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川南冶官县名和治地变迁考记

作者:李国权 发布时间:2018-01-31 11:02:00 浏览次数: 【字体:

冶官县是唐宋时期荣州所辖之县,其设县沿革与治地是长期困扰荣县乃至全川、全国历史研究者的一大难题。郭声波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对荣州辖县进行了推定,四川任乃强编《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列专文对冶官县作出了治地迁移的推定。然而从晋代至清代,由于古籍中记载较少、资料缺失,有许多模糊不清之处。虽然1993年版《荣县志》对沿革作了一系列考证,但未注明出处,以致荣县的沿革难以令人信服,众说纷纭。

四川著名学者任乃强、任新建著《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附专文“冶官、咨官、资官三县的沿革和境域、位置考”,提出了冶官县治地在铁山山脉不断迁移的推定,认为其治地先后为仁寿汪家场、荣县余家场、来牟铺、正紫、井研金石井等地;民国《荣县志》认定冶官、咨官、资官县治在来牟;1990年版《仁寿县志》记为冶官县在仁寿汪家场;1991年版《犍为县志》记为冶官县在金石井。那么冶官县治变革究竟哪种说明更准确呢?真相如何?

相关古籍对冶官县的记述

《宋书》:“犍为,领县五。冶官令,晋安帝义熙十年立。”《元和郡县志》:“咨官县,中下。东南至州九十里。本汉南安县地,晋义熙十年置冶官县,属犍为郡。隋后误以冶为咨也。武德元年属嘉州,贞观六年改属荣州。白崖山,在县西北十里。”《旧唐书》:“资官,汉南安县地,晋置资官县。武德初,属嘉州。贞观六年,来属。”《太平寰宇记》:“荣州———资官县,西北九十里,元四乡也,本汉南安县地,晋义熙中置,资官县属犍为郡,唐武德初改郡为县属嘉州,贞观六年割属荣州,旧名资字误,铁山在州西北一百里,从资州月山县西来,其山出铁,拥思水在县西二十里,从陵州始建县界南流至县西,又南入戎州宜宾县界。”《元丰九域志》:“中下,资官。州西南七十五里。四乡。石梯、赖牟、永吉三镇。有白崖山、涌斯水。”《读史方舆纪要》:“荣县,资官废县,县西南百二十里。”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引《元和志》云:“咨官县,大业十一年置,属犍为郡,隋后误以冶为咨也。”民国《荣县志》:“资官县治,今来牟铺,元和志:‘白崖山,在县西北十里’寰宇记:‘拥思水西二十里’,一一吻合,今来牟铺确矣。今记涌斯茫水在县西二十里,写官误也。”

以上为按成书时间排列的相关记述,较早的《元和郡县志》约成书于813年,距当时设县也有较长一段时间。可以看出:《元和郡县志》与杨守敬引《元和志》有少许差异;县名先后为冶官、咨官、资官;治地有在州西南75里、州西北90里、州西来牟铺、县西南120里几种说法。

参考古籍进行考订

1、晋代至齐朝冶官县(414-500)。隋代咨官县(原冶官县,冶误为咨)(615-617),属戎州。唐代咨官县(618-632),武德元年(618)属嘉州,贞观六年(632)改属荣州。治所在今犍为金石井。

今金石井镇西北十里有白岩山(岩与崖音近)、东二十余里有涌斯茫水(即拥思水,今越溪河),与古籍所载“州西南七十五里”“县西南120里”“有白崖山、涌斯水”一一吻合。《乐山古代史话》:“1958年,金井出土石碑刻有‘诸葛武侯岩前取铁’碑文”,说明在三国时期金石井的冶铁已成规模。故冶官县治和咨官县治定为犍为县金石井镇。2004年版《犍为县志》政区·金石井镇:“齐东昏候永元二年(500)冶官县废”。

隋代复设咨官县到唐代贞观六年,先后属戎州和嘉州(前犍为郡、眉山郡),以其地理位置看,咨官县必在今县西南,故定其治地仍在金石井。

2、唐代资官县(632-651),治地金石井。唐代至宋代资官县(651-1258)、元代后资官县(1341-1371),治地移今双古镇。

以《元和志》与《通典》仍书“咨官”,推定唐初时应为“咨官县”。荣地在唐代初期设州,632年左右,多次调整区划。咨官县改属荣州,更名为资官县,后对其治地也进行了调整。《新唐书》:“应灵,中下,本大牢,景龙二年省云州及罗水、云川、胡连三县入焉。”景龙二年(708),大牢县治地在今五通桥金山镇,大牢县境在荣州西南,云州及罗水、云川、胡连三县位于今荣县南部野客山系,为此三县才能并入大牢。故景龙二年时资官县必然已经迁走。迁移时间在632-708年之间。由于651年荣州治所由大牢迁旭川,为强化对铁山地区的管理,故推定为651年资官治地迁移今双古镇。

