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纪念日特辑】回忆川军安徽潜山之战‖何允中
回忆川军安徽潜山之战
何允中
1938年5月,武汉会战开始。6月6日,日军华中派遣军第六师团的先头部队由合肥向南出发,直向大别山东麓的舒城、桐城扑来。杨森20军自参加淞沪会战遭受重大伤亡以来,经过整补已在皖中地区担任守备半年了,舒城和桐城即是由杨森20军133师驻守的两个据点。
6月8日,133师周翰熙旅在舒城北面的姚溪与日军激战阻敌南下。敌人攻势迅猛,一部从正面攻击,一部从左翼迂回将周旅包围。周旅经一昼夜苦战,始冲出敌人包围圈,后退至七里河收容,收容尚未完成,日军又追击赶到。当面日军无法突破周旅七里河阵地,于6月10日早晨迂回周旅左翼,幸好此时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梁泽民旅赶到增援,挡住了这支迂回敌人。周旅同梁泽民旅互相掩护退守舒城以南的大小关。大小关是桐城的重要据点,如果大小关不保,桐城即无险可守,桐城一失,安庆必将不保,武汉将失去重要屏障。
桐城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一座古城。其桐城流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的一个文化流派,世人通称“桐城派”。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日军占领舒城后,矛头直指桐城。杨森下令133师死守大小关。
日军不待我军有喘息的机会,当日就对大小关发起攻击。
敌人以主力三千,附重炮多门猛攻。至11日,敌军增兵至七千,在炮火和坦克掩护下猛攻,并以飞机九架轮番轰炸。我军伤亡惨重,死伤遍地皆是,战斗官兵愈来愈少,连伙夫也拿枪上了阵地。眼看不能支持,师长杨汉域向杨森报告:“大小关附近激战惨烈,已无法死守!”
已在1937年底升任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的上将杨森答复十分简单:“谁退下来我就枪毙谁!”
杨汉域在阵地死战不退,直到日军攻击部队已达大关50米的距离了,才有卫士将师长强拉出阵地。大小关终于12日放弃,133师奉命退守舒城以南60余公里的潜山县城。所部李介立团在桐城与敌激战时被敌截断后路失去联系。
潜山境内的天柱山雄踞大别山东南,其主峰耸立云霄,余脉延及英(山)霍(山),为江淮分水岭,地势极为险要。
天柱山雄姿
这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吴、楚相争,三国孙吴曹魏政权更迭,宋末元初的刘源农民义军据险与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相持达15年之久,明清时期的张献忠、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张宗禹等农民义军都曾在此与朝廷抗拒多年。而潜山县城则是大别山外围重镇,是大别山向东的出口,也是安庆的屏障,是封锁和控制大别山的东部锁钥。日军司令部认为,只有控制潜山,方可确保夺取武汉而无后顾之忧。
舒城、桐城已失,潜山必然成为下一个激战之地,为日军攻击之重点。我军则力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133师撤出大小关后,为力保潜山,在潜山至桐城间棋盘岭同日军激战,战斗异常惨烈,战斗进行了两天,连同舒城、桐城作战,133师全师伤亡达二千人。
棋盘岭位于源潭镇东约2公里。从安庆至潜山的安潜公路从横山和龟山间通过,是当时重要的战略通道(现在两山间已修建水库黄鹤塘,老公路淹没于水底)。这里原属潜山县棋盘乡,统称棋盘岭。黄鹤塘两侧的横山、龟山就是当年血肉横飞的战场。现在横山因城镇建设早已改变原貌,而龟山的坡上还有战壕和工事依稀可寻。
潜山地区源潭镇及棋盘岭位置图
杨森清楚地知道棋盘岭对保卫潜山和武汉的重要意义,早就下令133师组织军民在这里修筑了工事,并破坏公路、桥梁。
6月15日清晨,日军第6师团坂井支队从桐城南下,从北、东两个方向对棋盘岭发起进攻。133师利用既有的深沟高垒拼命阻击。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猛轰下,发起进攻,激战4个小时,双方反复争夺,我官兵死战不退。日军打不进、攻不上,反倒伤亡不少。没料到的是,中午12时,日军利用在万人岭抓到的一个匠人,逼迫其引路。在其带领下,日军从小道绕行,从后面向我包抄。133师猝不及防,腹背受敌,但仍顽强作战,最终拼至弹尽粮绝,两军多次短兵相接,肉搏拼杀。战斗持续了两天,我军伤亡惨重,伤亡逾千人。最终,棋盘岭失守。
战斗打响前,这一带的村民都被劝说逃难,故在这场战斗中当地村民伤亡较小,只有一些未及外逃的村民被枪杀。龟山脚下的源潭镇东红村村民徐基茂(83岁)说,他的三爷爷,想回家里拿点东西、看看敌情,但是不幸被日军侦察部队发现,被枪击中而亡。
日军撤走后,村民重返家园。这时才看见战场是如此悲壮,令人潸然泪下。村里家家户户、里里外外,我阵亡官兵遗体比比皆是。厨房里、水缸边遗体尤其多,看来是一些幸存的将士来找吃的、喝的,但最终因伤势过重和战斗牺牲在这里。
为悼念在这场阻击战中牺牲的官兵,11月1日,当地联保主任徐纯青主持,在横山岭召开追悼大会,搭高台,设祭坛,深切哀悼烈士亡灵,近千民众自发赶来参加,会场气氛肃穆悲壮。
当地名流士绅徐权武题写挽联:“棋盘开战役,黄鹤杳忠魂”。百姓们按本地风俗做了三昼夜道场,纸钱焚化数日不尽。
村民们将官兵遗体分多处安葬,龟山安葬较为集中,在龟山树立战斗纪念石碑(20世纪60年代被损毁)。每年清明节,村里的老人们还带着年轻人上山去祭拜。
纪念碑虽然不复存在,但棋盘岭的民众没有忘却这些洒尽热血为保卫自己家园而倒在这里的川军将士。人们深深地知道,我们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源潭镇、东红村的一些干部群众还自发组建了一个微信群,交流藏在各家的史料、记忆,并持续呼吁争取更多人支持筹建棋盘岭抗战纪念碑,留给生活在这一方土地的子孙后代永久记忆。
在这场战斗中,399团少校营长沈德全指挥全营奋力阻敌,壮烈牺牲。
沈德全(怡),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人。2010年,笔者寻访到了沈德全营长的儿子、青白江区城厢中学一位退休教师。沈老师拿出大量证明材料,有民革的,有沈营长生前朋友的,有二十军司令部译电员的,有台湾忠烈祠里沈德全营长的牌位照片。这些材料证明,沈德全营长于1938年6月牺牲于潜山战役。看了这么多材料,笔者向沈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沈老师,您知道令尊当时是怎样牺牲的吗?是中弹?被炸?伤在何处?”
