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⑮:北宋官吏模范标杆人物(下)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19 14:53:05 浏览次数: 【字体: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

易旭东

北宋官吏模范标杆人物(下)

多年失于疏浚,常常洪水泛滥。

从隋炀帝开河以来,历经唐朝五代,代代只知以河漕运,朝朝无人清淤治理。400年泥沙层层淤积,早已将河床抬出了地面。远远望去,堤坝,高如层楼,河床,凌空高悬。

一旦洪水破坝,汴河之水天上来,直灌州城。

曾上疏,痛陈汴河之患。

恳请朝庭下诏,疏浚汴河。

宋仁宗只是诏令沿河州县固堤防洪,疏浚之事,日后再议。

绕城一圈。风尘仆仆地走进州衙。

他,在下属惊愕地注视下,拌落长袍上的尘土,升堂理事。

携梦宿州。现在,想建一座桥。

千里汴河,清一色全是桩式木桥。

桩距五米,勉强可容大船顺直通过。每逢汛期,波浪翻卷,过往船只避之不及,会直撞桥桩,造成船沉桥毁的事故。事故发生,陆上交通和水上漕运,全部陷于瘫痪。

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是打桩造桥。

前无古人。他,要改写打桩建桥的历史。

每每察勘汴河水情回衙后,就成天伏案在纸上画着。

深夜烛光下,也在不停地画画改改。

经过夜以继日的筹划,终于创造出一种新的造桥方案。

“五十年不坏”。不在河水湍急的流水中建桥礅,而是修建一种木制结构的桥梁,直接飞跨两岸。不仅来往船只不受阻隔,而且不论夏天发多大的洪水,桥身也丝毫无损,安然无恙。

效法青州飞桥法,在宿州作汴河飞桥。

水阔浪急。他,每次乘船汴河行,汴河总会鼓荡起一阵阵豪情。

心,总是能够感受到水波轻柔的抚摸。

汴河,特殊的文化现象,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史话、人间爱怨。

一条诗与歌的文化长廊。唐宋诗人泛舟于汴河,在溅溅流淌的水波中,轻吟浅唱,指点江山,评说历史,吟诵风月,洒落满河的浪花、歌谣。

在埇桥,震撼大唐诗坛的刘禹锡诞生,用轻灵的笔触,书写着沉重的历史。

白居易,饮着汴河水长大,登上了大堤,常常望水、望柳兴叹。

崔颢,既不悲古,也不伤今,眼里,只有一河春水,云闲风轻,丽水树影。

踏着晚唐残破的山河,皮日休寓居宿州,常常登临大堤,感慨千古兴亡,世事沧桑。

皮日休(图片来自网络)

唐宋知名官吏、文化巨星,许多任职宿州,或居住宿州:李白、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吕岩、刘禹锡、皮日休、陈抟、蔡襄、欧阳修、梅尧臣、司马光、王安石、贺铸、曾巩……

他,近程徒步,远程骑马。

寻找能工巧匠,逐一访遍全州的铁匠、木匠作坊。

寻找优质石材,州北群山,踏遍所有的山头、石塘。

寻找优质木料,沿河停泊的商船,反复打听木材的性能、价格。

一仆一车,千里奔波。

详细地考察了赵州桥、平阳桥、驿阳桥、济州桥,并绘制了图样。

选派能工巧匠到青州学架桥技术。

山东青州城,被南阳河南北分割为两城,原先建造的柱桥常被洪水冲坏,多雨之季,修桥、过河成为青州人的烦心事。景佑元年(1034年),夏竦调知青州兼安抚使时,想把桥修的坚固不毁,以解除青州人的烦恼。青州牢城有位退休狱卒,设计出一种新的建桥模式。夏竦大力支持,带人“累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由梁柱式木桥,改为结构独特的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故称“虹桥”。

谯楼三鼓。全城灯火相继熄灭,州衙里一灯独明。

他,巨大的公案上,手中的狼毫,沙沙移动在纸上。曾以一首渔家傲轰动京城,传唱于歌坊。现在却无心于诗词,潜心构思、创作,平生最豪迈、最壮观的诗篇——宿州飞桥。

日夜兼程。大到整座桥的结构,小到造桥的石板,夜夜秉烛,伏案勾画,精心计算、设计,一一划出图纸。从六月手执薄扇开始,到初冬拥炉杀青,终于完成全套设计蓝图。

报到朝廷。《乞修埇桥疏》连同造桥方案。

如石击水。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痴人说梦。汴河水宽近80米,单孔架桥前所未闻。

屡遭水患之苦,宋仁宗详细审阅陈希亮的方案后,拨银五万两,着令立即开工兴建。

他,执笔起草告州人书,动员全州士绅民众,共建大桥。

全州官吏,均为统领,每人领工1000;各村里长,名为伍长,领工100。数千名工匠,按图纸设计,分别修筑两处防波、分水大堤。数万名应征民夫,走上汴河大堤,开进指定工地,划地放线,限定工期,开工挖河。

邻近州县的木工、铁工,也陆续被招募到宿州。

他,亲自督领6000名工匠,筑堤犁开汴河,三分汴水。

到皇祐二年(1050年)初夏,两万民工奋战半年,分水控河工程如期告竣。

夏汛来临,南外河、北河,同时破坎放水。

巨大的石犁,划开河面,分别将二分河水,顺利“犁入”南外河、北城河。同时,也减少了主河道的宽度。75米的河面,只剩下47米。除去两边的桥基,单孔大桥的宽度不到30米。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中央级报刊任部门负责人。发表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2012年辞职,从新闻“回归”到文学,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