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曾国枢:犹忆当年“送瘟神”——一位耄耋老人的自述
曾国枢:犹忆当年送瘟神
一位耄耋老人的自述
刁觉民
1950年春,17岁的我穿上绿军装,成为川西军区独立师卫生队一名卫生兵。在部队培养下,我很快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卫生战士。3年后我从部队转业,先后在金堂县人民医院、县卫生局、县医药公司和金堂县医药管理局工作。在县卫生局工作期间,一场血吸虫病在神州大地蔓延,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其沿线的大小湖区和四川、云南等省山丘地区,90%以上的人畜遭遇血吸虫病。疫情的流行和防治惊动了党中央和毛主席。为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和血防科技人员战胜血吸虫病的决心,毛主席写下了《送瘟神》的伟大诗篇。
1961年秋,曾国枢(左一)随成都军区医疗队的医务工作者在金堂县姚渡、日新、官仓、清江等地为群众治疗血吸虫病(曾国枢 供图)
我的家乡金堂,早在民国期间就流传这样的民谣:“肚变筲箕,神仙难医”“好男不走东山水乡,好女不嫁白马泉郎”“早死爹,晚死娘,隔夜死兄长”。民谣中的“肚变筲箕”,当地称“膨胀病”,医学上叫吸血虫病。此病尤以东山水网区、毗河两岸为盛。原属白马地区的官仓乡在民国时期患病率达84%。1956年7月,四川省卫生厅派专业医务人员来金堂调查,原辖区内的城厢、太平、赵镇、三星、清江等17个乡镇181个村查出钉螺和血吸虫病,流行区域达220多万平方米,血吸虫病人数多达28299人次。金堂成为血吸虫病的肆虐地,全县90%以上的乡镇出现血吸虫病。仅原清江乡粪便检查呈阳性率达38.9%。为控制疫情,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6年成立了中共金堂县委防治钩虫病领导小组,将消灭血吸虫病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动员全县群众参加,移风移俗与疫情作斗争,坚决彻底地消灭血吸虫病。
1961年秋,曾国枢(右三)随成都军区医疗队在金堂县姚渡、日新、官仓、清江等地为当地群众宣传血吸虫病的预防和除害工作(曾国枢 供图)
1959年,一场以除害灭病结合防止传染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县掀起。据资料显示,当年11月份,全县发病人数达17376人,死亡1140人。这一情况引起县委高度重视,并将情况急报省、地有相关部门。省、地迅速派出大批医务人员奔赴金堂,县委也号召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全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积极开展消灭四害,疏通阴阻沟、改良水井等爱国卫生运动。
当时我所在的金堂县卫生局药政股,与全县医务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于这一场人民战争。我作为其中一员,与来自川医的专家及医务工作者一道,广泛开展了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主要疾病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在工作中,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在搞好清洁卫生,推广双坑式厕所的同时,着重消灭钩虫病,以杜绝水肿病的蔓延。
1961年5月,金堂县消灭血吸虫病取得阶段性成果,曾国枢(第四排左四)与时任县领导、四川医学院的专家及医务工作者合影(曾国枢 供图)
我跟随医疗小组一道,起早摸黑,走村串户,一家一户摸清疫情,发放药品,实施诊治方案。采取槌、打、拣、扫、加火焰的措施和“开新沟,填旧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灭螺,彻底根治了钉螺的孳生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至1963年,经全县人民不懈努力,在这片土地上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钩虫病,水肿病人也全部消失,不仅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促进了农业生产,为金堂后来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金堂县卫生队与成都军区医疗队一起用针灸为患者治病(左为曾国枢老人,曾国枢 供图)
今天,当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与新冠病毒作斗争,又一次战胜疫情之时,思绪万千。当我走出家门,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再一次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时,感慨良多。在我生命中的那些年,我的奋斗、我的努力,没有辜负那个年代。虽然,岁月流逝,但那场战斗已成为我生命中永远的记忆。昔日“神仙难医”的官仓镇,经岁月洗礼,已成为不同肤色者的竞技场和游览之地。这片熟悉的土地与中华大地一样,又一次焕发勃勃生机。此时此刻,我为伟大的祖国、英雄的同仁而高兴、自豪。
86岁的曾国枢老人(曾国枢 供图)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半过多世纪弹指一挥间。抚今追昔,收获颇多,一抹微笑,我心无憾。
作者简介
刁觉民,四川省金堂县人,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理事,成都市历史学会会员,金堂文史委特邀研究员,《天府边城·五凤溪》报执行主编。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现代艺术》《巴蜀史志》等报刊及“方志四川”等新媒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刁觉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