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李思健 ‖ 地名故事·成都双流擦耳岩

作者:李思健 来源: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24 15:01:54 浏览次数: 【字体:

地名故事·成都双流擦耳岩

李思健

擦耳岩,紧靠成都市双流区金马河东岸。它最早的名字叫虾津,因这里虾蟆多的缘故。后来,以上游有温江三渡水、下游有新津渡,这个渡口恰恰位居其中,又被称为中渡。由于金马河至此,河床突然变得狭窄,突兀陡峭的东岸迫使河道向西偏移,水流湍急,行船至此常有碰头擦耳的危险,所以人们又称此地为“擦耳岩”。《双流县志》载:“因金马河中渡河岸在此陡直,船行有擦耳之危,故名。”还有一说,清乾隆年间,崇州武举人杨遇春在新疆平叛有功被封为昭勇侯,骑马回乡祭祖,在这里下马上船渡河时,因不小心,在岸边坡坎处撞落纱帽,还伤及耳朵,从此这里便有了“擦耳岩”之称。

金马河由北而南把川西坝子一分为二,西边崇州大邑与东边成都在古代往来必须经过金马河上的五个渡口。擦耳岩渡(中渡)是其中的一个大渡口,也是崇州大邑往来成都最近的道路。

擦耳岩渡口水流湍急,不易摆渡。聪明的擦耳岩人,因地制宜,在上游河湾岸上架起大杩槎作固定点,用一个长竹篾绳,一头拴在杩槎上,一头顺河而下拴在渡船上,渡船被长绳牵吊着就不会被河水冲走。再用一把长橹,从渡船尾部伸到河中,通过操控长橹巧妙地把河水冲击长橹之力转换为驾船之力。这种“笮索吊船,借力驾船”摆渡方法,不用人撑船划桨,巧用河水之力驾船,既安全又省力,一根竹绳,一把长橹,一条渡船,一名船夫就能在湍急的金马河上来回摆渡,堪称古渡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南宋诗人陆游,从江原县(今崇州市东南)回成都就是从这里过渡,并留下了“断笮飘飘挂渡头,临江立马唤渔舟”的著名诗句。

擦耳渡口(翻拍自《双流县交通志》)

双流旧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邑绅在擦耳崖募建过一座廊桥,长约200米,建有桥楼48间,古朴秀丽,气势宏伟。此廊桥载入《中国名胜》画册,成为中国的风景名胜。遗憾的是数年后被洪水冲毁。

四川双流县擦耳岩西安大桥(图片来自网络)

在擦耳岩的历史上,还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成都十二桥烈士徐茂森、徐海东叔侄,就是喝金马河水长大的擦耳乡人。解放前夕,中共川西边临工委擦耳秘密联络站就设在徐茂森家茶馆里,负责过往同志的住宿、传递文件、转送武器弹药和就地开展群众运动。徐茂森以雇请“家庭教师”为名,安排中共地下党员彭先云住在自己家里,不久又介绍彭先云到擦耳中心小学任教,以教师的公开身份作掩护。徐海东是徐茂森的堂侄,经彭先云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徐海东和彭先云在擦耳、红石、柑梓一带团结进步青年,成立了“新民主主义同志会”;把贫苦农民发动起来,成立了“农民翻身会”。1949年4月,联络站决定在徐海东家设收音站,并出版油印刊物《火炬报》。收音站经常收听新华社电讯,一字不遗地记录下来刊在《火炬报》上。徐海东负责刻写蜡版和印刷,他的妻子、弟弟负责装订,母亲负责放风望哨。徐茂森夫妇负责把《火炬报》传送到成都、雅安等地,然后由地下交通分发到川西各县农村、工厂、机关、学校等处,鼓舞斗志,扩大党的影响。

收音站旧址

1949年冬,联络站暴露。10月24日,徐茂森、徐海东被捕。狱中,叔侄俩受尽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没有暴露任何信息。1949年12月7日,徐茂森、徐海东殉难于成都十二桥。就义时徐茂森33岁,徐海东29岁。

为纪念徐茂森、徐海东两位烈士,党组织在金马河边修建了纪念碑,缅怀两位烈士,传承烈士精神。

金桥镇“二徐”烈士纪念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李思健(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

来源: 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