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易旭东 ‖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23):天府文化注入周秦文化(下)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
易旭东
十一
天府文化注入周秦文化(下)
几乎走遍了关中的主要山水名胜,游遍周至山水胜景、道教名山大观。
三年中,与长安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山水而得名,周至县,属凤翔府辖。
位于周至县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图片来自网络)
西安的西大门。距西安市区68公里。
终南县,今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
地处关中西部,关中平原著名的大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襟山带河,秦岭主峰太白山,矗立在县西南隅,由八仙台分为南北两支山脉,分道逶迤流走,宛如两匹振鬣飞驰的骏马,竞相追逐,奔向东海之滨。峰岭险峻,沟壑纵横,如同竖立起一架碧绿的翡翠屏风,涵养着丰富的水源,环护着肥沃的平畴。
“盩山厔水,擅关中第一;锺奇毓秀,宜其迥迈群伦”。
秀丽山水,秦皇汉武、隋唐帝王秉烛夜游,乐而忘返,传说中的神仙踪迹,络绎不绝。自东汉马融在仙游寺附近石室苦读成名,唐朝诗人岑参、刘长卿都曾在南溪结庐,王质夫隐居蔷薇涧,卢纶避乱杏林庄。诗人白居易,在周至担任县尉期间,和周至山水结下不解之缘。
苏轼,三年三次来访周至。
足迹所至之处,诗情奔涌,佳作联翩。特别喜欢仙游寺附近玉女泉水的香冽甘美,竟和方丈相约,剖竹为符,遣州吏定期汲取,以竹符作为凭信,戏谓“调水符”。
楼观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内(图片来自网络)
周至县境内,终南山北边,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
传说周代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迎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相传,秦始皇修庙于楼南,汉武帝建宫于楼北。
“其乐如始”。闻知苏轼正在楼观酣游,章惇再次觅踪访至。
苏轼写下“此后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的千古绝唱。
游西楼观时,兴致勃勃,终日未竟,夜宿大陵山,写了《溪阴堂》一诗:“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树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山上是吾老洞、尹喜墓,山下是就谷水、老子墓,对面便是延生观、玉皇殿,古洞幽境,仙山秀水,名人逸事,两人又一次醉卧周至。
苏轼多次来到长安游玩山水。
兄弟俩曾写过数十首关于长安山水的诗文。
长安是苏轼文学创作的重要起点。
延生观,位于周至县楼观台西约3.5公里就峪口,始建于唐,曾称玉真观、升天台,为玉真公主修道的场所。玉真公主,唐玄宗胞妹,师从道士史崇玄,纪念母亲而修建,寓意天下所有人长生不老。诗仙李白,就在延生观被玉真公主所荐,入朝为官,留下让人羡让人妒的“终南捷径”的佳话,300年之后,苏轼初入仕途后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恋恋不舍,慧思如泉。
延生观(图片来自网络)
苏轼为歧下大旱,到楼观西边的太白山祈雨,苏辙途经关中,兄弟俩同游楼观,亲临其境,感受终南山仙都福地道教情趣。随后又游览唐时的玉真公主别馆,登山上小堂而吟诗。
治平元年(1064年),正月十一日,再次由子苏辙约章惇一同再游楼观。
苏轼留下《仍书楼观》,苏辙写《和子瞻三游终南山九首》。
在诗中写道:“终南太白横翠微,自我不见心南飞。行穿古县并山麓,野水清滑溪鱼肥……君看麋鹿隐丰草,岂羡玉勒黄金鞿。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
长安山水的美,竟让苏轼乐而忘形,醉不欲归。
周至县城南17公里的黑水峪口的仙游寺。
西安仙游寺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与仙游寺寺僧觉岸成为挚友,二人常抵掌而谈。
有一回,觉岸正在佛堂吃鱼。自知有违佛规,选择在午后。不料,苏轼突然出现,一时大窘,藏鱼于磬中,自我解嘲,用一副对联的上句“向阳门第春常在”为话头,索求下句。
心知肚明。苏轼微微一笑,侃侃对来:“积善之家庆(磬)有余(鱼)!”
一语双关,趣含讥讽。
留下“佛堂吃鱼”的佳话。
在陶渊明的田园之乐中,乐不仅在看到南山,赏悦的更在见南山时的“悠然”心情的体验;白居易也不在乎景观规模,而满足于“竹间琴一张,池上酒一壶”,从中体验悠闲自适的愉悦。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不仅是眼中的景,更是一种心境体验,感受一种精神境界。
从大自然的景物中感悟人生。
山水诗,描写了南山的雄伟俊奇,给南山平添了几分灵秀。
咏史诗,秦始皇的残暴,唐玄宗的荒淫,董卓的贪婪,诸葛亮的忠贞,都生动的呈现。
记事诗,以细腻流畅的笔触,记录了多次游览的详细行程。
清晰地看到苏轼以儒教为主的忠君爱民思想,佛教拯救众生的悲悯情怀,道教自我救赎,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儒道佛三教在身上逐渐长成,和谐统一,并由此开始一直影响一生。
良性互动。美丽的长安山水给了充分的养分,长安厚重的文化积淀增添了审美情趣。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中央级报刊任部门负责人。发表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2012年辞职,从新闻“回归”到文学,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