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三)

来源:易旭东(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 发布时间:2020-03-28 10:28:50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3月26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分期推出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易旭东先生撰写的长篇纪实散文《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欢迎在文尾留下您的读后感言,同时欢迎在读完全文后撰写评论文章(投稿邮箱:565066304@qq.com),“方志四川”微刊及《巴蜀史志》期刊将择优发表。

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

易旭东

“海窝子”筚路蓝缕到“三星堆”

龙门山,古蜀人的神山。

唐人卢求在《成都记》中,说到“柏灌氏都于瞿上,至鱼凫而后徙”,而“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古代的湔山,今岷山,湔江边的岷山,今彭州的龙门山。

龙门山风光(图片来源:搜狐旅游)

时断时续、源源不断的古羌族,仍然从“茂县盆地”东南而下……

古羌族的一个很大支派。携家带口,不断“南下”。

顺着岷江河谷,穿过汶川雁门关,沿山脊下行,翻过高达4000多米的玉垒山(九顶山),不到10公里,来到湔江上游,看到河谷间有大量的沼泽湖泊,许多宜于种植、放牧的小台地。

九顶山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生息繁衍,人丁兴旺,台地显得狭小。

再顺着地势,沿着两条路线,再向南前进。

一路,沿石亭江河谷,经红白、什邡进入平原;沿绵远河河谷,经清平、绵竹、广汉进入平原腹地。一路,过龙门山镇,进入湔江河谷,到达“海窝子”,进入成都平原的北部。

海窝子古镇(图片来自网络)

停停走走。在龙门山中,行进约300年,直线距离不过20公里左右。

预知意义。冥冥之中暗示子孙的未来。

再次在湔江中游停留。

湔江河谷。龙门山镇、小鱼洞镇、新兴镇(“海窝子”)、白鹿镇地域,一个大“回”字,海拔1000至1500米,在高山与湖泊之间,有大量的台地、河谷丘陵。河滨区,有不少河坝地。

今日彭州市白鹿镇(图片来自网络)

龙门山麓、中心台地,“海窝子”。

依山傍水。湔江横流,灌溉方便,气温较暖,雨量充沛,鱼多鸟多,适宜农牧。

湔江两岸的大、小鱼洞,盛产各种鱼类。

小鱼洞是产“嘉鱼”之地。《蜀都赋》说,“嘉鱼出于丙穴”,丙穴,即小鱼洞。

今日彭州市小鱼洞镇(图片来自网络)

鱼,古蜀人的主要蛋白质食物。

出山进入成都平原的“桥头堡”。适宜人类生息繁衍的风水宝地。

“海窝子”处在白鹿河、白水河、通济河三水交会之地,面朝广阔的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居住,背靠绵延的浅丘、群山,生活着大量野鹿,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可以猎捕。

还有丰富的铜矿、玉石、沙金、陶土。

确有王者气象。湔江从高山峡谷之中奔涌而出,到了九曲回环“臂腕”处,形成一个水面宽广的湖泊,“海窝子”所处之地,恰好是一处湖湾。古人以湖为海,“海窝子”名由此而来。

承上启下。下游有著名的“关口”天彭阙。

“天彭门”尚未浚通,“关口”内实际是个大湖泊。

距离成都平原腹心地带仅12公里。

从高山峡谷,逐渐朝着丘陵、平原方向逐步转移。

创业者的筚路蓝缕,寻访的美丽家园。

第二代蜀王柏灌,一如蚕丛取名“瞿上”一样,将立足之地“海窝子”,也取名“瞿上”。立国治蜀的“大本营”。“田于湔山”,大作农事。创造的“古成都人”诞生。

柏灌铜像(图片来自网络)

湔江,每至汛期,洪水滔天,古蜀先民又继续与洪水争战。

春秋两季,河面上野鸭子、鱼老鸹,成群结队。

鱼老鸹全身羽毛黑色,双眼有金光,眈视可畏,被称作“乌鬼”。经过人的训养后,便能帮渔人捕鱼,所以古蜀人才把自己的部落,命名为“鱼凫氏”。“鱼凫王”称谓诞生的源头。

古蜀文明的摇篮,三星堆文明的故乡。

到湔江下游鸭子河畔的三星堆,约53公里。

到“十二桥文化”中心金沙村,约53公里。

一个等边三角形。展示创造的“古成都人”的智慧与魅力。

古蜀国的国家矿场。《华阳国志》里,记述龙门山脉,“其宝则有璧玉、金、银、珠、碧、铜……”有名的产金区,制作三星堆诸多器物的玉、金、铜,都在其列。

古称金河的湔江,也生产砂金。

就地取材。彭州的大宝铜矿,距离“三星堆”最近。铜矿是自然铜,含铜量在50%以上,可用青杠树余烬(木质钢碳)直接冶炼,并且分析其含量与三星堆的青铜完全吻合。

三星堆灿烂的青铜文化,铜源可能就在湔江流域。

大宝山有废矿穴、炼铜炉的遗迹甚多。

他们,可能正是从龙门山矿山开采、冶炼后,经湔江“高速公路”运送到广汉。

第三代蜀王鱼凫,融合并取代蚕丛、柏灌部族,成为蜀国之王。

鱼凫铜像(图片来自网络)

