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罗兰 那青青 ‖ 地下“蜀王府”——明蜀王陵
地下“蜀王府”
——明蜀王陵
罗 兰 那青青
朱元璋称帝后,为巩固政权,分封藩王,其第11子朱椿就藩成都府。因为“蜀王之国”是“各处土官来朝”的西南重地,所以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在下达修建蜀王府的诏令时,曾特别诏谕“非壮丽无以示威仪”。惜崇祯十九年冬(1644年),张献忠纵火焚城,致蜀王府毁于一旦,后人便只能从古籍片语中感受其雕梁画栋之貌。
1979年春节前夕,参与大梁子(此山在明清时期称为正觉山,后更名大梁山)山麓石灵中学扩建工程的工人们,施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古陵。考古专家带着家伙什儿赶到时,发现古陵内随葬的金银等早被摸金校尉带走,好在地宫并未遭到大规模破坏,而地宫的结构,恰是按一定比例缩小修建于地下的明蜀王府。明蜀王府昔日极尽奢华之貌经隔300多年,才又换了种体量在今朝得以重现。
慕“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明蜀王陵以明代第三代蜀王僖王陵为中心,围绕其四周分布着僖王赵妃墓、僖王继妃墓、黔江悼怀王墓、怀王墓、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边坟郡王墓等十个陵墓,形成了一处类似北京十三陵的著名王陵墓葬群胜迹)的美誉,2020年12月10,我们得闲去明蜀王陵实地,一睹《成都府志》中称的蜀城“楼阁壮丽,雉堞雄严”究竟是哪番绮丽。
明蜀王陵需凭证购票进入(全票12元,周一闭馆),执勤兼检票人员在测量体温、登记个人身份证信息、查验天府通健康码后放行。
明蜀王陵简介立碑(图片来源:发掘简报)
明蜀王陵大门(图片来源:发掘简报)
立在正大门的明蜀王陵博物馆简介石碑(图片来源:发掘简报)
稍在立于明蜀王陵正门的明蜀王陵及明蜀王陵博物馆简介石碑驻足片刻,我们便抬履径直往缩小版的蜀王府僖王陵走去
。
王陵地宫平面图(图片来源:发掘简报)
僖王陵地宫剖面图(图片来源:发掘简报)
僖王陵是一座仿木结构的地下宫殿式建筑,三进三重殿四合院布局,其主要建筑均可与亲王府宫的建筑相对应,整座墓室俨然墓主人生前所住的王宫——墓室大门象征王城的正门;二门代表王府宫殿的正门;二门之内正殿之前为广阔的正庭;左右两厢表示正殿两庑的左右二殿;墓室寝殿代表王城寝宫等。遍布墓内的绿色琉璃瓦、琉璃斗拱、脊兽等其他物件,仿的也是当年成都的老皇城建筑“蜀王府”的宫廷格局。
僖王陵羡道及《大明蜀僖王圹志》
站在羡道上,即可观墓门外庄严大气的八字墙,长近1.5米、通高3.1米余。八字墙之间原来建有一道金刚墙,发掘后被拆除,现在可直接见到墓门及上方庑殿顶的门楼。门楼正脊两端安装着吻兽,左右垂脊上装有垂兽,顶部盖勾头筒瓦,下方加滴水板瓦,均饰以龙纹。
站在第三道门望外两层大门
从第三道门望墓室
地宫大门更是高大肃穆,由两块巨石凿成,每扇石门(甬殿)宽1.21米、高2.58米、厚0.16米,重2吨多,阳面各饰9排9行门钉,大门及门柱还隐约显现出早先的朱红色。在明代,以藩王的级别,只能享受49颗门钉。但在僖王陵中,朱红色的石门上不仅有81颗门钉,石门上甚至还雕刻着超出其蜀王地位的五爪金龙图案。
入墓门甬殿依次为甬道、前庭门殿、前庭、中庭门殿、中庭、棺室门殿、棺室。
甬道、前庭和中庭,两边皆建厢房。棺室两边设有耳室。
甬道内宽5.88米。前庭和中庭内空宽度一致,皆近7米。棺室内宽3.60米;棺室与两边耳室之间的纵隔石墙各厚0.45米;每个耳室净宽1.20米余。
各殿房皆以明间为过道,设门框立颊、门砧门斗、可以开阖的双扇石门,前庭、中庭、棺室三殿的门扇宽厚同于甬殿,高度由前往后依次为2.62米、2.66米、2.95米。
《大明蜀僖王圹志》(图片来源:发掘简报)
甬道正中立着的《大明蜀僖王圹志》石碑分明地说着墓主人的身份——王讳友壎,蜀悼庄世子之季嫡子、献王之孙、靖王之弟也。碑身以边框花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雕刻着两条云中飞舞的五爪龙,中书《大明蜀僖王圹志》,下部是正文。这块碑刻上的文字不仅是珍贵的史料,可“补史之漏”(《明史》和《华阳县志》都把蜀僖王朱友壎误称为朱友攩),作为书法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僖王陵修建于宣德中,正值明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展之际,四川作为天府之国和西南的枢纽,尤为富庶。