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之邸顺庆府
2012年4月,南充市顺庆区在东南城区红光路恢复重建仿明清建筑的顺庆府署竣工。重建后的顺庆府署坐北朝南,占地8000余平方米,由照壁、大门、大堂、演恭门、二堂、三堂组成。大门上方悬挂镏金“顺庆府署”的牌匾;左右两边门柱镌刻“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的对联。2016年3月,为激活府署文化资源,中共南充市顺庆区委、区政府决定择部分建筑陈列布展,全面反映府署制度,再现顺庆府历史风貌。2018年1月布展完成,顺利通过验收,择日向大众开放。
一
顺庆自古享蚕桑丝绸之利,得大道交汇与嘉陵江水道之便,唐宋时期,除传统的桑蚕丝绸业外,金属铸造、加工业也相当发达;城市商贸活跃,经济繁荣,吸引四方商贾,人文荟萃,已经成为继成都之后的东川首府和川东北经济文化中心。在北宋时期许多诗文中,以“小益”(小成都)代称此地。著名理学家邵雍之子邵伯温曾任果州知州,政务闲暇时写了数十首反映当时果州本地市井生活及民风民俗活动的诗词。在《充城好词》描述:“巴子旧封,充城乐土,江山秀润,民物阜繁。胜概居多,灵踪相属。”题诗赞曰:“山围翠合水重云,万户楼台照眼明,胜地风淳真乐国,四川惟说好充城。”“自昔充城号奥区,蜀人唤作小成都”。
二
顺庆置府始于南宋。
宋宝庆三年(1227),理宗下诏将“初潜之地”果州升为顺庆府,治南充县城,当是嘉陵江中游地区设置最早的府署。果州升府与理宗有关,所谓“初潜”,其实也没实潜,只是挂个虚名而已。
宋理宗最初名叫乌孙,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虹桥里,是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其父赵希瓐仅为九品县尉。兄弟二人年幼丧父,其母全氏无力抚养,回娘舅家寄居。其舅是当地保长,家境尚好,兄弟俩在舅家长大成人。
宋宁宗赵扩先后有八个儿子,但全都夭折。宋嘉定十四年(1221),收养其弟沂王赵抦之子赵贵和立为皇子,改名赵竑。此时,右丞相兼枢密使史弥远专权擅政。赵竑对史弥远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多次放言,将来正位后要处置史弥远。史弥远对此十分忌惮,借赵竑喜欢弹琴,就安排一个善于鼓琴的美女给赵竑,让她窥视赵竑的言行。
宋嘉定十四年(1221),史弥远的门客余天锡回乡参加科举考试。路过绍兴,因逢大雨,来到全家避雨。保长全氏听说来人是史弥远的门客,盛情款待,并让乌孙兄弟侍席。余天锡回到临安,将乌孙兄弟之事告知史弥远。史弥远随即将乌孙兄弟接到临安,亲自考察。史弥远见乌孙相貌堂堂,大为惊奇。让乌孙写字,乌孙竟写下“朕闻上古”四字,史弥远万分感慨:“此乃天命!”遂给兄弟分别改名为与莒、与芮。
一年后,史弥远将赵与莒兄弟接到临安,找当时名儒国子学录郑清之说:“皇子赵竑不能担当大任,听说赵与莒很贤良,你要好好教导他。事成之后,我现在的位置就是你的了。”郑清之为教育赵与莒尽心竭力,并在史弥远面前极力称赞赵与莒的“不凡”。宋嘉定十五年(1222)八月,在史弥远的推荐下,赵与莒被立为沂王赵抦的继承者,赐名贵诚,授右监门卫大将军、果州团练使。同时,史弥远极力挑拨赵竑与宋宁宗、杨皇后之间的关系。宁宗弥留之际,史弥远矫诏将赵贵诚立为皇子,赐名昀,授武泰军节度使、成国公。宁宗死后,史弥远派人说服杨皇后,最终得到了杨皇后的支持。赵昀进宫以后,入拜杨皇后,杨皇后说:“汝今为吾子矣。”杨皇后的表态,等于承认了赵昀是帝位合法继承人身份。赵昀以一介平民,在三年的时间内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宋朝第十四代皇帝。
