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越南开国之王原来是“古成都人”系列之一:汉中平原类同成都平原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5-22 15:02:11 浏览次数: 【字体:

越南开国之王原来是“古成都人”系列之一

汉中平原类同成都平原

易旭东

一部古蜀邦交史。

一部战争史、迁徙史。

战国早期。前387年的中国,大地一片宁静。

乌云翻滚。成都平原的古蜀国与渭水一带的秦国,战争一触即发。

秦国再次攻取南郑(今陕西汉中),司马迁称为“伐蜀,取南征”。

冲突与较量。两国的军事磨擦,已长达300年。

断断续续。国力难分伯仲,围绕汉水上游重镇——汉中展开激战。

早在春秋初年,开明王朝建立初期。

前676年,秦国还没有正式迁都雍都。

“攻秦至雍”。鳖灵的儿子、开明二世卢帝便率蜀军北上,逆汉水,从“故道”杀出,越过渭水,从天而降,出现在“平阳宫”(今陕西眉县西)附近,秦国为突如其来的“入侵”惊骇不已。汉中的褒国发兵前来?旗帜却明显不是褒国人。

两军激战,秦军退守雍都。

图腾时代,神兵天降,容易摧垮防守意志。秦军不敢久战,并非怕死胆怯,而是害怕亵渎神灵,雍都刚修筑不久,城高池宽,足以容纳10多万军民,躲进城,一直到“神兵”粮尽退去。

雍都在关中西部,陕西宝鸡附近。

事后,秦人才知,汉中南方尚有一个蜀国。

古蜀国灭了汉中的褒国,再北上攻击秦国。

雍地,在今天的陕西凤翔一带。整个关中平原,实际掌握在古蜀国手中。

古蜀国的富裕强大,秦国冷汗惊出一身。

前451年,秦国率先出手,迅速拿下汉中。

西汉水上游,秦人的发祥地。

天际的银河,先秦称“汉”。

汉江之水天上来。雍都城高池宽

蕴含着天人感应思想。甘肃东南部,位于中国的几何中心,因与陕西略阳以北的嘉陵江上游同在古汉水流域,对应着“银汉银河”的“天河之水”,山地,名为天水,大江,名为汉水。

大禹带领“治水”的主力部队“川军”,在这里曾有浓墨重彩一笔。

《禹贡》中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汉水又称沔水,古代人们寄托政治理想、激发生活情趣的河川。

关中西部,周秦文化之发祥地。

洋洋荡荡,一条汉水。

“天河注水”。秦国在陇西天水一带起家,并非“大漠戈壁,金戈铁马”,而是一块水木茂盛的风水宝地,山水灵秀,林木密茂,“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宜牧马养畜”。

在《诗经•秦风》中,《蒹葭》自豪地描述天水。

天水,秦人小试牛刀之地。

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游牧生活仍占居主导。

“在西戎,保西垂”。与西戎各族杂居,以保卫西周门户,攻伐相争,既能积极从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吸收养料,促进自身社会制度进步、经济飞速发展,又能在同戎人的频繁接触中,融游牧文化中膘悍、勇敢,长于骑射征伐的风格,不断壮大,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诗,为“羌戎文化”注入富有活力与创造性的新鲜血液。

地理文化因素,形成粗犷豁达、坚忍不拔的精神;尚武好战、形成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广纳人才、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质朴而率直,不事虚浮,主动性强,服务于现实的务实精神。

战国七雄中,秦国文化独特。一种草原文化,百姓停留在“淳朴忠厚”的半野蛮状态,尚武团结:“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简单、质朴、粗放与功利主义气质,与法家文化一拍即合。