繁衍生息。建立雏型的“工业基地”,演绎更替着古蜀文明的灿烂历史。

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古蜀五王”,指各自延续数百年的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段。蚕丛、柏濩、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不是个人,是一个时代,一个延续的古蜀王朝。

聚聚散散。最初在成都平原周边的山地建立聚落的羌族,直到解决水患,又从周边的高山地带,与顺着岷江河谷、湔江河谷而下的族群,断断续续,迁入平原北部腹心的广汉“三星堆”。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余嘉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河流台地。三星堆在多条河流出山形成的复合冲积扇上。

“远支流,近干流”。既能避免水患,也便于取水、渔猎。

三星堆国,正处盛年。与商朝,都是方国,没有隶属关系。生机勃勃的文明,拥有着庞大的领土、强大的国力,为争夺附属国、水源、土地、矿藏,很快与中原一带的商朝,兵戎相见。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图片来自网络)

政教合一的神权政体。

派生出古蜀文明另两个显著特征,注重人物造型的艺术传统、多元文化的有机融汇,在神权与王权的统一和矛盾之中,形成人神相通的神仙观念,道教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

“三星堆文化”延续了约1500年,发展到后期形成“十二桥文化”。

神秘和精致。“太阳神鸟”金饰,堪称美学典范。图案由12道光芒、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组成,围绕着太阳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飞翔,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精美绝伦。至少采用热锻、锤揲、剪切、打磨、镂空等多种工艺。

出现在神圣的祭祀区,自身必定承载着创造的“古成都人”对于自然的无穷想象、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远古太阳崇拜文化的缩影,“金乌负日”的古代传说的最好印证。

也许,创造的“古成都人”已经掌握岁、时、月的概念与形成的原因。

勾勒出瑰异的青铜文明,在华夏文明生成过程中的持续贡献。

审美趣味、对细节的着意表达,都与如今的成都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非常相似。

大量出土的金器、玉器、象牙昭示,“主人”是“古蜀五王”里的杜宇。

“王曰杜宇,教民务农”。在《华阳国志》中,杜宇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国君。建立蜀国后,首先“教民务农”,带领人民治水,实行按季节耕种的农耕制度,成都平原得以发展兴盛。

杜宇铜像(图片来自网络)

“开明”,与太阳升起密切相关的词汇。开明王的家族墓地、商业街船棺墓的棺木上,也刻划有与太阳崇拜相关的图案。东晋时期的常璩,才将自己的地方志书,称为《华阳国志》。

地震和洪水往往伴生。

频频受到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影响,四处迁徙,在科技水平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创造的“古成都人”希望有一双“千里眼”,寻找一片安宁的土地。三星堆青铜纵目像,充分表现了愿望。

虽然离开灾难频出的岷江河谷,却没能够摆脱地震洪水灾难的魔咒。

“水泻盆底”。一次特大地震、一场巨大洪水,就可毁掉一个文明。治水,历代在成都平原生活的人群最为关注,从大禹、鳖灵开始,治水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每一代成都人的福祉。

北川县永昌镇大禹塑像(蓬州闲士 摄)

冲积扇的平原,左右堆积改变,使得在迁移过程也左右“摇摆”。

历史竟如复刻一般。

“天水倾盆”。夏雨集中,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迫使水系向盆地中心汇集。冲积扇平原上的河流,具有易迁徙性,经常改道,一旦遭遇频繁的暴雨,便成水中泽国,生灵涂炭。

磁极倒转。洪灾成为文明中心迁移的潜在动因。

距今4000年左右,龙门山一带突发强烈地震,导致山崩、滑坡,沿今白水河、湔江,流向沱江的古岷江,在峡谷被堵塞,光光山以下成为断头河。堰塞湖湖水上涨,在雁门与汶川县城间的低矮分水岭溢出,向西南流向汶川县城与杂谷脑河交汇。形成今日岷江上游的水系形态。

《水经注》做了记载:“汉元延中,岷山崩,壅江水,三日不流。”

河流改道。原流经三星堆的古岷江枯竭,今都江堰玉垒山出山口水量急剧增大。

三星堆人赖以生存的河流陡然消失,致文明衰落。

祸不单行。古历七八月份,起初是沿海,然后,中原一带涨大水,沿海及中原一些古文化先后遭到毁灭性打击,大批人员死亡,消息传到成都平原,引起最易遭水患的三星堆人的恐慌。

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时刻,匆忙决定,上山避难。

临走时,带上兵器、日常用品,把那些与生活无关的祭祀用品、金属制品与易碎的玉器等,统一挖了两个坑埋了起来,计划等以后洪水消退,再取出来。根本没料想到,洪水会淹没大山。

“因水而断”。同期消失的还有,新津宝墩城、郫县古城、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城等,这五座古城同在成都平原核心地带,也同在岷江中游,沿江分布,平均距离不超过30公里。

戛然而止。宏伟的古城消失,盛大的祭仪不见,青铜人不见,金玉不见……

改朝换代。政治中心从三星堆转移到金沙村。

相距不过40多公里。古蜀人放弃三星堆,迁移过程中,发生一次暴力性政治变革,王族趁乱抢夺神权。“辫发”族群取代“笄发”族群,成为宗教的“代言人”,在上流社会一家独大。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发表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2012年辞职, 从新闻“回归”到文学,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现为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

来源: 易旭东(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