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眉山古桥:醴泉河上的象耳桥
眉山古桥:
醴泉河上的象耳桥
象耳桥因眉山市东坡区象耳镇的象耳山而得名,此桥原是一座石平桥,大致建于唐时,属古桥。它横卧在象耳山下的醴泉河上,古朴灿烂,极有神韵。
象耳山(图片来自网络)
象耳桥与眉山城相距约4里许,出西门沿金象大道过铁路洞子口,往左走约200米,就到了象耳桥。
此桥规模虽不大,但它却连通着醴泉河两岸人民的经济命脉,给两岸百姓的交流往来带来了极大方便。全桥长近10丈,宽6尺许,高近8尺。大致每隔1.5丈就有一个桥墩,全桥共7个桥墩,6个孔。每个桥墩高近7尺,长约8尺,宽约3尺,两端为梯形,均用长约3尺、宽厚近1尺的坚硬青黑色石条砌成。桥面亦用长约1.7丈,宽约2尺,厚近8寸的青黑色哑石铺砌而成。桥两端与路面平衡,没有坡度,以便行人往来方便。其结构坚固耐牢,形式优美。
民国初,此桥遇洪水,有损毁,拆后在原址建成了3拱石拱桥,至今还保持旧观。大致2009年,当地党委、政府为了适应东坡区经济发展,便在该桥旁边间隔近6尺处,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浇铸的公路桥。此桥建成后,缓解了往日车多人挤的情况。象耳古桥虽也被新建的桥所代替,可仍具有她传奇迷人之处。
这古桥南端的象耳山上有所私塾,据说,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来此求学。可惜幼时的李白读书并不努力,偶尔还背着先生跑下山去河边玩。一天上午,先生因事便进城了。李白便偷偷跑下山,来到这跳蹬桥上玩石子,差点就掉进了河里。他想,要是这是座石板桥该多好啊!于是,他不再玩了,就在他正准备上山时,突然见一位老婆婆蹲在跳蹬桥头,不知在做什么?李白走近一看,原来婆婆手里拿着一根又粗又长的铁杵,正专心地在一块大石头上来回磨着。
李白好奇地问:“婆婆,这么大根铁杵,你磨它做什么?”“做针啊!”“婆婆,你哄我吧,那么大根铁杵,能磨成针吗?”“能成,只要坚持下决心去磨,我们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李白一听明白了许多,又问:“婆婆,那我读书能读成功吗?”“能,我的铁杵都能磨成针,只要你向我磨铁杵一样,坚持读下去,就一定会成!”
李白听后,便快步上山去了。当李白走不到几步时,婆婆又给他说:“孩子,好好读吧,如你读书有成就时,我们一定为你把这座桥重修过,你不是希望这些跳蹬能修成石板桥吗?”“知道了,婆婆,我一定会按你说的去做的!”当李白跑到半山坡,回过头来再看婆婆时,婆婆早就无踪无影了。李白一下见婆婆没了,便激动地向婆婆磨铁杵的地方跪拜谢恩,然后便上山读书去了。我们常说的“铁杵(棒)磨成针”这一成语,实际上就出自眉山市东坡区的这象耳桥。
后来李白读书果然功名成就,成了我国的大诗人。人们为了纪念李白,实现李白和婆婆的建桥愿望,于是象耳人民便筹募资金,拆除跳蹬,用最好的青黑色哑石来修了座石平桥。这桥,也就是前面提到雄卧在醴泉河上的那座古桥。
据传,此桥修建在最后合拢时,从很远的外地运回的12块桥梁石中要差一块,无论怎样都找不着。要说被人偷走,可又有谁那么缺德,况且,这桥梁石属青色哑石,少说也有2000斤,谁人能搬动。要重去买,又那么远,钱且不说,就是来回也得两三个月。换用本地黄码石,与其他桥梁石色彩又不一样,而且不耐牢。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突然有一天,民工们一到工地,就觉得奇了,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块桥梁石,早就把桥合拢安好了。这飞来的桥梁石的尺寸厚度都与其他桥梁石一样,只是稍深色一点。到底是从何处来的,至今也是个迷。大家都觉惊奇,都觉是天神在帮我们一样。于是,大家便把这块桥梁石叫做“飞来石”。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