法家诞生于晋国故地,“法家故西北民族之精神”。

陕西话以天水话为基础,又叫秦州腔,简称秦腔。

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

汉中属梁州之域。

《禹贡》记载,大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华阳黑水惟梁州”。

夏、商、周三代的“王化”之区。

春秋战国秦、蜀、楚的争夺地带。

西周王朝的“南国”,南北文化转换的“轴心”。

“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

“风气兼南北,语音杂秦蜀”。

分割南北。秦岭、淮河一线,隔开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

“秦巴咽喉,襟陇带蜀”。

山川形胜独特。北面,横亘高峻险拔的秦岭,与宝鸡(古名陈仓)、关中平原相接;南面,经浑厚绵长的巴山(米仓山)与四川相接;西抵陇山,与甘肃接壤;东连熊耳山、伏牛山,与安康接壤;大巴山延绵于川、陕、鄂边境,与武当山、荆山、巫山等山相连。

群山环抱中,生长出南北窄、东西长的盆地。

镶嵌在秦岭、巴山之间。

一派成都平原风光。

不闻气壮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见古老沧桑的巍峨雄城。

长江最大的支流。在两道天险之间,发源于境内的汉水,从西南部的宁强县发源,自西向东横贯汉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一块广袤的冲击平原,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再往东,安康到丹江口段,就是“清可濯缨,浊可濯足”的沧浪之水,最后,在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汉中的“汉”、武汉的“汉”出处。

“天池大泽”。汉水上游略阳一带,有巨大的山间水道型湖泊,河道大多通航,交通便利。从汉中,逆流而上,舟行可抵达陇西入陕,顺流而下,行船一直抵达荆楚,至东海。

联系陇南、汉中、荆楚间的重要通道。

顶端的关中平原,上游的汉中盆地,中游的南阳盆地、襄宜平原、下游江汉平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开发较早的水稻农业区,而且又以南北交汇、地居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有“江河淮汉”“维天有汉”之说。

连接中原、西南、岭南间的必经之地。

孟子用“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论述天下大势的治乱顺逆。

大禹从嶓冢山疏导漾水,东注汉水。茂密层林间,还能见到被古人认为是“汉江源头”的石牛洞,洞中横卧着石灰岩受流水侵蚀形成的“石牛”。是传说中,大禹牵来的“镇水神牛“。

南北文化,在古汉水一带,争夺与融合。

地缘,南北纵向,川陕之间的枢纽门户。

东西横向,有陆路和水路连通甘肃、湖北等。

既占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还拥有气候、物产优势。

汉中不南、不北,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稻麦两熟;大河横贯东西,汉江、嘉陵江流经,构成丰富的水系;群山四方环绕,土地肥沃,美丽富饶,“气候居南北之适中,物产兼东西之共有”;空气质量绝佳,夏代时就养育出“一笑亡国”的高冷美人——褒姒,患有属于精神学科的严重忧郁症,衍生了“烽火戏诸侯”的史话。

历史长河中,因昏君无道而导致亡国,一个最冤枉的替罪羊。

中国历史开国一般没有女人的事,只有亡国必定要扯出个美女。

农耕基地,具备养民、屯兵,支援军事的有利条件。

相比于成都平原和关中平原。

深居陕南,却深藏江南特有的妩媚与灵气。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反映了古人对汉水的赞美,对生活的憧憬,对美好的向往。

秦始皇以“汉水游女”为女神,立祠于汉中祭祀。

屈原将汉水女神转化为“湘君”“湘夫人”,纳入文学的畅想中。汉代扬雄、马融、张衡、王逸,魏晋时期的阮籍、陆机、何逊,唐宋时代的李白、孟浩然、苏轼等文学作品中,作为汉水女神的“游女”“汉女”,都是寄情的对象。曹植在《洛神赋》中,将“汉滨游女”“南湘二妃”与他心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宓妃,相提并论。

汉中中间是汉中平原,四周是崇山峻岭。

与成都平原相同,四周山川之固。

适合关起门来过日子。两个大平原,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秦蜀咽喉。拿下汉中,退可保蜀地,进可蚕食雍凉。

对南北政权分合影响重大。

得汉中,南北一体。

失汉中,南北对峙。

关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门户和缓冲地,南北政权的枢纽重要衔接带。汉中为南方政权所控制时,双方往往以秦岭为界做为攻防天险;为北方政权所控制时,南方只能凭大巴山防御。

