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 发布时间:2020-03-26 10:04:44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今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分期推出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易旭东先生撰写的长篇纪实散文《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欢迎在文尾留下您的读后感言,同时欢迎在读完全文后撰写评论文章(投稿邮箱:565066304@qq.com),“方志四川”微刊及《巴蜀史志》期刊将择优发表。

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

易旭东

 非虚构“跨界”纪实散文。

 首次全面记叙“天府文化”的前世今生。

 从“茂县盆地”到“川西坝子”,空间有多远?

 从“松茂古道”到“金牛古道”,时间有多长?

 从“营盘山文化”到“十二桥文化”,时空跨度有多大?

 5500年前,当第一代蜀王蚕丛,率领古羌部族由四川、甘肃、青海交界地带,伴着凄婉悲凉的羌笛,跨黄河,翻越岷山深处的崇山峻岭,沿着民族迁移的“藏羌彝走廊”,由西北向东南,裹胁着浑碧的岷峨雪浪,沿岷江河谷迁徙,居高临下,向着美丽而神秘的成都平原迁徙时,没有想到,会成为自然生态环境一流、人文鼎盛、经济繁荣的“天府之国”,会出现“成都”。

 “共饮长江水”。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与长江下游诗化“江南”的杭州,直线距离1580公里,却遥相呼应,“秘密相连”,各守长江一端的区域。

 从成都→广州→越南,秦汉之际的100多年,从“藏羌彝走廊”到“南岭走廊”,从川南神秘的“灵关古道”到红河三角洲的百越部落,“古成都人”与古蜀文明一次有去无回的出访。

 追溯史上波澜壮阔的大迁徙时,那些“松茂古道”曾经匆忙的古羌的背影,那些曾经给成都平原带来光荣与梦想的先民,那些赶着牛羊将都城从“金沙城”,迁移到西北边“武担山”一带的“古成都人”的身姿,再次清晰地出现在我们视线中……

 古蜀文明,并非孤独的文明。

 岷江上游,“藏羌彝走廊”。

 一群又一群、时断时续的朦胧背影,忽远忽近,飘飘忽忽、实实在在。

 长江文明、黄河文明的汇聚之处。

 那里,天府文化的起点,现代成都平原人的祖地。

 “松茂古道”,岷峨雪浪与悲凉羌笛。   

一幅古老、悲壮、凄美、辉煌历史画卷……

营盘山上“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

 5500年前,遥远得几乎看不清面容的时代。

“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依山势而居,垒石为穴。

洪荒之际。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氏族蜀山氏。

生活地区包括岷山与甘肃、陕西部分,今称为陇南区域。

蜀山氏,以眼睛惑作为氏族的图腾。夸张,抽象又传神。他们总结出人一降生,即从视觉、听觉上认知宇宙,自然万物,敬畏生命,继而,总结出人要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之道。

由冉族、羌族合化而来。

冉族,居住在岷江上游的土著民族。羌族,从西北迁徙而来的民族。两大民族以岷山、邛崃山为依托,以岷江为轴心,不断融合发展,又循河谷,向岷江中下游,不断迁徙。

生息范围主要在岷江上游、涪江流域,北到松潘草地;南到“茂县盆地”、汶川地带;西到黑水,理县、马尔康沿大渡河流域;东到白龙江(羌水)、涪江流域的广元、绵阳地区。

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为妃,生下儿子蚕丛。

蚕丛,古羌人的首领,古蜀王国的开山鼻祖。

扬雄在《蜀王本记》说:“蜀之先王者蚕丛氏。” 

岷山,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与北秦岭交汇之处,地貌轮廓,婉若一个不规则“三角形”,称为“复杂的三角地带”。三条边分别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岷山主梁,西南、东北走向的龙门山(九顶山),东西走向的擂鼓山(露骨山)。呈东西向的摩天岭,横卧岷山腹地,白龙江(嘉陵江支流)与涪江的分水岭。四川与甘肃的界山。

