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易旭东 ‖ 越南开国之王原来是“古成都人”系列之五:富裕古蜀国的顽强抵抗
越南开国之王原来是“古成都人”系列之五
富裕古蜀国的顽强抵抗
易旭东
商汤建立新的政权,背后有伊尹的“指点”。
伊尹的母亲,居住在伊水之上的桑蚕奴隶。
被庖人收养,长大。庖人,屠夫加厨师。
自小聪明异常,勤学好思。
在田野之间耕种,却乐尧舜之道,包含礼让、节俭、重贤、仁德、爱民、诚信等诸多治国道理;跟随庖人学习烹饪之术,却能举一反三,悟出“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治国之理。
与有莘氏联姻,作为陪嫁奴隶来到汤王身边。
一次谈话,以烹调、五味为喻,分析天下大势与治国之道,认为民心离散,天命在商,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尧舜之道要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劝教商汤承担救民大任,效法尧舜的以德治天下,为救民而伐夏的方略。
被商汤任命为右相,“妇好”为将,辅佐治理商国。
经天纬地。充当类似后世军师、近代参谋长的角色。
商汤成为国君的第三年,伊尹申请去夏都卧底,探取重要情报。
《商汤崛起·汤誓》 孙恩道 作(图片来源:人民美术网)
前往斟鄩,进献宝物,麻痹夏桀,联系因失宠被夏桀遗弃在洛水的妹喜,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三年后,回到商都,宣传夏桀暴虐无道,扩大敌人内部矛盾,同时辅佐商汤以仁德治国。
妹喜,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妹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有施国,与夏朝同在的一个小国。被夏朝征服后,国王便将国内最美的美人妹喜当成“礼品”,奉送给了夏桀。
绝世美女。
笄礼之时,美貌惊为天人,凡见过之人,都以为是仙女下凡。
《烈女传》记载说:“女子行丈夫心,佩剑带冠。”
妹喜不仅美貌绝伦,言行举止超凡脱俗。还是个异装癖,喜欢戴着男人的帽子,把自己扮成勇士,佩剑戴冠,去朝堂上过问朝政。偶尔,又变成娇滴滴的小姑娘。外表野蛮,心地很好。
后宫佳丽三千,没有这种百变女郎。
妹喜成了宠妃。
一位环保主义者,喜欢天体游泳。没有天然海滩,夏桀就建造一个大池,里面装满酒,可以游泳,可以划船。闻着酒香,抱着美人。又集合三千壮士,将整个池子里的酒喝得干干净净。
夏桀上朝时,就把她抱在怀里……
伊尹为不让夏桀怀疑,与商王上演一出苦肉计:商王亲自追射伊尹,以示伊尹有罪逃亡。
妹喜知道伊尹的真实意图,就与他配合。
分工协作。妹喜主要从事破坏和离间活动,伊尹则负责通风报信。
夏朝原本已经“上下相疾,心心积怨”了。
时机成熟,妹喜、伊尹向商和各诸侯国传播谣言,说夏桀做个梦,天上出现了两个太阳,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西方的太阳陨落了。东方的太阳,最终战胜西方的太阳。
商在夏的东边,上天的旨意,夏朝必须被商朝取代。
伊尹相比于妹喜,棋更高一着。
看到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齐,建议商汤实施“剪夏”战略……
“创造三首”。中国历史上,首次将情报收集应用到战争中,首次将人心向背作为战争的指导因素,首次将舆情工作首次应用在战争中。
“汤欲伐桀”。为测试九夷之师对夏桀的态度,劝说商汤停止贡纳。结果夏桀大怒,“起九夷之师”攻汤。看到九夷之师还听指挥,又献计恢复对夏王朝的贡纳,同时积极准备攻夏……
共作战11次,都取得了胜利。
还曾两次至夏王朝进行战略侦察,政情、军情与民情。
商汤与夏桀决战于鸣条。
战争经历了三年。夏军溃败,夏朝灭亡。
在西亳(洛阳偃师二里头)正式建立商王朝。
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史称“武丁中兴”“武丁盛世”。
伊尹被后世称为“中华厨祖”。
战略家、军事家,一代名相。
八大王朝“王佐之师”,姜子牙只列第二,伊尹被尊为第一。
在《毛泽东早期文稿》中,毛主席总结伊尹:“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生于专制时代,其心实大公也。识力大,气势雄,故能抉破五六百年君臣之义,首倡革命。”