四川传统的手工艺这一时期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出现了众多的著名石刻作品,其石刻多为带有巴蜀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风格(有一定比例的藏式风格浮雕)。比如,厢房的门楣上,能清楚地看到雕刻的芙蓉花,修建地宫的琉璃构件也是当时的明朝官窑成都琉璃厂烧制。它在发掘时已被盗过,盗洞位于砖券顶部两列筒拱衔接处的正中,不过盗墓者虽带走了地宫中金银珠宝玉器珍玩之类物品,却并未盗取(有扰乱和损毁)各种冥器模型、石雕器物、陶俑和各种陶瓷器皿等。这些文物出土后,现存成都市博物馆。
前庭出土的《大明蜀僖王圹志》及香炉(图片来源:发掘简报)
圹志石碑前,本来还前置一石雕燔炉,双耳三足,放在须弥式圆坛形云龙纹座子上。但我们到时,双耳三足石雕燔炉应是已被转移到博物馆,地宫内只见圹志石碑。
除建筑本身外,地宫内现能看到的文物大抵余中庭中央、两侧及棺床前各摆放的1张石质雕花供桌和中庭中央的供桌下的1条石凳,石桌石凳有着明代家具的简洁流畅,是典型的明代木桌木凳的样式。
僖王陵正室
墓室顶部及四角镂空透雕云纹
彩陶二龙戏珠镂空透雕
入到最里层的棺室,棺椁已不存,供桌上是游客摆放的零散现金。棺座为厚石板镶成,上刻镂空之钱眼,为汉式。藻井为一轮藏传佛教中意为修成正果的八瓣莲花图,每一瓣各刻宝伞、金鱼、宝瓶、莲花、法螺、吉祥结、宝幢、法轮等佛教八宝,殿顶还有祥云图案,反映出明朝皇室对佛教的笃信。寝宫正壁中间镶嵌着的镂空陶雕彩釉五爪双龙盘栩栩如生,虽描金逐渐剥落显露出陶雕本色,但肉眼直观仍能看清其骨节形态。
明蜀王陵地宫的精美程度,是其他藩王陵地宫所不能及的,而这僖王陵地宫,更是当中保存最为完整、精美的一处,其建筑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称为“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最精美的地下宫殿”。在明代只有皇帝才能用的81颗门钉(意味着“九九归一,一统天下”)及五爪龙却藩王僖王的陵寝同时出现,这是其他明代藩王陵所不能及的。
有人根据历史典籍分析认为,许是“靖难之役”时蜀王朱椿是唯一一个明确表示支持朱棣,且在朱称帝后始终忠心朝廷的藩王,因而朱椿死后,朱棣三日不上朝以表吊唁,并且特意下旨,以皇帝的礼仪厚葬朱椿。就连朱椿的后代蜀王们,也破格享受同等待遇。
昭王陵
昭王陵是一座夫妻合葬墓,1991年春修建成渝高速公路时被发现后,经考古发掘从原洪河镇白鹤村(成渝高速公路北侧)迁建于明蜀王陵内统一保护管理,所以现在看到的昭王陵实为后人仿古复建。
明蜀昭王朱宾瀚是蜀献王朱椿三世孙、蜀惠王朱申凿嫡长子,其陵建于明朝中后期,曾遭到严重捣毁,只剩下断壁残垣,经过文物工作者的精心复原,墓室概貌得以复原,其布局大致与僖王陵相通,但规模略小。
昭王陵残碑《大明蜀昭王妃刘氏圹志》
从墓门进入,依次为前庭、前殿和中庭。入门但见一块风化破损严重的石碑打横斜立于地面,碑上隐约能看到《大明蜀昭王妃刘氏圹志》。残存的圹志碑文记载着“妃刘氏,南城兵马指挥明之女……蜀王妃,正德十六年八月初十日以疾薨……以是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遵制启昭园寿宫合葬……”
圹志碑后是一张石桌,造型比起僖王陵的石桌更为简洁。
蜀昭王陵中人头龙石雕刻
石桌后是一方幸存完好的云纹人头龙盘雕石碑,上面的龙头像与流传民间的朱元璋像颇为相似,为全国之绝。
昭王陵合葬墓
昭王陵合葬墓中间的小窗雕饰
紧接着的便是棺室,棺室分左右各设石质棺台一座,右棺室为蜀昭王寝殿,左棺室为蜀昭王正妃寝殿,左右棺室棺台上分别刻有龙凤图纹。两个棺室虽然有一墙分隔,但墙上雕刻出一扇半开的小门,比较广泛的说法是为了让这对同穴夫妻黄泉之下还能“来往”。
参观完目前对游客开放的蜀僖王陵和昭王陵外,本欲再到园内的明蜀王陵博物馆参观,但展陈馆因正在升级工程,所以暂不对外开放。根据官方资料,明蜀王陵博物馆文物展映厅里展出有出土自蜀僖王陵和昭王陵的明代陶俑、瓷器,陶俑中,兵马、舞乐、夫役仆从、太监宫女等一应俱全。这些能够生动地展现当时蜀王府的生活场景的文物,也只能待下次品赏。
蜀王陵前柏森森,朱门红墙,皇城一梦,带着遗憾与期冀,我们依依作别明蜀王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 兰 那青青
供稿:方志成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