 蜀人、蜀国、古蜀文化的父亲山。

 中国三大民族走廊:“西北走廊”“藏羌彝走廊”“南岭走廊”。

 天然廊道。一条民族历史文化迁徙流动的“生命走廊”。

“西北走廊”,气候多变、灾害频繁,游牧族群常常征伐、逃难、迁徙。

云贵高原、川西高原、岷江上游,高山峡谷的山顶面,几乎与青藏高原的高原面同高,深切的河谷,在2000米以下,不少地段已是亚热带的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天然的地貌、生态屏障,地貌上与东西两侧的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迥异,生态上成为农耕区、畜牧区的天然分界,作为分界的高山峡谷区,又成为农牧交错带。

 一个个山间平原、河坝相对封闭的环境,利于“西北走廊”上迁徙来的民族生存。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分别自北向南穿流而过,在峰峦叠嶂的高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天然河谷通道,形成一个民族迁徙的“藏羌彝走廊”。

 西部腹心。覆盖川、黔、滇、藏、陕、甘、青7省(区),面积超过68万平方公里。

 北端,恰临西北河湟、渭河的上游地区,与“西北走廊”无缝连接。

 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的结合部。

 沿“藏羌彝走廊”通道南下,大体有东缘、中缘、西缘三个通道。

形成金沙江水系藏彝文化、岷江上游藏羌文化、成都为中心的天府文化体系。

在走廊的东端,以松潘县与九寨沟县交界的弓杠岭为发源地,由北向南,沿岷江干流河谷而行的“松茂古道”,纵贯松潘、理县、茂县、汶川,在都江堰切穿龙门山中段,过新都,进入成都平原;由茂县向东,沿土门河,经北川、安州、什邡、绵竹、广汉,过新都,进入成都平原;由茂县向东南,翻越龙门山,经彭州的湔江河谷,过新都,进入成都平原……

 三条古道都各长约400公里。

 峡窄的山谷,称“沟”;稍大的湖泊,称“海”;开阔的山谷、河流交汇冲积区,称“坝”。

巧夺天工。一条古代人群迁徙的天然通道。

 深藏着“成都人”的“生命密码”、天府文化的“原始基因”。

 雕刻时光。形成期始于史前,始于距今6000年前后。

 羌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民族之一。

 以牧羊著称。“羌”,会意字上“羊”下“人”。中原部落对西部诸多游牧民族的泛称。古羌分东羌、西羌,分布在巴颜喀拉山脉以北广袤的草原。现代羌族,自称“日麦”“尔玛”。

 一部悲壮的迁徙史。一个身上浓缩曾仅次于汉族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羌人的历史,离不开迁徙,迁徒的原因,又离不开战争。为了延续一个民族的未来,不得不走上漫长的迁徙之路。

 曾在昆仑山、天山脚下生活过很长时间。

一个曾经聚集过西亚、中亚,甚至欧洲人种的地域。

 他们,面对无情的战争和各种自然灾害,从北方宽阔的草原,悲壮的踏上离别故土的旅途,分别越过金沙江、雅砻江、巴颜喀拉山口,躲到岷江周围的山上,挤入“藏羌彝走廊”峡谷。

 凄婉悲凉。羌笛,伴着羌人一路远行。

历尽千难万险。在岷江上游最大的河谷冲击扇平原——“茂县盆地”,停下流浪的脚步,在“营盘山”周围盘桓。茂县,古称汶山,蚕陵。汶与岷通用,岷山又称汶山。

营盘山,又名红旗山,也称云顶山。

位于今茂县县城所在地凤仪镇南2.5公里,距成都城区约215公里,九顶山的山前脊梁地带。岷江东岸的三级缓坡台地。台地,南北走向,南窄北宽,形似马蹄,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

依山傍水,“峭峰插汉多阴谷”。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四周被北川、安州、绵竹、什邡、彭州、汶川、理县、松潘等市(区)县环绕。南有龙门山、北有岷山、西有邛崃山诸山脉。

理想定居之所。东西北三面均为陡坡,岷江从三面呈几字形环抱。弯曲的河道,形成较大面积的回水湾区,河水流速减缓。浅水区域,理想的捕捞作业场所。高出岷江河谷约160米。