商朝鼎盛时期,人口500到700万。
历史记载,“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朝歌位于今河南鹤壁市区南部淇河边,具有3000多年的古都史。
《封神榜》故事的发生地。
商朝军事,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12万至15万的兵力,军队武器装备,主要有战车、弓箭、戈 、矛,刀、斧、钺、干盾、矢镞、头盔、甲胄等,多用青铜铸造。
中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商朝的“妇好”。
集王后、母亲、将军于一身……
妇好塑像(图片来自网络)
全能王后。“妇好”并不姓妇,嫁给武丁后,封地为“好”得名。出身贵族,漂亮,喜欢修饰打扮,品貌双全,深受武丁宠爱,却没有恃宠而骄。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与军事,中国古代的政权根本。
祀与戎都不让须眉。虽是美丽女人,行军打仗,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既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位巾帼女将军,又任占卜官,经常受命主持庄严神圣的祭祀,代表商王祭天、祭先祖、祭神泉。堪称“三位一体”的“女武神”。
“妇好鴞尊”,武丁为奖赏妇好,特意打造的祭祀酒器。
夫妻情深。妇好接受奖赏封地,也没有因为是王后,就因私废公,兢兢业业地处理封地内的大小事务,依旧按时交纳朝贡。妇好凯旋时,武丁总是出城相迎,有一次一直迎出80多公里。
经常并肩作战。
武丁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征伐巴方,精彩战役。战前,妇好和夫君议定计谋,妇好在西面做好埋伏,武丁带领精锐部队在东面突然袭击,配合完美,形成巨大包围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伏击战”。
当两人得胜归来,带领着各自的部属,在郊外相遇之时,喜不自禁,忘记了国王和王后的身份,夫妻二人策马扬鞭,并肩驱策,远远地甩开自己的部下,在澄净而透明,湛蓝的天幕下,带着些许的遥远、虚无、安静的凝视大地上,追逐打闹,追逐奔跑,一同分享胜利的喜悦……
既爱且敬,这次浪漫的并骑留在史料中。
在史官鞭长莫及之地,琴瑟和鸣的恩爱之景,应该更多。
33岁那年,因战时的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武丁十分悲痛,主持盛大葬礼。率领儿孙们为妇好举行了多次冥婚,将她的幽魂,先后许配给三位先商王:武丁的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太甲、十三世祖成汤,护佑另一个世界的妇好。
有三位伟大先人,共同照看妻子,妇好在阴间定能过得快乐安和。
妇好雕塑(图片来自网络)
拥有国王武丁一世的深爱。
穿越千年,仍震撼人心。
商朝的本土,不比今河南省大太多。
夏桀,名癸,与“鬼”同音、同意,通假字。夏朝南迁后的名字,“癸夏”或“鬼夏”,甲骨文称为“鬼方”。“桀”(凶猛之意),是谥号。
要击败敌人,首先对其妖魔化。商汤灭夏前,在都城会盟一批诸侯,指出夏桀的罪状有三条:大兴徭役、重加盘剥、民众怨恨。
裸身嬉戏、酒池肉林……
都是从汉代以后才有的传说。
后世的文人墨客们,为了证明“红颜祸水”的观点,编造的故事。《国语》上,短短的一句话:“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舆论攻势。实际,兄弟之亲,夏桀不仅与古蜀国关系亲密,韦、顾、昆吾、尹国、葛国、有洛等部族,一直就是忠实捍卫者。精锐的“九夷之师”,由来自九个少数民族的勇士所组成。
灭亡真相,“昔伊、洛竭而夏亡”。
伊洛平原遇到连续数年的大旱,伊河、洛河枯竭。
《尚书》等文献记载,商汤灭夏桀的“鸣条之战”,并非防御战,而是一场攻击战。
“汤始居亳”。山西南部的桓曲商城,商汤灭夏桀前的都城。
附近有景山,桓曲商城,被称为景亳。
鸣条之战的发生地,就在景山附近。
商汤精心挑选6000名敢死队、70辆装甲战车,配备最先进的武器,总兵力1万人以上,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突袭,绝敌后路,出其不意。