因为果州是他最早受封任职的地方,按旧例,新皇帝登基后应把“初潜”之地的官署升格。因此,在宋宝庆三年(1227)朝廷下诏升果州为顺庆府。当时的顺庆府辖南充、西充、相如、流溪四县;55 493户,人口130 313人。或许是这块土地真的沾了皇家之气,或许是“祥顺”“吉庆”的地名更加聚集人气。总之,在民间,顺庆这个名字一直是叫得很响的。
三
南宋中期,北方蒙古族兴起。宋绍定四年(1231)蒙古遣速不罕赴宋,向南宋朝廷借道,并邀南宋合师共同攻金。宋理宗同意与蒙古军联合抗金请求。然蒙军虎狼之师,觊觎中原已久。蒙将速不罕至沔州(今陕西略阳)被宋将所杀后,蒙古监国拖雷率军入宋境,逾大散关、破凤州,屠洋州,围兴元;分兵西进,沿嘉陵江而南,攻占了利州(广元)、阆中。宋军挡不住蒙军铁蹄,似土崩瓦解,杂乱的溃军如潮水般涌入顺庆。顺庆城内自然人心惶惶。首任顺庆知府胡元琰临危不乱,招集散兵,安定百姓,耐心劝告溃散下来的将领,在顺庆边境筑土寨,挖壕堑;同时加固城防,清查奸细。有效抵挡住了蒙古铁骑的南侵势头。宋绍定五年(1232),宋理宗特别下诏褒奖顺庆知府。诏书中称:“近岁,北兵再入利、阆,迫近顺庆。承奉郎胡元琰摄郡事,能收散卒,谕叛将,以全阖郡。以功特转官三资。”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蒙古太宗(窝阔台)犯蜀,攻入阳平关,陷成都。顺庆城区也先后于宋端平三年(1236)、宋嘉熙三年(1239)两次被蒙古铁骑攻破,所遭受的破坏可想而知。宋将余玠为对付蒙古的骑兵,采取山城战术,以江河为线,临近江边的山为点,屯兵聚粮,建立固守据点。宋淳祐初年(1241),顺庆府依照大将军余玠的部署,放弃县城,在嘉陵江下游东岸、距城18里的青居烟山修筑县城。青居山控嘉陵江中游,扼水陆关津。修筑时凭依山势,沿悬崖用条石砌城墙;石墙分内、中、外之道,高4.3至6.3米,厚1米左右,历时三年竣工。青居城与合川钓鱼城等八城号称“防蒙八柱”。因为修建于淳祐年间,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之为“淳祐故城”。顺庆府衙、南充县衙以及同城父老,全部迁移到青居山临时县城中,作为抗击蒙古铁骑的前沿阵地,在此坚持了十多年。
宋宝祐六年(1258)七月,蒙古大汗蒙哥发起“取蜀灭宋”战争,兵分三道攻蜀。蒙哥亲率主力沿嘉陵江而下。同年十二月,奉四川制置使蒲泽之命,骁卫将军段元鉴任顺庆知府,驻守青居山县城。不料蒙哥大军一到剑阁,驻守大将杨大渊不战而降,元军迅速占领阆州,蓬州守将施择善拒降遭暗杀。知府段元鉴忙于应战而疏于防范内奸,其属下将官刘渊被蒙军收买,伺机暗杀了段元鉴,开城降蒙,顺庆府陷落。宋开庆元年(1259),宋理宗下诏追赠顺庆知府段元鉴为“奉国军节度使”,加封“一字侯”,立庙赐额,并封其子为“忠义郎”。
宋宝祐六年(1258)蒙哥占领了顺庆府,在青居山县城内设置了征南都元帅府、东川路统军司,成为蒙元军队攻打南宋的根据地和军事指挥中心;后来又将顺庆府升为顺庆路。《元史·地理志》云:顺庆路,唐为南充郡,又改梁州,又改充州。宋升顺庆府。元中统元年,立征南都元帅府。至元四年,置东川路统军司。后改东川府。十五年,复为顺庆。二十年升为路,设录事司。户二千八百二十一,口九万五千一百五十六。领司一、县二、府一、州二,府领二县,州领五县。直到至元十五年(1278),元朝完成了对整个巴蜀地区的占领和控制,社会逐渐安定下来,顺庆府由青居山迁回北津渡旧城,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经过数十年努力,人们在废墟上又重新建起一座新城。