵志村菊次郎

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

图片

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排长申仲明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战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的日军见暂时很难占领卢沟桥,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

日军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图片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到1937年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

图片

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为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寻找新的借口,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7月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

第29军军长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

图片

29军官兵在北平城高呼抗日口号

7月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

图片

7月29日,第29军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发起天津保卫战。第38师攻击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处日军,斩获颇众,但遭日机的猛烈轰炸,伤亡亦大,遂奉命撤退。30日,天津失守。

图片

1937年,被日军占领的中国村庄内每家必挂日本国旗

北平和天津沦陷后,西方媒体对中国局势的报道变得更加及时和密集。

图片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日军进入北平正阳门。

图片

图为当时的报纸

历史影响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掀起,如火如荼。日本帝国主义面临的对手是空前觉醒的中华民族,所以这就注定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中华民族则一天天开始复兴。

卢沟桥畔的枪声引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圣火,将中国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图片

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全文。

图片

1945年中国军队重回卢沟桥

图片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举行抗日誓师大会

图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

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历史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重要讲话)

来源:方志四川综合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焦作广播电视台报道

来源: 方志四川综合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焦作广播电视台报道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