仓促应战。夏桀发布一级动员令,召集留在斟鄩的军警、狱卒,先与商军战于蒲州(今山西运城)一带,然后,放弃都城斟鄩,主动退守鸣条。
夏都斟鄩(图片来自网络)
心理战、宣传战、间谍战……
大规模战略迂回行动、断敌后方退路等战术,都闪现其中。
对于西部的异族,商人称为“羌”,甲骨文的字形,如大角羊头,代表居住在山地、放牧牛羊为生的人群。并不仅是一个泛称,“羌”人包含着西部无数互不统属的族邦、部落。
商纣王之前200年,王后“妇好”率军征讨西方,把商朝的势力,扩张到成都平原边缘地区。远征,在甲骨文献中的规模最大,全军有1.3万人。遇到富裕古蜀国的顽强抵抗。
追随夏桀部族、亲近部族,如九夷之族、三苗等,四散。
九夷之族,活动于今豫东、山东半岛,里面包括“古成都人”。
在《左传》中,记载了位处东方的一个“蜀”字地名。晋代经学家杜预注称:“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鲁国境内的“蜀”地,四散的“古成都人”聚集后的发祥之地。
三苗部族庞大,与尧舜禹与部族都发生过战争。
夏桀之时,降服三苗。
夏商战争中,三苗成为夏朝的盟友。
钱穆《古三苗疆域考》说:“古者三苗疆域,在今河南鲁山、嵩县、卢氏一带山脉之北,黄河以南区域。”三苗迁到成都平原,被“古成都人”融合。
商王朝建立后,不仅与羌人为敌,还视“古成都人”为肉中刺。
和西部“羌”族相比,商人有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兵器坚固锋利;还有记录语言的独特技术:文字,由此组建起庞大军事和行政机器,高度分工的文明。都是“羌”族难以企及。
商人只想保持军事征服,没有用文化改变“羌”的想法。
商王习惯带着军队巡游边疆,用武力威慑周边小邦,方国。
让他们保持臣服,必要时,进行杀鸡儆猴式的惩戒性战争。
《淮南子》说:“汤败桀於历山,与妹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
“鸣条之战”中,夏桀并未死,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有人认为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
带着妹喜等妻妾,在数百精兵的护卫下,导着不少夏族民众,向“南巢”逃窜,称南支……
甲骨卜辞记叙,“鬼方易”,夏桀与余部向远方逃走……
得知消息,商汤派兵进行追击。
《尚书》中《典宝》,今仅存序言。序言说:“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俘获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三朡,属于九夷之族,随夏桀南迁,被商兵追上,夺取了宝玉。
宗庙礼器。用玉祭祀神祇,可避免水旱灾害,故称玉为宝玉。
独立自主。既为防御,也为进攻,古蜀国发展军队。
一路追杀。从夏都斟鄩到成都,“妇好”带兵的追击路线,从二里头南行,越普救关(今汝阳王坪乡),直抵以盘龙城为中心的湖湘地区,溯江至成都平原,并降服沿途氐羌诸部落。
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图片来自网络)
也是后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中,洛阳通掸国(缅甸境内古国)道的第一段。
这时的武汉,已是商朝的方国都邑、南征的据点。
进入青铜时代,铜矿是必争的战略资源。
商朝青铜冶炼技艺更发达,为控制南方铜矿、转运中原,在鄂东北地区建立以盘龙城为中心的殖民据点。控制了江西瑞昌铜岭、湖北黄石铜绿山和湖南麻阳九曲湾等铜矿……
夏商周三代对对鄂东铜矿控制、争夺,激烈程度不亚于现代的石油战争。
加速了南方文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
“至蜀有事”。军兵从武汉盘龙城,追至成都武阳(今眉山彭山区牧马镇、武阳镇、成都双流区黄龙溪镇一带),进入古蜀设下的水军埋伏圈, 猝不及防。
“妇好” 中箭受伤,群龙无首,慌不择路……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00余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前期回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