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明正德年间,顺庆知府皇甫录去西充化凤山凭吊纪信祠时,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元朝中书令耶律楚材的诗:“不道將軍是邑人。扶龍今有紀家村。寜存卯金死義氣。未必丁火灰忠魂。周苛一烹後嗣顯。襄平互出史筆渾。汉封班载几兩负。负與不负何足論。”这首诗抄录在《下陴纪谈》里。
四
自从蒙古人统治中国,四川各地一直不断地上演着反抗与镇压的悲剧。元至正十七年(1357),元末义军大将明玉珍入川,在成都建大夏国称帝。明洪武四年(1371),明大将汤和攻入重庆,傅友德攻破成都,顺庆进入明朝版图。就在这一年,府衙随县城由北津渡迁到莲池坝上(今顺庆城区模范街以南城区)。明朝时期,有一段时间的安定,经济和教育有所恢复,城内外修建了不少有名的建筑,如张三丰诗赞“胜岳阳楼”的北津楼等。
但到明末清初,顺庆府经历了近五十年的战乱。由于战火及灾患,顺庆城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明嘉靖宫保尚书韩世英第五世孙韩国相,在清康熙十八年(1679)、三十六年(1697)先后写了《流离传》和《流离外传》,以亲历、亲见者详细叙述了当时李自成农民军、张献忠农民军、明朝官兵、地方乡绅武装、土匪、清朝官兵等,在顺庆城及周边地区的厮杀、攻守、掳掠等种种情况。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派部将马科统兵入蜀,八月一日占领顺庆府。与此同时,张献忠也再度入川,驻顺庆的李自成部将马科,于八月二十二日自顺庆起兵,至绵州(今绵阳)跟张献忠大西军交战失利,败退陕西。张献忠遣部将马元利进驻顺庆。当时,南充的武举人王景启、廪生樊明善以及陈奇才等13人,集合地方武装反抗张献忠的大西军,被大败。次年,马元利奉调去遂宁,明降将谯应瑞、冯有庆潜回占据顺庆。接着张献忠大西军再次攻克顺庆。这一年,清豪格入川,张献忠抵御清兵,被射杀在西充县凤凰山,顺庆府归于清朝。
顺庆府归于清朝后,战祸并未停息。清康熙十三年(1674)十一月,吴三桂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以“复明”为口号,挥师攻占湖南并分兵进攻四川。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总兵吴芝茂及驻顺庆总兵谭弘等纷纷投降吴三桂。一夜之间,四川全境落入吴三桂之手。谭弘本是万县的土匪头子,清顺治十六年(1659),谭弘降清,被封为总兵。后依附吴三桂,又被封为“晋国公”。这些土匪,本无政治目的,以烧杀掳掠为能事。趁着战乱,纠合地痞,危害川东北民众十余年。清康熙十五年(1676)七月嘉陵江特大洪水,顺庆城内“烟波起于市井”。清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八日,清军兵临城下,吴三桂任命的顺庆知府彭天寿率众投降,谭弘等被剿灭,饱经灾难的顺庆才真正获得安宁。而这时的顺庆,人口锐减,城池荒芜,虎狼横行。明代末年顺庆城总人口在二万左右。到康熙年间,南充县令给朝廷所呈的禀帖称:“县城人口506丁,虎噬228丁,病55丁,存223丁。新招74丁,虎噬42丁,存32丁。共存255丁。”依此推算,全城人口显然不过千人左右。
五
从宋理宗于宝庆三年(1227)下诏将果州升为顺庆府,到辛亥革命胜利(1911),顺庆府废置,顺庆府先后持续684年。这684年中,据现在可见到的资料一共有99任知府。