东西延伸。西出甘肃,东贯湖北,联通长江流域。

东西横贯,比较顺畅、开阔;向南北,要翻越秦巴高山。

“得陇望蜀”。陇西地势高于关中、巴蜀,下攻二地较易。

汉水自古是沟通陇西、陕南与华中地区的水路。

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同学纵横之术的苏秦,在策划“合纵”时,谈到秦国自汉中、下汉水击楚国郢鄢之地的便利:“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

素有“千里汉水黄金道”之称。

“益州咽喉,若无汉中,是无蜀也”。汉中之险,在于联结成都、雒城(广汉)、剑阁等地,形成首尾相接的阶梯级纵深防御体系。三国之所以能“鼎立”,就是汉中与成都的连通。

商国与古蜀国的战争,多发生在汉中。

随后,秦国与巴国、古蜀国,多次发生冲突和拉锯战。

春秋战国时起,为了连通关中与成都平原,人们分别在跨越秦岭、巴山的山谷中,凿石架木,修筑谷道,断断续续,修缮、建筑……

前451年,楚国势力北扩,置汉中郡(郡治在今安康)。

西守江关,以扼秦军自三峡东出之路。

“汉中”之名,始见于史籍。

尽管位于汉水上游,但“地名漂移”之称,延用至今……

“南郑之争”,一场攸关双方生死的重要战争。

措手不及。古蜀国靠剑门山区的葭萌关隘,暂时阻挡了秦军南下。

古蜀王集结兵力反扑。

修筑城墙,秦国重兵把守,史称“秦左庶长城南郑”。

十年后的前441年,付出巨大代价,古蜀国才将汉中艰难收复。

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载:“南郑反。”

秦国曾对汉水上游一带,有过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几度占领汉中,大都无功而返。

蜀国再次凶猛地反攻。

守城一方与攻城一方。

高大坚固的城墙,野外的军营寨门、长短不同的刀枪、方圆不同的盾牌、战场的高大树木、双方统帅的指挥所在,军书卷轴在案。双方武士,横着棱口,下颌轮廓、颞弓线条分明,显得气氛凝重森严。双方将领,脸形瘦削,眉弓突出、双目圆瞪,眼轮匝肌夸张突出,表情肃穆深沉。详实而精细,四川一收藏家一套保存完好的古蜀国玉兵阵器物,“记录”了战争场面。

“无所不用其极”。

除疆场上金戈铁马的壮丽豪迈,也有草庐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诡诈奇谋。

战场上,率军将领不需披坚执锐,骑马肉搏,但必须会运筹帷幄,排兵布阵。阵法运用,将领重要的基本技能。古蜀国的战争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军事实践、军事理论都比较成熟。

蜀国重新夺回汉中,“蜀有褒汉之地”,划沔中(汉水上游)与葭萌地为苴国,建宗藩。

在《史记》中,司马迁又记载:“蜀取我南郑。”

又再次占据优势。秦国势力退出秦岭以南。

汉中南北有秦岭、巴山两个巨大屏障,成为扫视天下的障碍,视野和发展空间自然受限,难以达到大开大合、长驱直入的军事效应。这,也决定了汉中的回旋余地有限,容纳体量狭小。

获胜的古蜀国,沉浸在骄傲中。10年大战的消耗,不愿再去冒险。收复汉中,并没有作为战略平台,只当作不毛之地。根本没有打算作为胜利的水陆“通道”,一鼓作气歼灭邻国秦人……

“远交近攻”。开明一世、二世和三世都曾经骑着战马,带着强大的军队与古蜀文明,手持剑钺,通过强弓、硬弩和锋利的青铜兵器,在古蜀国四面八方的边境上冲锋陷阵,为发现的“新大陆”前赴后继,不断拓展自己的疆土,不仅保有“褒斜前门”,越秦岭,达到渭水平原,一直进逼到秦国都城……

“帝以会昌,神以建福”,颂词不是偶然唱起。

“攻秦至雍”。开明二世“生保子帝” 。

保应作褒,即殷卜辞中的“缶”,地在汉中褒城。

开明三世“保子帝”,即以褒为名,陕南汉中盆地一带,已全部入于古蜀国的北部版图……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的纪实作品400余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