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郑光福 ‖ 苏轼深爱的美女王弗
苏轼深爱的美女王弗
郑光福
北宋至和元年(1054),苏轼十九岁,与眉山青神乡贡士王方之女王弗(时年十六岁)结婚。婚后十一年,治平二年(1065)苏轼三十岁时,五月二十八日,王弗病卒于京师开封,时年二十七岁。苏轼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亡妻王氏墓志铭》,墓志铭全文如下:
冶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成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鸣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鸣呼哀哉!
众周周知,苏轼是眉山大户人家之一,到苏轼父亲苏洵时,家道已不是很好,其父长期游山玩水考学,考取功名都不顺利,便把儿子苏轼、苏辙送至青神“中岩书院”,托付给王弗父亲王方受教育读书。王方在当时很有些名声,中了进士,却放弃入朝为官。王方在乐山九峰山授学,后回到青神家乡瑞峰镇设馆教学。两年后,经与中岩寺主丈协商,在此开办了蜀中有名的“中岩书院”,目的是培养人才,照顾家小。苏轼父亲苏洵很了解王方,也是好友,评价王方是|“述而不著”的大家。到中岩寺就读,还有一个原因是,苏轼的外婆家与王方同是程家嘴家乡人,还有些沾亲带故。这年苏轼十六岁,苏辙十三岁。
在岷江上远眺青神县中岩书院(李贵平 摄,郑光福 供图)
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眉州城东门码头悄悄地驶出了一条篷船,顺江而下,来到屹立在江边的中岩寺下。岷江至此处宽阔无比,对岸不远处,便是程家嘴,一条西来的思蒙河在此与岷江交汇,至今这片水域,波光凌凌,日映阳,夜映月,传说李白在此吟出了《峨眉山月歌》。站在中岩寺,向东望去,满眼是山,其主峰称慈老峰。唐代诗人称此为“川南第一山”,宋代诗人陆游将其誉为“西川林泉最佳处”,明代史学家曹学佺在他的《蜀中名胜记》说:“县之名胜,在乎三岩,三岩者,下岩、中岩、上岩也,今惟称中岩焉”!
岷江青神县中岩寺段风光(郑光福 供图)
这样的环境教书育人当然是好地方、好风光,王方老先生在此大显身手,什么《四书》《五经》《岳阳楼记》《峨眉山月歌》,醉了自己,也醉了这群求学的后生。
眉山青神文化学者邵永义在《苏轼乡愁与爱情》中写道:第一次集中讲学下来,还有一位青神本地的学生叫朱清明的在卧室里发生了争论。朱清明说:“老师讲《岳阳楼记》应该在江边去讲,才能近观江水,远眺田畴,体现情为景生、景为情发的意境”。苏辙则小声辩解道:“按你说的,那讲边塞诗人的诗,就要找打过仗的地方,黄沙漫漫,大漠孤烟?也不容易呀”!苏轼听他们辩解一阵都说服不了对方,于是参加了进去。苏轼自有见解,他说:“当代诗文,易于找到场景,远古或太古的,自然不易!听课,我觉得首先是入耳,就是能听得明白,懂得。其次入眼,能眼观则物化,物化便于认知,但人的双眼能看多少山川古迹,储多少人间寒暑?最好的是入心,入心则铭骨于心,是眼不能见,但心能看到,能描绘,似曾相同的情景,也能再现,再造。”此时王方老师夜巡早已听到这些学生的争论,暗自喜欢这群学生,更喜欢天姿聪慧的苏轼。回到家中,他常摆起他的学生之事。自此,王弗对苏轼多少也有些了解。
青神县中岩寺苏东坡与王佛初恋塑像(李贵平 摄,郑光福 供图)
孔子曰:“男子二十而冠有父之端,女子十五需嫁人,有适人之道,于此而往则自婚矣”。常言道二八佳女,二八指十六岁。苏轼与王弗相识正是婚配最佳时期,即青春恋爱期。从王方在“中岩书院”兴学任教以来,他女儿王弗经常来往于此。据传说,一天苏轼和王弗姑娘在中岩水池边相遇,王弗手摘黄花花,苏轼手摘一朵白花花,相互赠予。苏轼称此花是“凤花”,并言说王弗的是“凰花”,于是至今在中岩山上种花的当地人叫这些花为“凤凰花花”。原来苏轼是想点出西汉年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点出《凤求凰》诗表示自己的爱意。
又有一天,两人相遇水池边,都说给水池取个名儿,并说都写在手上,看谁的更切贴。男左女右出手时,写下的竟都是“唤渔池”三字。后来苏轼的手迹便刻在了水池的石岩上,至今那中岩寺石壁上,有斗大的“唤渔池”三字,且十分耀眼,成为这一地方地标的象征。总之苏轼、王弗在此相识后成为心照不宣的意中人了,他们常在这一带暗自相见。今人为他们相恋塑起的站立像栩栩如生。
中岩寺唤鱼池,苏轼与王弗雕像( 郑光福 供图)
王方家坐落在中岩寺对面的瑞峰镇场口,这年王方四十九岁,按乡俗男人做九不做十,家人为他做五十大寿,请了些街坊院邻。这天,王方老师告别了教堂,回家去做寿。懂事的苏轼应王弗哥哥的邀请,做完作业便与同学乘船过河赶去为老师祝寿。苏轼带上自做的大根雕“寿”字,十分得体,王方老师高兴地向乡邻一一介绍,并夸苏轼这学生将是国家栋梁。王夫人见苏轼谈吐不凡,心中暗自高兴,趁着酒性,留他住宿。苏轼半夜醒来,酒性已过,他哪能入睡,天麻麻亮,便望见着对门王弗的窗户推开,此时年轻的王弗起早后正推窗梳头。这场景笔者在成都坝子听过的传闻是:“闭门推开窗前月,一石击破井中天”。说苏轼甩的一个石头于天井水池中。苏轼、王弗真是才子佳人的完配。这心迹不久便成现实,王父与苏父一见面便订下了这门儿女的婚事,不久便在眉山城举行了隆重婚礼。
这些年,笔者应邀成了《吾乡》杂志的顾问与作者,也写了些文字发表,《吾乡》常开座谈会,来到眉山市与青神县,对苏轼与王弗的情缘又有了更新的了解。是的,王弗随夫到开封府赶考,苏轼苏辙兄弟不负重望,一举考为进士,且都是前五名。苏轼父亲苏洵,也被欧阳修举荐接任秘书省校书郎。真是“一家三父子”成了北宋年间的大文人墨客,一下扬名天下!
