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易旭东 ‖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⑯:青神人建宿州“飞桥”(上)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
易旭东
八
青神人建宿州“飞桥”(上)
现场办公。
在堤上,陈希亮搭建了5间大棚,将州衙搬上施工工地。
亲自督造桥基。用10万斤生铁,浇铸4只巨大的铁牛。
继三分汴水后,又一杰作。
桥面宽度设计6.7米。两只铁牛分置两侧,中间用6根长8米的粗如碗口的铁筋相连。两只巨大的铁牛、连接的铁筋,整体筑模、浇铸,然后,再在两牛间,砌建桥基。
三天三夜。1000眼洪炉熔尽10万斤生铁。
威风凛凛。四只铁牛,站在两边的桥基上。
两牛之间的宽度,便是桥的宽度,8米长的铁筋,需用方石层层砌起,造成坚固的大桥基础。
石板,他,亲自踏遍青山采造的花岗岩。
洗出的石板,长一米,宽0.5米,厚0.13米。上面凿石榫,下面凿石眼,上下两块为一对,榫眼相扣,称为对石。每块石板四边,各开一个燕尾槽,纵横四块为一组,燕尾槽全部用铁汁浇灌,锻打后形成燕尾榫,将四块石板紧紧锁住,称作鸳鸯板。石板层层铺设,纵横交错,榫铆相扣,然后,用糯米汁拌石灰浆灌缝粘合。
数千名石匠,在两岸工地依次排开,严格按照石板设计图纸尺寸,洗石开榫。
从两岸同时施工,如蚁搬家,将加工好的石板,逐一安装。
数千柄大锤,整整捶打了一年。
他,亲自执锤,将火红的铁汁,锻成最后一块燕尾铁,把最后一组石板紧锁。
“飞天”大桥,高高矗立在大堤之上。
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图片来自网络)
四只镇河神牛,从蹄至角高6.7米,从头至尾,长13米。不仅是镇桥的基石,也是洪水预警的神器。当洪水齐腹,水浪奔涌于预先设计的孔窍,神牛便会发出雷鸣似的哞叫,发出警报。
一桥飞架,长龙卧波。
另一幅不输于《清明上河图》的盛世画卷。
“飞桥”的桥基,由条石筑成,临水一侧,安装有纤道护栏的平台,行人可由岸上直抵桥拱之下。桥身为弧形,以榫铆相扣的巨木为梁为椽,桥面覆以宽厚的木板,以增加承重的力度。
符合力学原理。桥拱中间没有立柱,全凭桥身巨大的弧形结构支撑。以贯插众木成拱,用木梁多层叠置外挑,加以斜撑增加悬挑能力,在跨中合拢,形成跨度30米的拱形桥梁。
桥身高大,桥下可以通行当时形制最大的船舶。
桥面覆以粘连度较高的混合土,以防车马行人践踏桥板。
桥身涂刷桐油,以防风雨侵蚀。
桥口直对宿州南门。为加强河防,桥栏一律为墉墙式垛口,可供200军兵同时放箭。
取垛口墉墙之形,称为墉桥、埇桥。
取单孔飞天之势,更多的人称为“飞桥”。
隋唐大运河上的第一座虹桥。
三年,陈希亮在建起飞桥的同时,也建起宿州前所未有的防洪系统、水陆交通系统。
碧水绕城。从西城两张浪花飞溅的巨犁开始,到东城三水重新合流。北河、主河、南外河三道活水,横贯州城,处处活水。巨大的水陆交通圆盘,使行船变得十分快捷、顺畅。
既便利行船,又消除了过去“水与桥争”之患。
汴河上最大的水陆码头,北宋最繁忙的陆路通道。
水面变得宽阔,湍流变得平缓,既方便了往来船只,更便利了百姓通行,在世界桥梁史上是绝无仅有。宋仁宗“诏赐缣以褒之”,并令“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
今人复原后的虹桥(图片来自网络)
御笔亲题西门“迎汴门”金匾。
作为一项科技成就,在从开封到泗州的汴河全线推广,都模仿陈希亮的造桥方法,建起了一座座如虹的飞桥。包括《清明上河图》上的画眼“虹桥”,宿州“埇桥”的“仿制品”。
科学合理与诗情浪漫的巧妙结合。
杰出画家张择端,以写实的手法,合乎透视的原理,画出开封东南通津门外的“虹桥”。将真实的形制、结构、风貌与从画上推出的尺度流传,为今人研究宋代木拱桥提供图示原理。
不仅浓缩了开封城的繁华,也代表中国古桥梁建筑史上的辉煌顶点。
世界“木拱桥”鼻祖。
贯插众木成拱而无柱飞桥,世界桥梁史上独有。
陈希亮发明建造的古汴河上的埇桥—根据央视四套播出的《一座埇桥半部宿州史》节目制作
在元朝时,桥型曾被蒙古军队带至欧洲,架设了一座跨越多瑙河的桥梁。
《宋史》记载:“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常坏舟。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
他,一任知州,抓捕盗案,兴修水利,培养士子,使宿州境内谧如,门不夜闭。
勤政五年,宿州成为天下商品最重要的集散地,北宋王朝最富庶的州城。
百姓感叹:“数百年来无此好官。”
皇佑五年(1053年),政绩卓著,朝廷宣诏进京,提任开封知府。
离任的那天早上,满城百姓倾城而出,早早等候在汴河两岸。全州人士举着万民伞、捧着感恩折,排列在飞桥两边。饯行的酒杯早已斟满,但送行的人们总不见陈知州露面。
又悄悄地去。再一次踏上颠簸的仕途。
五更下船,绕城一周。
依依不舍地告别神牛、飞桥,驶过浪花飞溅的分水犁,溯水西上。
残月悬天,清风入怀。
回首渐行渐远的宿州,满河波涛涌动着万千感慨。
一叶扁舟西去,留下一个如诗如画的宿州。
他,将再次上书陈情,恳请宋仁宗收回开封知府的任命,再赐一州之地,用实绩报效朝廷。
(未完待续)
前期回顾
……
易旭东‖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⑪:“默写并背诵全文天团”(下)
易旭东‖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⑫:陕西凤翔:青神乡辈比包拯更有名(上)
易旭东‖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⑬:陕西凤翔:青神乡辈比包拯更有名(下)
易旭东 ‖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⑭:北宋官吏模范标杆人物(上)
易旭东 ‖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⑮:北宋官吏模范标杆人物(下)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中央级报刊任部门负责人。发表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2012年辞职,从新闻“回归”到文学,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