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坝上最后一次联合毕业典礼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西南的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省外各大学纷纷迁至成都,华西坝上出现了五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联合办学的盛况。五大学的学生共同学习,统一考试,举行联合毕业典礼,学位证书也由各校校长张凌高、陈裕光、吴贻芳、梅贻宝、汤吉禾等共同颁发。
1945年夏,五大学联合举办的毕业典礼是历来最隆重的一次。也许预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曙光初露带来的乐观情绪驱使人们将这次毕业典礼办得有声有色。
各校校长议定此次毕业典礼仍选在离钟楼不远、肃穆庄严的赫斐院举行。赫斐院面积不大,准备的入场券有限,但要求观礼的毕业生家长以及预备邀请的嘉宾人数却很多,让典礼筹备组十分为难。
抗战期间五大学校长聚会(成都市武侯区地志办 供图)
毕业典礼时,学生如何着装也成问题。以往五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均按西方学府的传统穿戴方帽黑袍学士服。但这年毕业生有几百人,人数为历届之最,这种专用服装一时难以置办齐全。经讨论,最终一致决定男生着白色西服,女生穿白色旗袍。
20世纪40年代,青年人穿白西服较为普遍,制作一套白色咔叽或帆布西服也不甚费工夫,只是不少从战区逃难而来的学生手头拮据,置办着装的费用颇成问题,有的学生只得借用其他同学的衣服,还有学生则到城里寄卖行去物色二手货。相比男学生,女学生的旗袍准备起来比较省事,夏季旗袍款式简单,省工省料,裁上几尺布便可缝制一件。
正在进入毕业典礼会堂的五大学毕业生 (成都市武侯区地志办 供图)
1945年7月的一个星期天早上,络绎不绝的人流出现在校园的各条小径上,这些被邀请前来观礼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的住所位于华西坝公行道,与五大学毗邻,因此他以一半主人一半客人的身份一大早就驱车到达。张群十分支持联合办学,不仅亲自担任燕大董事会首席副董事长,其部下施友忠、胡次威等还被聘为教授,讲授哲学、民法等课程。
上午九点,伴随着华西坝钟声的响起,五大学联合毕业典礼正式开始。主席台上,坐着五大学的校长们与教授们,以及张群、邓锡侯、郭有守等军政界的重要人物。校长们与教授们均一袭方帽黑袍加身,并以黄、蓝等不同颜色的缎条显示其学衔和学位,在晨光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张群身穿蓝袍黑马褂,邓锡侯着全副戎装,郭有守则西服笔挺,代表了军、政、学三种不同类型的着装。台下,是几百名毕业学生,着装整齐洁白一片,学生后面则是家长与其他观礼来宾,所有人汇聚一堂,盛况空前。
在校长们一番致辞后,教育厅厅长郭有守应邀讲话,他认为各校从敌占区千里迢迢内迁复校,历尽艰苦,精神可佩,来到成都聚合成华西坝五大学,造就了不少人才。他还将五大学比作中、美、英、苏、法五个强国,称为“Big Five”(五强),并鼓励学生们要团结一致,为国献力。这段得体又寓有妙喻的讲话,鼓舞了在场师生的热情,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其后,张、邓二人也应邀讲话,多系祝贺勉励之辞,为典礼点缀了些许隆重的气氛。
张群(图片来自网络)
讲话结束后,便由五大学校长们亲自给毕业生颁发证书。在阵阵掌声中,在千百双目光的注视下,身着白衣的毕业生,井然有序地汇成了一线,上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因毕业生人数太多,这项压轴节目竟进行了一个小时之久。原本计划还要为优秀毕业生颁发“成绩最优奖”“金钥匙”等各项荣誉和各种奖学金,但因时间有限,只好在散会后由各校自行颁发。
毕业典礼结束后,欢乐与留恋之情充满校园,但谁也不曾想到这是华西坝五大学最后一次联合毕业典礼。典礼一个月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次年各大学纷纷回迁,师生们依依惜别,曾名扬大后方的“五大学时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原载《相思华西坝》,张丽萍编著,章开沅主编,文章有删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