第一任知府,是前面提到临危不惧的胡元琰,因“能收散卒,谕叛将,以全阖郡。以功特转官三资”而受到宋理宗嘉奖。还有一位是受过皇帝褒奖的,那就是段元鉴。最后一任名叫德葑,本是旗人,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吓跑了,顺庆府就此废置。期间,有一人先后两任知府,那就是清咸丰年间的杨重雅。
清咸丰十一年(1861),由何国梁统领的“顺天军”攻进川北,矛头直指顺庆。刚接任不久的顺庆知府琦成额,本是一位八旗子弟,不会骑马射箭,更没作战经验。见“顺天军”来势凶猛,琦成额吓破了胆,急忙向朝廷请辞,并极力推荐前任知府杨重雅再次出任顺庆知府。杨重雅已曾作过七年顺庆知府,《南充县志》名宦中说他 “开诚布公,宽猛相济”,深得民心。卸任后又被派驻顺庆,督办“团练”。因此,得到朝廷准予后,杨重雅再度出任知府,后因守城有功,调任四川首府作成都知府。
在知府中,唯一留下政事笔记的知府是皇甫录。皇甫录,字世庸,江苏长洲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正德八年(1513)出任顺庆知府。此时正遭“鄢蓝之乱”,他积极组织防备,修筑城邑,增强城防;招募民兵,扩充队伍;穿井引水,充足水源。“贼众蹂践诸郡县,而顺庆独完。”《下陴纪谈》是他守城之余撰写的、记载的历史旧闻和政事的笔记。特别翔实地记载了“鄢蓝之乱”中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因而,《下陴纪谈》对研究明朝中期顺庆地方史具有独特的价值。
另一位留下传世诗文的是道光年间顺庆知府山东潍县人郭梦龄。民国《新修南充县志·名宦》记:“郭太守,佚其名字。道光中任郡守。以惠爱士民闻。”郭梦龄任满后升任兰州道台。因为与王培荀是同乡,所以他离开顺庆时写的四首七律诗,被王培荀收录在《听雨楼随笔》中。
六
顺庆地处成渝之间,巴蜀文化在此交汇。民风淳厚,品质纯良,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和良好的文化传承,养育出一大批俊彦英才。西汉初年有纪信、司马相如,东汉末年有硕儒谯周,西晋有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还有北宋的何济川,南宋著名的“中兴宰相”游似等。
明代近三百年间,除官府开办的府县学宫之外,还先后建立了民间集资举办的果山书院、金泉书院、嘉湖书院和懋修书院。从洪武年间到崇祯亡国,仅顺庆府首县南充县,中进士者就有84名,中举子者有252名。其中有不少人成为名满天下的学问家或著名官员。《明史》中列传的就有任瀚、王廷、陈以勤、陈于陛、黄辉、杨文岳、谯孟龙等。还有曾任兵部尚书,在对蒙古作战和抗击倭寇中立了功,嘉靖皇帝奖赐蟒袍玉带的宫保尚书韩世英。此外,做过省、府、州、县官员或教谕的南充人还有100多名,其中在县志中被列入乡贤的也有50多名。在近现代史上,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先生,数十年在此开展民主活动,倡办实业,兴办教育,培育出朱德、罗瑞卿、任白戈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作者单位:南充市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原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3期,总第217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