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宋代成都的药市与蚕市

作者:罗一洋 发布时间:2014-10-27 08:28:20 浏览次数: 【字体:

 □ 杨向飞

       两宋时期,成都商业发达,市场繁荣。据赵抃记载,成都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专门的市场:“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1}设立的这些专门化市场,有利于货物的集中和交易,对于商业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到后来,这些市场的功能开始多样化,除商业贸易外,还逐渐成为旅游场所。
      在这些市场中,药市所受季节限制最小,因此一年中举办的次数比较多,时间跨度较大。据考证,历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药市出现于中唐时期的梓州(治今四川三台县)。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唐王昌遇,梓州人,得道,号元子,大中十三年(859年)九月九日上升。自是以来,天下货药辈,皆于九月初集梓州城,八日夜,于州院街易元龙池中,货其所赍之药,川俗因谓之药市,递明而散。……药市之起,自唐王昌遇始也”。{2}可见唐代时期梓州是全国性的药市中心所在,其交易活动只限于晚上。而从唐末五代开始,药市的中心开始转向成都,其规模和辐射范围都远远超过梓州,成为西南乃至全国的一个药物集散中心。
      北宋时期,成都药市设于城北玉局观附近,后迁至大慈寺。药市一年共举办三次,分别是二月初八、三月初九和九月九日,其中尤以九月九日药市最为盛大,陆游说:“成都药市以玉局化为最盛,用九月九日。”{3}费著《岁华纪丽谱》说:“九月九日,玉局观药市,宴监司宾僚于旧宣诏堂,晚饮于五门,凡三日。官为幕帟棚屋,以事游观,或云有恍惚遇仙者。”{4}《岁时广记》引《四川记》说:“成都九月九日为药市,诘旦,尽一川所出药草异物与道人毕集。帅守置酒行市以乐之,别设酒以犒道人。”{5}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官员还是平民,在这一天去药市游观成为成都百姓过重阳节的一种习俗,“是日早,士人尽入市中,相传以为吸药气愈疾,令人康宁。”{6}
      药市发展到后来,至慢慢成为一个百货市场。《铁围山丛谈》说:“成都故事,岁以天中重阳时开大慈寺,多聚人物,出百货,其间号名药市者。”{7}周煇《清波杂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毗陵士大夫有仕成都者,九日药市,见一铜鼎,已破缺,旁一人赞取之。既得,叩何用,曰:‘归以数炉炷香环此鼎,香皆聚于中。’试之,果然,乃名‘聚香鼎’。”{8}可见药市的功能逐步多样化,不仅仅只是药材市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都商业贸易的繁荣。
      蚕市是五代、两宋成都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一时期成都养蚕业、丝织业高度发达,对于蚕器的需求就比较大,因此催生出了“蚕市”这样的市场。《方舆胜览》说:“成都古蚕丛之国,其民重蚕事,故一岁之中,二月望日鬻花木蚕器于其所者,号蚕市。”{9}成都蚕市起源于唐代,在五代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黄休复《茅亭客话》记载:“蜀有蚕市。每年春正月至三月,州城及属县循环十五处。……又蚕将兴以为名也,因是货蚕农之具及花木果草药什物。”{10}
      宋代是蚕市最为兴盛的时期,其频率之繁、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据《岁华纪丽谱》载,一年之中规模最盛大的蚕市就有三次,分别是正月初五(在南门)、正月二十三(在圣寿寺)和三月二十七(在大西门睿圣夫人庙前);后来随着养蚕业的迅速发展,蚕市也相应多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地区还有以下几处蚕市:二月八日和三月九日(均在大慈寺)、二月二日(宝历寺)、三月三日(学射山)、三月(龙桥)、三月(乾元观)等等。蚕市主要集中在正月到三月之间,短短两三个月之内就至少有九次之多,可见两宋时期成都蚕市交易活动的频繁和商业贸易的高度发达。
      和药市一样,蚕市也逐渐在向综合性市场转移,不再仅仅是专门交易蚕器的市场。田况说蚕市上“物品何其夥,琐碎皆不遗。”{11}黄休复《茅亭客话》说在蚕市上“有鬻龙骨叟,与孙儿辈将龙骨齿角、头脊之类凡数担,至暮货之,亦尽。……因蚕市有王仲璋,得一蛇蜕,长五六尺,腹甲下有四爪如雀之四爪。胡本立得一龟,小如钱,绿色,背有金线,界成八卦象。郑伯广得一小瓢子,如垒,两皂荚子坚实重厚,无有及者。休复亦曾得芝本两层,抱石而生。”{12}“伪蜀将季延秋门内严真观前蚕市,有村夫鬻一白虾蟇,其质甚大,两目如丹。聚视者皆云肉芝也。”{13}蚕市上这类奇珍异宝不可胜数。《方舆胜览》也记载道:“二月望日鬻花木蚕器于其所者,号蚕市。”{14}说明蚕市上也有时令花木出售。《岁华纪丽谱》说:“(正月)二十三日,圣寿寺前蚕市。张公咏始即寺为会,使鬻农器”。{15}因此蚕市上也应该出售农具。蚕市上的货物种类繁多,吸引了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人来此进行交易,进一步活跃了成都的商业贸易活动。
      在宋代,成都蚕市的性质已经发生转变,由一个商业场所转变成为一个娱乐场所和带有娱乐性质的旅游场所,供一般市井人们休闲和娱乐。韦庄说:“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珰,绣衣长。日斜归去人难见,青楼远,队队行云散。不知今夜,何处深锁兰房,隔仙乡。”{16}张仲殊《望江南》词云:“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游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绕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17}《永乐大典》记载张詠曾在宝历寺“寺前创一蚕市,纵民交易,嬉游乐饮,复倍于往年。”{18}写的就是蚕市之时人们纵情享乐的情况。可见蚕市虽名为“市”,但在这些记载中,其商业性质并不突出,并非着重写物品的交易,而将重点放在游蚕市上,不仅有蚕商农产品的交易,也包括歌舞伎乐、嬉戏游乐,可以说,蚕市已经是一种融商品交换和大众游宴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地方节日了。

注:
①(宋)赵抃《成都古今记》,《说郛》(一百二十卷本》卷六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第399页。
③(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4册,第3508页。
④(元)费著《岁华纪丽谱》,(明)杨慎编《全蜀艺文志》卷卷五八,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5月,第三册,第1712页。
⑤(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第399页。
⑥(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第399页。
⑦(宋)蔡绦《铁围山谈丛》卷三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73页。
⑧(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一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9月,第163页。
⑨(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一《成都府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6月,第906页。
⑩(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九《鬻龙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宋)田况《成都遨乐诗·五日州南门蚕市》,《成都文类》卷九,第97页。
{12}(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九《鬻龙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五《白虾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一《成都府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6月,第906页。
{15}(元)费著《岁华纪丽谱》,(明)杨慎编《全蜀艺文志》卷卷五八,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5月,第三册,第1710页。
{16}(五代)韦庄《怨王孙》,《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
{17}(宋)张仲殊《望江南》,《全宋词》卷六八,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3月。
{18}《永乐大典》卷八千八百四十四《游》,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3月。

(作者单位: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