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都江堰堰名流变考(上)
都江堰堰名流变考(上)
司马迁《史记 • 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这是最早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记载。
2000年年11月29日,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8月14日,都江堰水利工程和灌区配套工程被列为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名录(田捷砚 摄)
《史记 • 河渠书》道出其事,却没有给出水利工程之名 。最早出现水利工程名称的是东汉《建安四年正月中旬故监北江堋太守史郭择赵汜碑》,在碑名中第一次记载了“北江堋”这一水利工程名称。正文曰:
“冬腊月间,择、汜受任监作北江堋,堋在百京之首。冬寒凉慄,争时错作……时陈溜高君下车,闵伤犁庶。民以穀食为本,以堋当作。”
碑文说:建安三年冬腊月间,郭择、赵汜受领监作北江堋(堋北侧之江)的工作任务,这个“堋”位于很多个分水鱼嘴之最上游。
三国时期,称“都安大堰”。其时,因“滴氐亦皆汉化”,故改称渝县,不久改为都安县,这个"都安县"之名也来自“都安堰”。
都江堰
据说,刘备入蜀后,成都平原西部的少数民族羌、僚时常骚扰澈氐道一带,威胁“大堰”安全。诸葛亮派大将马超带兵前往驻守,并制定“和”字策略。马超到达后礼待羌、僚首领,并将刘璋时期取名的 “镇夷关”改名为“雁门关”,把“镇僚关”改名为“僚泽关”,使羌、僚和汉族群众通商贸易,自由往来,得到羌、僚首领和群众大力欢迎。
每至水利工程岁修,羌、僚首领还派人帮工,不仅搞好了民族团结,还保证了大堰安全。大堰安全则蜀汉政权全境都安,于是将 “渝堰”改名“都安堰”,涌氏县也更名为“都安县”。
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历都安县,县有桃关,汉武祠。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墉,墉有左右口,谓之澈墉。 江入郫江、检江以行舟。”
都江堰
《益州记》曰∶“江至都安,堰其右,检其左,其正流遂东,郫江之右也。因山颓水,坐致竹木,以溉诸郡。又穿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是以蜀人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遇其流,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谓之天府也。邮在堰上,俗谓之‘都安大堰',亦曰 ‘渝堰',又谓之‘金堤'。”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