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一)——开明治水患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03 16:36:17 浏览次数: 【字体:

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一)

开明治水患

早在古蜀时期,成都平原水网遍布,常有水灾。每到汛期,暴雨洪水将成都平原充溢成汪洋一片,汛后则遍地沮洳,民众经常饱受洪涝之灾。唐朝诗人岑参《石犀》云:“江水初荡满,蜀人几为鱼。”

憋灵治水 建号开明

古蜀人原居住于今岷江上游山区,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三代后,杜宇即位。在杜宇带领下,古蜀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由岷江上游山区迁徙至成都平原,古蜀人进入农耕时代。由于郫邑(今成都市郫都区)位于成都扇形冲积平原的中脊线上,地势较高、水患相对较少,杜宇王朝遂以郫邑为都城。然而,杜宇晚年时期,成都平原却水患泛滥,堪比中原尧舜时期出现的大洪灾,蜀民不得安生。丞相鳖灵因治水有功,杜宇禅位于他,是为丛帝,建号开明。

成都出土的汉画像砖《放筏》(翻拍于《成都河流故事》)

泄洪导江 逐水而局

相传,尧舜时期,大禹治水于西蜀,《尚书·禹贡》中有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大禹开创了蜀地以向东分流而泄洪的治水格局。开明王朝继承了大禹“疏泄”的治水策略,大规模穿淘毗河,疏凿金堂峡,以利洪水宣泄。《华阳国志·蜀志》载:“后有王曰杜宇......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蜀王本纪》载曰:望帝“使鳖灵决玉山,民得陆处。”《水经注》载:“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后来,为适应治水需要,古蜀国将都城由郫邑迁至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

开明王朝共历经十二世,约350年左右。开明九世之前,古蜀国的治水重点在于整治成都平原东南方向洪水排泄。在成都市上游以“东别为沱”原则,实施向东分洪减灾措施;在成都市下游启动华阳河谷“导江”工程,实施排洪减灾措施。为适应治水需要,古蜀国都城又由新都迁至广都(今成都市双流区华阳街道)。

至开明九世,成都平原的水患治理已初见成效,古蜀国都城再一次由广都迁至成都并从此固定下来,相沿至今。城名未改,城池未动,历2000余年,可以说,成都的兴起与开明王朝治水历程不可分割。从地理条件分析,一方面,成都基本上位于以都江堰为顶点,以金堂和新津连线为底边的三角形重心处,位置适中,便于行政管理;另一方面,成都濒临江河,饶有水运之利。

整个开明时期,为适应治水需要,古蜀人逐水而居,都城先由郫邑迁至新都,再迁至广都,最后定于成都。两千多年过去,因治水而兴起的成都作为西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从未改变。开明王朝治水的成功,有效减轻了洪涝对成都平原的伤害,为农业生产创造了十分良好的条件,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态;也通过都城的迁移,拓展了疆域版图,为成都平原成为西南富庶之地打下了基础;同时,还为千年古堰——都江堰的兴建奠定基调,揭开了古蜀文明崭新的一页。

(参考:《成都河流故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编著)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方志武侯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