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刘春涛 ‖ 对自贡市级文物怀德白塔的重新认识(上)

作者:刘春涛(四川省富顺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06 18:46:05 浏览次数: 【字体:

对自贡市级文物怀德白塔的重新认识

(上)

刘春涛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怀德白塔残留的石刻痕迹,确认出塔身每一面原有的石刻佛像,从而确定它的佛塔属性,并且修正了之前对层数及外在描述的错误表达。

关键词:

怀德白塔;佛塔;华严三圣;西方三圣

在四川省富顺县怀德镇这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里,矗立着富顺县境内存留最久远的一座古塔“怀德白塔”。

这是一座难以寻找到起始年代的古塔。

图1:怀德白塔(图片来自网络)

据官方资料记载:怀德白塔位于富顺县怀德镇司湾村,根据其造型结构及明代诗词描绘,推测其建造年代为宋代。该塔为密檐式白色方塔,现存8节塔身(原有11节),条石建造,通高9.6米,底层门洞石刻有人物、龙纹、花草等图案。其建造年代久远,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该塔年代久远,且在历史上遭到一定破坏,到目前为止,该塔的属性尚无明确定论。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认为怀德白塔是一座佛塔。

我对古塔的研究,是从一条“尾巴”开始的。

一开始,我发现底层门洞右侧有一条像“蛇”一样的尾巴痕迹残留在塔身石头上,这条尾巴很形象(如图2)。

图2:底层门洞右侧像“蛇”一样的尾巴

经仔细观察辨别,不难发现,尾巴旁边被戦子削出的斜纹线如同阴影,恰能勾勒出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影(如图三),不得不相信塔身上曾有浮雕一样的石刻人物造型,而这条尾巴就连接着这个“人”,但是,人又怎么可能有尾巴呢?难道这个“人”可能只是一个长了尾巴的“动物”?

图3

因为这座塔属于密檐式塔,古代有相当一部分佛塔就是密檐式塔,但是我也从来没有搜到过所有密檐式塔都属于佛塔的论断。所以,在百度搜索上,关于此塔的官方记述都是:类似佛塔风格。意思是说,没有确定它是什么类型的塔,只是和佛塔有些结构相似。后来我电话咨询过地方志办公室,他们依然认为该塔的属性不确定,猜测其有可能是风水塔,但是我不认同该观点。

经反复观察思考后,我认为该门洞两侧曾经雕塑的是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和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如图4、图5),因为他们都有往上翘的一条尾巴,一条是青狮的尾巴,一条是白象的尾巴,青狮和白象是文殊菩萨和普贤欧式的坐骑。

图4 图5

但是我心中依然有个疑问:门洞两侧对应的尾巴都是往上翘的,青狮的尾巴上翘感觉还算正常,可白象的尾巴一般都下垂吧,这又如何来解释大象尾巴上翘呢?

后来,这个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豁然得解。

研究完这一面,再来看塔的另一面(如图6),一个人形站立,非常明显而清晰,仔细观察并发挥想象,你是否有感觉到这人正举起手臂向你招手?

图6

如果你真这样认为,那就错了。

你没发现他头部上半身外围有一个很圆的圆圈?这是在佛教绘画和佛教塑像中经常看到的光圈。由此圈断定,这个头顶光环的“人”是佛或菩萨,这位佛菩萨并没有双手举起,那只是光圈里的一个附属物而已。

而这位佛或菩萨具体是哪一位?单从光圈的痕迹尚难判断,因为很多佛或菩萨都有,所以我们必须要参考更多的有价值的痕迹。

在我看来,揭开古塔之谜的关键信息,还藏在这位“头顶光环”的神像门洞另一侧的残迹里(如图7、图8)。这是一幅难度非常大的猜想图,不像前面的“青狮白象”具有标志性特征。这幅图真的很难猜,而当你蓦然破译出这幅残迹的原本面目后,你会发现这座塔更多的秘密。

图7 图8

首先,我们有了前面“青狮白象”的基本判断后,那么,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释迦摩尼佛(或毗卢遮那佛)就构成了佛教里的“华严三圣”。既然佛塔有一面已是“华严三圣”,旁边的一面会不会又是别的什么“三圣”呢?可能是“东方三圣”或“西方三圣”?

如果从中国人的信仰比例来看,“西方三圣”当然占多数,但具体到这座塔的这一面,据此说他是“西方三圣”缺乏说服力。

我在第二次专程探秘的时候,发现这幅残迹里其实也是有光圈的,只是非常短,极不明显。这段短小的光圈再次证明,这个痕迹里的也是一位佛或菩萨。但是这位佛菩萨的头与肩宽的尺寸非常失调,严重不符合人像正面站或坐的肩宽比列,这又该如何猜测呢?

经过一番努力,非常幸运的是,我在百度搜索上搜到如下一张石刻图片(如图9),这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安岳石刻的传世经典———水月观音。

图9

水月观音像是观音菩萨三十三个不同法身像之一。

水月观音形象的由来和唐代著名画家周昉有关,“妙创水月之体”。

所以,怀德白塔修建在唐朝之前是不可能的。

水月观音的形象,除了在安岳石刻,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以及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你也能看到(这是流失在国外的国宝),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双林寺内你也能看到,在世界文化遗产四川大足石刻里照样能看到。当然,在怀德白塔这座面目全非的佛塔上,曾经也能看到。

为什么我们认定怀德白塔这一幅残迹是水月观音呢?我在图10中标注了一些不同颜色的线条。

以最接近的安岳石刻水月观音为样本作如下对比:首先是这根蓝色的线,它不是肩宽线,而是水月观音的手臂线,其手臂下垂处,橙色的三角形空心区同样类似。绿色圆圈为其左手掌支撑点,然后下面4个线条勾勒的位置,全部能一一对应。

图10

从诸多具体部位相似的痕迹对比结果看,我们大胆下一个推论:古塔上的水月观音应该就是仿照安岳或大足石刻的样本塑造的。

资料记载,水月观音造像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所以,由此能预估该塔可能的时代为宋元,并且不应该在安岳石刻和大足石刻之前。

“明朝万历壬子举人陈盟(后登天启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在《喜至怀德镇》诗中写有‘神霄关下下仙班,刷羽惊还白塔湾’诗句,故推之,塔在明万历以前就有之。

再来看水月观音居于门洞的左侧,如果门洞里有阿弥陀佛,那么观音居于阿弥陀佛左手边的位置是必须的,从位置上也证明了这一判断。那么,顺理成章,水月观音另一侧的就是大势至菩萨了,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构成了“西方三圣”。

再从地图上分析怀德所在的富顺县与安岳和大足的的距离,并不算远,所以,该塔借鉴安岳或大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技艺风格也完全有可能采用“就近原则”(如图11)。

图11

(未完待续)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刘春涛(四川省富顺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