 阳光福地。地势平坦,土肥地美,气候宜人。

 更远的时代,早在羌人到来之前。一群身穿兽皮、手持石斧的最古老的原住族——冉族人,在这里生活。他们,居住在由黄泥筑就的矮屋子里,在方圆数千米的范围内猎羊、捕鱼。

 “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接受古羌“输血”的民族,多达15个以上。

 南下,为“蜀”“彝”;东进,成为炎黄华夏族;向西,成为藏民的先祖之一。

 典型的游牧民族。《后汉书》说,“所居无常,依随水草”。族人更是“堪耐寒苦,同之禽兽”,久居苦寒之地,体格练就得强悍,男人“性坚刚勇猛”,“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

蚕丛带领族民从事畜牧,狩猎和农耕。

农耕,主要生活方式。用石刀、石斧和石杵耕种、伐木、狩猎。以种植小米为主,还饲养了猪、狗、黄牛。猪最多,先民们稳定的肉食来源。狗,狩猎的帮手,黄牛很少。

 以营盘山为“根据地”,与冉族合化,四处扩散。

丰衣足食。遍及整个岷江上游。蔓延到松潘、黑水、理县、汶川县境内、岷江支流两岸的河谷台地。东至岷江与涪江的分水岭土门关,西抵大渡河与岷江分界的鹧鸪山,北起岷江源头的川主寺,南达成都平原西北边缘,青衣江、大渡河流域江边的平坝。

 聚落选址基本都避开地震断裂带。包括波西、营盘山、姜维城、下关子遗址等龙门山地区的重要史前遗址,古蜀先民均错开了3条断裂带,在“5.12”地震中基本未受影响。

 “营盘山文化”,古蜀文化的“金钥匙”。

 以细泥红陶为主,具有彩陶烧制艺术。

中国最早的人工使用朱砂。

崇尚红色的习俗。古蜀先民崇拜太阳、血液,红色总是伴随着新的生命,利用火得到美食和温暖,借助火驱走野兽;人类自己血液都是红色,都有温暖的含义,象征生命、希望和平安。

5500多年前的区域政治、文化中心。

类似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营盘山,古蜀文化的策源地。蚕丛入主成都平原的计谋,在这里酝酿、实施。

古蜀先民,一直在与水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结合部。

洪水肆虐。5000年以前,全球曾有一次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古堰塞湖就一直存在。地貌属于高山峡谷,受断裂带的影响,岩体比较破碎,易发山地灾害,每隔几十、上百年,就会因龙门山地质断裂带突发地震,形成高位滑坡,堰塞湖灾害链。

龙门山断裂带一场大地震,引发特大洪水灾难。

对于当尧之时的“滔天”洪水,《尚书》《史记》都有相似的描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鸿(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亘古未有的巨灾。

迫不得已。“营盘山”先民从丰饶的河谷,沿着岷江山谷行进。

心中的诗与远方。河流冲积形成的较为平坦的土地,点燃先民们耕作生息的渴望。

事易时移。从岷江上游聚居地往东,时断时续,开始了长达3000多年的辗转迁移。

具体路径。绵延200多公里的龙门山脉。

5000年前,部分东麓的古蜀先民,从茂县翻过龙门山,进入成都平原,或沿河谷而行、或翻山越岭。交通路线沿河谷分布,较为便利,一些非天堑的山口,也是重要的交通孔道。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了艰辛的历程:广阔的西北大草原的主人、山地文明的先驱蚕丛羌,因战争、灾害被迫南迁,翻越岷山,沿雁门东岸,越玉垒,过九峰,进入成都平原边沿。

 向着文明靠拢。随着洪水的消退,古蜀先民沿江而下。

遥相呼应。在阿坝州羌寨,流传着《羌戈大战》的创世史诗。

 描述远古时代古羌人,千山万壑跨黄河,高歌猛进入岷江,从西北高原向岷江上游,裹胁着浑碧的岷峨雪浪,逐渐从川西北高原,到成都平原的迁徙过程,土著戈基人成最强劲的对手。

“营盘山文化”,天府文化的源头。

 南海海贝的发现,文化交流脚步远比人们想象的更早。

龙门山西麓岷江河谷,在仰韶晚期就有西北文化陆续传入。

东麓,营盘山、波西等遗址的发现,开启成都平原先民的“生命密码”;西麓,什邡桂圆桥等遗址的面世,掀开成都平原天府文化“原始基因”的面纱一角。

如同一幅卷轴画,随着历史的演进,慢慢拉开……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发表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 2012年辞职, 从新闻“回 归”到文学, 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 现为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

来源: 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