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二月市:正月灯会
“鼓吹连天沸五门,灯山万炬动黄昏”。这是陆游诗文中对宋朝成都十二月市之正月灯市的描写,后人可以从中一窥当时的繁盛景象。
元代成都人费著写的《岁华纪丽谱》里引用唐人的《放灯旧记》称,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避战祸到了成都,就把元宵灯会的习俗也带到了成都。成都灯会起源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71年),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举办一夜,唐玄宗时增加为三夜。
“宋朝灯市在灯会的基础上发展。灯节期间,游人聚集,灵药名花工商珍奇无不备具。”
成都灯市 集中在大慈寺和昭觉寺
《岁华纪丽谱》提到:“宋开宝二年,命明年上元放灯三夜,自是岁以为常,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皆早宴大慈寺,晚宴五门楼,甲夜观山棚变灯。其敛散之迟速,惟太守意也。如繁杂绮罗街道,灯火之盛,以昭觉寺为最。”
南宋画家朱玉的孤品《灯戏图》
宋代成都放灯主要集中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从地点来看,宋代的灯市主要集中在大慈寺,还有在昭觉寺。据史料记载,成都灯会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举办一夜,到唐玄宗时增加为三夜,北宋时增为五夜,南宋为六夜,明代进一步增加为十夜。
在成都文化公园支矶山上,有一面总长134米,平均高度8米的《灯会溯源图》浮雕墙。整座浮雕墙分三部分:唐代、宋代、明清时代。其中,宋代部分,主要展示了宋商贾集市因照明辅以灯,促使各式彩灯不断出现,如方灯、圆灯、具有动感的鱼灯、兔灯等以及灯会盛况情景。
灯会溯源图部分(唐朝皇帝在“青羊宫”内观灯的情景)
当时市区街坊华灯齐放,艳彩映天,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慈寺的冰灯等,精巧奇绝,引人入胜。此后,每年元宵节,成都各官府、大户人家、大小商铺都是自己制作鳌灯,沿街挂3天。这一习俗,一直沿袭到五代十国后蜀时期。
由于众多人参与这一活动,商机无限,自然而然形成了以燃灯观灯为主题的商品交易集会。灯节期间,游人聚集,于是灵药名花工商珍奇无不备具。
开怀纵饮 元宵成都已然不夜城
曾任成都知府的宋人田况曾在《上元灯夕》一诗中描写了灯市的盛况,他写道:“春宵宝灯然,锦里烟香浮。连城悉奔骛,千里穷边陬。衯裶合绣袂,轣辘驰香辀。人声震雷远,火树华星稠。”意思是灯市上人很多,盛况空前,熙熙攘攘。街市上火树银花,灯特别多,照亮了黑夜,看着像白昼一样。”陆游也有一首诗《丁酉上元》专述成都灯市之盛,诗中描写道:“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又说:“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可见宋代成都正月灯市盛况之一斑。
宋代,人们开始搭建大型“灯山”,点燃后,“金碧相射,锦绣光辉”。而成都上元节放灯三夜,官府搭建山棚,制作变幻新奇的灯笼,举行灯会,灯山可以和京师媲美。
李嵩《观灯图》
《岁时广记》卷十《州郡灯》载:“成都府灯山或过于阙前,上为飞桥山亭,太守以次,止三数人历诸亭榭,各数杯乃下。从僚属饮棚前,如京师棘盆处,缉木为垣,其中旋植花卉,旧日捕山禽杂兽满其中,后止图刻土木为之。蜀人性不兢,以次登垣,旋绕观览。”成都的元宵节已成了狂欢节,元宵节时的成都已然不夜城。灯夕期间,太守带头游灯山,与僚属饮于灯山前,都人士女齐聚都来观赏。灯会结束后,由通判主持宴请灯会期间负责治安的都监,称“残灯会”。它开始于张咏任职时,且初在十七日举行,南宋时已无固定日期。
宋代成都的元宵灯会不仅吸引了成都府属城乡居民前来观赏,也吸引了成都以外各府县城乡居民前来观赏。当时灯市的规模还可以从一个数字来推测:“成都元夕,每夜用油五千斤”(庄季裕《鸡肋编》卷上)。综合史料来看,当时的灯市还将观灯、文艺演出、商贸展销、体育竞技融为一体,独具特色。
梦回大宋 美女头戴花灯最时尚
花灯,又名灯笼,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既有照明的作用,也能在节日增光添彩、娱乐大众,甚至还有酬神的功能。制灯赏灯玩灯,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习俗。对花灯的喜爱也促成了成都十二月市之一的灯市繁荣。