关于资官县迁移治地问题,取《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所记的州西北90里的说法。《太平寰宇记》:“荣州—资官县,西北九十里,铁山在州西北一百里,从资州月山县西来,其山出铁,拥思水在县西二十里,从陵州始建县界南流至县西,又南入戎州宜宾县界。”

双古镇位于州西北,靠近铁山,拥思水在其西约20里,均与之较吻合。其距离90里,由于当时测量较长距离主要是靠人行走的步数来计算,其路线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荣州到双古要经过铁山山脉,当时的距离为90里应该是较准确的。故将资官县治地定为今双古镇。另有双古镇复立场条件相似,亦有可能。再有今威远小河镇汪家咀,条件相似,但距离较90里更远,且当时此地应为始建县辖地,不取。

《犍为县志》记冶官县在金石井,冶官县初在金石井,后已迁移,其记载不全。《仁寿县志》记冶官县在仁寿汪家场(汪洋),由于汪家场距离荣州要经过铁山山脉远在90里以上、拥思水正经过汪家场、汪家场长期为始建县辖地等,与古籍记载相差太大,不可取。《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附专文提出不断迁移推定,其结合社会背景分析的方法可取,但忽视了古籍的具体记载,推定其治地达5处之多,难免有失严谨,不取。民国《荣县志》:“资官县治,今来牟铺,……。”其实也与古籍记载不太相符,不可取。

冶官县变迁始末

战国时期,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使司马错灭蜀后,改蜀国为蜀郡(前285),荣地属秦蜀郡南安县,后较长时间均属南安县管辖。当时南安县辖地较广,为今乐山、自贡、宜宾一带。到了汉代(前206-220),南安县就有了冶铁和制盐,《汉书》载犍为郡之南安县有铁官、盐官。冶铁主要在荣县、威远、井研、犍为的铁山山脉。三国时期,南安属蜀国(221-263),诸葛亮在铁山山脉冶炼兵器,《嘉定府志》载:“铁山,从仁寿来,桓亘井、犍、荣、威间数百里,产铁。诸葛武侯取铸兵器。”《周地图记》早亦有记载说:“铁山,诸葛武侯取为刀剑。”1958年,金井墓群附近的罗成铁工厂挖出两块石碑,分别有“昔诸葛武侯炼铁于兹”和“诸葛武侯岩前取铁”的碑文,均说明铁山山脉炼铁较早。

两晋时期,蜀地长期战乱,成了蜀人的梦魇。自公元296年始,先后有秦、雍两州的大批流民蜂拥入蜀,占山为王,残杀蜀人。李氏据蜀,兵连战结,蜀地荒芜。公元四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开始,李寿引数十万僚人大规模迁徙入蜀,成为益州之患。僚人喜挨山傍谷而居,《益州记》:“入蜀僚人,布在山谷,十余万家”,荣地僚人主要分布在铁山山脉和野客山系。347年,东晋将领桓温伐蜀,途经铁山山脉,《周书》:“铁山路有桓温旧铭”,之后铁山僚人之患有所平息。

晋安帝义熙十年(414),为加强冶铁管理,分南安县设冶官县,金石井位于铁山山脉末端,位置距南安县治乐山距离较近,设县治于此。时赖牟铺为南安与冶官界、又为南安到资中之要道、再为商贸之要地,故发展为赖牟镇,有南安县碑。南齐永元二年(500),有铁山僚人之患,废除冶官县。

557年,四川夷夏交乱,北周陆腾征讨平息。562年,铁山僚人反,还是陆腾征讨平息之,下其三城、斩其魁首、俘虏3000人、招降3万户。583年,置威远戍,591年,升为威远县。590年,在今县城设大牢镇,593年升大牢镇为大牢县。二县属资州,均为了招抚铁山僚人而设。601年,僚人作乱,围攻大牢,资州刺史卫玄以镇抚之,前后归附10余万人。615年复置咨官县(晋冶官县,误冶为咨),属戎州,治所仍在金石井。今金石井仍有零星遗迹,镇有古建筑咨官庙。

唐初,咨官县属嘉州。618年,划资州大牢、威远二县于公井镇置荣州,升公井镇为县。627年,拆大牢县置旭川县,旭川县治所今县城,大牢县治所迁到五通桥区金山寺,拆威远县置婆日、至如二县。632年,金山寺盐业日盛、交通便捷,故移州治于大牢县。同年割嘉州咨官县来属,以其有盐有铁,更名为资官县。民国《荣县志》:“县西南李坝发现《烽堠碑》云‘与资官以溪为界’,即资官与荣德县界为涌斯茫水之意,此碑为宋代所立。”651年,荣州治所由大牢迁旭川。为强化对铁山地区的管理,加之金石井铁矿开采殆尽,同年资官治地迁移到今双古镇,辖地改为今县西北一带,县西南一带到五通桥区金山寺为大牢县辖地。708年,云州及罗水、云川、胡连三县(位于戎州西北野客山系)并入大牢。此后,五代到宋末,资官县无变化。1258年,废绍熙府,资官县亦废。元代,1341年,复设资官县。1371年,再废,至此逐渐消失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

(作者单位:荣县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