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二)——“战国”分二江
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二)
“战国”分二江
开明王朝治水患,重在减轻洪涝灾害对成都平原的伤害,自战国时期起,人们开始了利用水资源的探索实践,既治水患,也兴水利。战国时期,秦灭蜀后,置蜀郡。成都平原真正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得益于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将岷江分流为内、外二江。
都江堰水利工程远景(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 供图)
岷江水患频发 威胁蜀民生存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出于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北侧向南流,对整个成都平原来说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就开始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玉垒山距成都约57公里,而坡度落差竟达273米。因此,古蜀时期,每年雨季来临,岷江水势骤涨,便会洪水泛滥、鲸吞良田,使成都平原变成一片汪洋;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旱灾,使成都平原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如此恶劣的条件,成为古蜀百姓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秦国贤人辈出 李冰任蜀郡太守
战国时期,商鞅大力推行变法,使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同时,他们逐渐意识到蜀地在一统天下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秦国名将司马错语:“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因此,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熟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全力以赴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农业,造福百姓,为秦国统一天下创造经济基础。
分郫、检二江 水旱从人
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开始兴修水利,发展水运,在汲取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带领当地民众,与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此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水利工程,兼具防洪、灌溉、航运之用,分为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3个主体工程,这3个部分依托自然地势,巧妙配合,将岷江水分为内江、外江。内江河床较低、江面较宅,江水流向成都平原,用于满足成都平原所需,故称内江;外江河床较高、江面较宽,可在汛期排走多余洪水,且可带走大量泥沙,故称外江。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大约60%的岷江水会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又被形象地成为“四六分水”。
江水自宝瓶口而出,流向成都平原。流至今都江堰市南门时,李冰将其分流为检江,古代又称流江,今称走马河,经今都江堰市聚源、崇义等地入今郫都区界,经郫都区西南数里,又东南入今成都市界,过苏坡桥、杜甫草堂南,东流过成都城南;后李冰又自今都江堰崇义分检江水东流,是为郫江,今称油子河,经郫都区竹瓦铺、崇兴场,至太和场南,折南而流。以成都城而言,检江在外,郫江在内,二江相并,双过郡下,流淌西南,使成都成为西、南二面环水的“二江并流”滨江城市。此二江在古代江阔水丰,可行舟船,为成都营造出一条“一水通天下”的黄金水道。
《华阳国志·蜀志》记曰:“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西汉扬雄《蜀都赋》中也描绘道:“两江珥其前,九桥带其流”,生动刻画了当时成都的城市水流格局。
水上交通的繁荣,促进了成都平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蜀地汛期无涝,枯期无旱,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也为成都成为天府之国创造了良好条件。
(参考:《成都河流故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编著)
前期回顾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一)——开明治水患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方志武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