花灯历经汉唐,到了宋代遍及民间。宋代成都元宵盛况史无前例,灯彩制作技术突飞猛进,灯会规模宏大、景象绚丽,“灯山上彩,金碧相射,秀丽交辉”。宋代元宵灯节较之唐代的一个特点是灯品原料更趋多样。工匠巧用兽角、翎毛、琉璃、白玉、皮革、丝绸等材料制灯,并用犀珀或玳瑁装饰灯圈、灯座。不仅原料多样,宋代灯彩的制作水平也更加先进,出现了精美奇巧、类型繁多的灯品。如龙灯、凤灯、走马灯,还有很多巨型花灯。
现代灯会
宫灯和纱灯 镶金嵌玉题写诗文
宫灯和纱灯,是以灯的形状命名的传统工艺灯。宫灯六角长形,由上下两截连成,上大下小,上短下长。纱灯呈鼓球体,立轴短,平轴长。民间有纱灯似日,宫灯似月的说法。唐朝人王维诗:“宫悬日月照乾坤”,便是对宫灯和纱灯形象化的描写。
古时四川的宫灯和纱灯竹木作架,红色丝绸、布料、纸张等均可作灯衣。富豪之家在厅堂、门首悬挂的宫灯和纱灯都制作得十分讲究,有的镶金嵌玉,有的饰以彩穗,有的题写诗文。在宫灯的六角上头有的雕刻龙头。
皇宫灯山 最早的人工瀑布
每至元宵节,人们在庙中巧立“灯杆”,燃灯数十盏至顺百盏,自上而下,成宝塔形,并用籼草或彩布轧制成雄狮、神位、耕牛和猪羊等,这便是最初的“狮灯”“龙灯”“牛儿灯”。
成都上元节放灯三夜,官府搭建山棚,制作变幻新奇的灯笼,举行灯会,灯山可以和京师媲美。灯山的设计是综合艺术,其复杂和智巧可谓登峰造极。元宵节期间,搭起彩棚,张灯结彩,叠成山林形状。灯山点燃之后,万灯齐明。
而皇宫内的灯山更加奇妙多姿。以彩带结成文殊菩萨跨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的形象,最令人惊奇的是菩萨手臂能活动自如,五根手指就是五条水道。工匠用辘轳绞水,送到灯山上木制大水柜中,按时放水,水从佛像的手臂绕出,飞流直下,喷珠溅玉,状如瀑布。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人工瀑布和喷泉技术。
因灯上对联 王安石抱得美人归
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二·灯品》中记载,“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这描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走马灯”。
“走马灯”是一种能旋转的传统工艺灯。它的装置是在一个较为大型的灯具内装上一个可以转动的多面灯或圆形柱面灯作为内灯。内灯依靠燃烛发生的热空气形成气流,这种气流在外灯与内灯之间循一方向膨胀流动,带动内灯转动。
内灯灯面或绘制或书写各类人物故事和诗文图画。其雅俗出于制作者的心裁和设计。总之以新颖、别致、能引人注目凝赏为佳。
相传,王安石当年到汴京赶考,路过京郊一个叫马家镇的地方时,见一大户人家悬联招婿,门前高悬一只走马灯,上有一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只要能对出下联,即招为东床。王安石急于赶考,一时未能对出。
考场上王安石交了头卷,主考官有意试一下其才,遂出了一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身藏”。王安石想到马家镇招婿联,随口对出。王安石中榜后荣归故里,经过马家镇时见那联还在应征,遂用主考官的“飞虎旗”联应对,抱得美人归。
显然,王安石与走马灯的故事无从查证,但结合当时人所留下的诗文来看,宋朝人玩走马灯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走马灯
灯球灯笼 戴在头上的“时尚单品”
据北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妇人又为灯球灯笼,大如枣栗,加珠翠之饰,合城妇女竞戴之。”意思是说,宋朝的巧手工匠把灯笼打造得像枣子和栗子一般大小,再用珍珠和翡翠做装饰,晶莹剔透,往头发上一戴,成了最摩登的时尚单品。元宵节时,满城妇女竞相佩戴,争奇斗艳。
北宋吕原明在《岁时杂记》也有类似记载:京师上元节以熟枣捣炭,丸为弹,傅之铁枝而点火,谓之“火杨梅”,亦以插从卒头上。又作莲花牡丹灯碗,从卒顶之。头上戴灯可不仅仅是女士的福利,男的也一样可以戴。在北宋京城开封的元宵节期间,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出门,身后跟着的兵丁或男仆头上也戴着花灯,还不止一种。
有莲花状或者牡丹状的灯碗,还有用铁枝串起来的“火杨梅”。火杨梅是将干枣磨粉、捣炭为屑,将枣粉、炭屑拌在一起,浇上油蜡,团成圆球,一一串到铁树上,点着了,放在头顶,跟着主人上街。
文字来源:华西都市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陈荷 曾贝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