2020年7月14日,青神县《吾乡》杂志召开座谈会,图为参会人员在忆村合影(郑光福 供图)
按宋律,科考人需到基层历练,于是苏轼携妻王弗来到陕西凤翔任签判。此时,王弗已为苏轼生下了娇儿,取名苏迈,一家人一起来到凤翔。自幼在家父教导下的王弗,读书,写诗,处事,都不是一般女人能赶得上的。苏轼任凤翔签书判官后,每每处理事情都是直率,这时王弗都会及时提醒:“爱大众,要防小人,要慎言”。这对直言的苏试有很大帮助。苏轼因“忠义直谏”,曾被皇上称为“苏贤良”。一天新任太守坐堂,一典吏见苏轼直呼“苏贤良早”,不料这位新太守却大怒道:“小小一个签判,称什么贤良”?明骂典吏,实则严要求苏轼,一点面子也没给苏轼。苏轼回家闷闷不乐,王弗却劝他“忍”,并说也许这不是坏事。对此,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说她“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苏轼真的是受到了“磨勘”。
2020年7月14日,《华西都市报》等媒体记者在青神县中岩寺旁农家乐叙说苏东坡与王佛恋爱故事(蓝星 摄)
1065年,苏轼三年任满,携王弗及儿子回京城,宰相韩琦亲自主持了对苏轼的入阁考试,试题是《孔子从先进论》《春秋定天下之邪政论》。苏轼等人一一过关,并在史馆上任做事。不幸的是,这年五月二十八日,王弗以二十七岁如花的年龄,生命连同他的美丽、睿智一起凋谢在北国开封府城的天空下。二十七岁的爱妻王弗英年早逝,留下她与苏轼的儿子苏迈活在人间。苏轼有多少遗恨不难想象。公公也十分悲痛地对苏轼道:“汝妻嫁后随汝至今,未及见汝有成,共享安乐,汝当于汝母坟莹葬之”。父王方要求苏轼把美女佳妻王弗姑娘遗体安葬在其母坟旁。
仕途遇坎坷,一事又一事,一年后,苏轼父亲苏洵在完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后,过度劳累也在开封城病故。苦难中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告假归蜀守孝,扶柩千里,将父亲和爱妻运回眉山家乡安葬在家乡母亲的墓旁。如今,位于东坡区富牛镇永光村的苏洵墓地,已扩成140亩的墓园,201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年后,尽管苏轼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但在仕途上依久十分坎坷!是的,他反对王安石变法,提出己见,诗中流露出对上不满、又被小人凌驾不实之词,被皇上贬官“乌台诗案”差点丢命。但是,他在词坛和文学上的成就却大放光芒,期间他先后写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他的人生经历让他写透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充满哲理,充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苏轼词的意境,在笔者看来至今无人能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苏轼 曲:陆在易 演唱:廖昌永
行文至此,再引邵永义先生《苏轼乡愁与爱情》中所记叙的一段: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苏轼果真与王弗重逢了,仍是那小轩窗前,临窗梳妆的半轮明月,一头青丝;仍是唤鱼池前的回眸一笑风花摇曳,让苏轼面对王弗,千言万语欲诉。岂料生死相别、阴阳相隔,已是人神殊途,茫茫天地不得相聚!唯悲泪千行,感叹明月下,短松岗。苏轼从梦中哭醒,写下了(苏轼深爱美女王弗的)千古绝唱的一首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曲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020年7月14日,作者郑光福在青神县中岩寺苏东坡与王佛初恋时取名的“唤雨池”考游(李贵平 摄)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郑光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