沈老师愣住了,想了一下,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
过了两天,沈老师打电话约笔者见面,告诉说:“有消息了。我找到一些老街坊邻居询问,当时有人听到从前线回来报丧的人说过这样的话‘沈德全当时如果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接着打,他不会死。’我只打听到这些,不知对你有没有用?”笔者说,有用,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有用。
两个月后,沈老师病逝。
位于集贤关和吴为县一带的20军134师奉命向西增援,但遭遇敌之优势兵力围堵,发生激战,终因众寡悬殊伤亡惨重,该部不得已向潜山以西大别山区转移。
日本人将潜山称为武汉防卫线的右翼据点。这是日军攻占潜山的照片。
86年后的2024年,川军20军后代终于迎来了一个在潜山祭奠先辈的春天。他们集合起来,取道潜山,到达当年的战场,表达缅怀先烈之心愿,并带回先辈鲜血浸润过的沃土,让先辈魂归故里。
川军后人举旗出发
3月下旬,原20军133师景嘉谟师长之子景光复即联络20军后人,组成10人祭祠团队,他们是:原20军特务连连长张文治之子张秀模,27集团军中将参谋长潘蔚文之子潘光远、潘光达夫妇,20军133师399团团长伍明孚之子伍正平,20军搜索营营长伍云春之子伍元东,134师400团中校新闻室主任吴春祥之子吴继明及女儿。
3月28日,川军20军后人们分别从川、渝、湘、赣等地齐聚潜山,潜山的韩久胜局长亲自接站,大家入住潜山国际大酒店,酒店门口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着“热烈欢迎川军20军后人来潜山祭奠抗战英烈”的字幕。当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原潜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炎贵宴请川军20军后代一行,原潜山县物价局局长韩久胜、原潜山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石俊等参加接待。
潜山国际大酒店正门欢迎标语
潜山斗塘村位于县城以东十余公里,村内的斗塘庙是当年20军野战医院所在地。在斗塘村一处令人肃然起敬的小山坡上,埋葬有1500余名20军抗日将士。志愿者砍去杂草杂树,清理出一片空地,20军后人献上花篮,开始祭祀英烈,列好队,齐唱义勇军进行曲,行军礼三鞠躬,向沉睡了86年的先烈表示迟来的悼念,献上川酒,景光复宣读祭文。399团团长伍明孚的儿子伍正平现场讲述父辈三兄弟上抗日战场为国为民族尽忠,至今仍有一位叔叔不知下落的感人事迹。祭奠现场,川军20军特务连连长张文治之子张秀模、搜索营营长伍云春之子伍元东捧取先烈血土,带回四川葬于“铁血川魂”墓地,让英烈回归故里!
川军后人在斗塘村小山坡上敬献花篮
午餐后,全部人员前往英烈战斗过的另一地方源潭镇桃埔村祭奠。在这里,川军20军为阻击日军,阵亡500余将士。川军20军后代将这里定为第二取土处,带英烈回家!
在山坡上挂起祭奠横幅
此次祭祀英烈活动,潜山方面各级领导给予了关注和支持,陪同春祭活动的有:江波(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丁伯祥(原潜山县政协主席),黄骏骑(原潜山县委副书记),郑炎贵(原潜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宏祥(原潜山县政协副主席),徐成根(原潜山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委员会主任),韩久胜(原潜山县物价局局长),汪令富(原潜山县盐务局局长),石俊(原潜山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华春笑(潜山市人民检察院原反贪局副局长),还有陈礼笑、王德高、黄洪应及其他志愿者。
川军后人在斗塘庙当年20军野战医院旧址留影
〔根据景光复《国民革命军第20军抗日将士后代赴潜山祭奠英烈》一文整理。其中,棋盘岭之战,依据2020年9月4日安庆新闻网发布的《棋盘岭阻击战 浴血奋战 阻敌西进》一文(作者:安庆新闻网全媒体记者罗少坤、通讯员朱礼普)和2022年7月7日“今古源潭”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巍巍天柱山 昭昭英烈魂——潜山军民抗日散记》一文(作者:中共淮南市委党校教师丁昆)整理〕
写于2024年6月29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何允中(川军后代,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专家)
海报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