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探秘】肖水泉 ‖ 三星堆的灭亡,很可能与沱江水患有关

作者:肖水泉(四川省金堂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03 22:05:08 浏览次数: 【字体:


三星堆的灭亡,很可能与沱江水患有关


肖水泉

三星堆文化是古蜀国时期,从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文化,而三星堆遗址的年代,应该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了商末周初,大约距今3000年以上(铜纵目面具于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的2号祭祀坑出土,距今已3800多年)。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的三星堆,处于成都平原北部之沱江冲积扇上,西出广汉市七里许,北临沱江支流湔江(俗称鸭子河),与千里沱江第一峡——金堂峡相距20余公里。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三星堆文化是如何兴起、发展的,已经很难考察了。只有通过这些丰富的出土文物,配以我们枯燥的想象,才能粗略地还原当时古蜀国——三星堆的繁荣景象。毕竟,那些青铜器、金箔、玉器和陶器等,即便在今天看来,其工艺水平和设计理念等,也都是相当了不起的。

三星堆文化是如何灭亡的?当前的假说很多,战争和瘟疫是两大主流意见。首先,让我们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来看,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器,很少有武器(如宝剑之类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的三星堆是很少受外界武力威胁。众所周知,成都平原在金牛道修成前,中原地区即便想要进攻三星堆,依靠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利,三星堆的国防线也是固若金汤的。由此,我们可以基本断定,三星堆的灭亡,应该与战争没什么直接关系。

其次,如果三星堆是瘟疫横行导致的灭亡,那即便是这里的人都死光了(我们从出土的文物数量和遗址的面积看,估计当时的三星堆应该是一座人口几十万的城市),即便旧的城池不存在了,但良田沃土还在,后来的蜀人,也应该在此继续立国建城而发展。但是,三星堆却神秘消失了(有学者认为三星堆的人迁都了),这一带成了一片荒野,“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以致于史书都没有详细记载。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此地不宜大规模搞“城镇化”,人们才不得不另辟蹊径而另起炉灶。于是,人们自然会问,什么原因逼迫着三星堆人离开呢?笔者认为,极大的可能是水患,是沱江淤塞后,让成都平原东北部形成了一片汪洋,使得三星堆人才不得不另寻家园,远走他乡。

成都平原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部,包括成都市各区县及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区域,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该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地势平坦,平均坡度仅3%-10%,地表相对高差在20米以下,而最要命的是,偌大一个平原却只有金堂、苏码头、新津三处泄洪口。苏码头和新津处于平原西部,特别是岷江的河道非常宽,因此这一带的泄洪压力并不大。但是,作为东部泄洪口的沱江(金堂峡),整个集雨面积却达到了近七千平方公里,而在2004年拓峡前,金堂峡的河道最窄处,只有40来米。因此,即便是现在,每到雨季,沱江流域的防洪压力也都特别大。

当然,金堂峡窄不说,还地质灾害频发。不说遇到山崩地裂的情况,单是金堂峡的各种长期隐患,就够对付的。金堂当地人都知道,在金堂峡内,有一处叫垮梁子的地方。此处在治理前(为确保金乐路不位移,相关施工单位在此打了一排如圆形桥墩一样的柱子),在沱江边的堆积物,每年都会向河道“垮”几厘米。试想,如果不及时清除滑向河道的这些堆积物,那一旦淤塞沱江河道,河水势必会越来越高。对于成都平原这个“地表相对高差在20米以下”的地区,沱江水位上升二、三十米,那整个平原自然就凶多吉少。因此,治理沱江水患,应该是古蜀国的一项长期工程。

当然,鳖灵拓峡的传说,更让笔者深感沱江水患的厉害。西汉著名学者扬雄在《蜀王本记》中,讲述了蜀王治水的故事:古蜀国时,成都平原一带水患严重,老百姓经常在雨季被洪水侵扰得无家可归。遇到山洪暴发,滞水难泄,就连蜀国的国都(郫县)都岌岌可危。看着自己的子民被泡在水里,蜀王杜宇心急如焚,却又一筹莫展。楚国有一个叫鳖灵的人,千辛万苦来到蜀国,杜宇得知他能治水,就封他为相。鳖灵掘开玉垒山(今金堂县境内),让洪水沿着金堂峡一泻千里,使得成都平原水患得以基本解除,老百姓因此安居乐业,初步奠定了天府之国的基础。鳖灵治水有功,杜宇还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即位后,蜀国进入到开明时代。嘉庆本《金堂县志》记载:“三皇庙在三皇滩上,神象中一,左右七,俱狰狞可畏(应该是鳖灵的神像)。”《四川通志》记载:“此盖鳖令(灵)因凿(峡)有功,故建庙祀之。行舟至此,必杀鸡祷之乃去。”《读史方舆记要》也记载:“鳖灵迹在金堂峡南岸,去怀安即(淮口,即今天的淮州新城)二十余里,石门巨迹长三四尺,旁大刻‘鳖灵迹’三字。”可见,鳖灵拓峡的事,确实是可信的,不是什么空穴来风,也不是以讹传讹。



在金堂峡的东岸,有一座高高的山峰,叫龙宝山,是龙泉山脉在金堂境内的第二高峰,与沱江西岸的云顶石城遥遥相对。龙宝山地势高,视线开阔,又处在金堂峡中端,能把金堂峡尽收眼底。而且,在龙宝山上,能见度高的话,还可上观赵镇一带的平原,下观淮口一带的江水奔流,加之此峰在东岸,非常利于观察沱江江面情况。为此,有学者认为,这是鳖灵拓峡的总指挥部和古蜀国观测沱江的水文站。由于鳖灵拓峡的主战场就是金堂峡,因此在龙宝山一带有不少关于鳖灵的遗迹和故事传说。

遗迹一:龙宝山顶上有座炳灵庙。在金堂峡的东岸——龙宝山山顶有一座炳灵庙(现存部分,应该是近几年修的,到处散落着一些古庙的碎瓦片和部分雕刻精美的石构建,岩壁处还有石刻,已非常斑驳沧桑)。据说在1960年代,这里的庙宇都保存得非常完整,里面供奉的就是炳灵大神。宋代《太平广记》引录唐代《集异记·李纳》,称炳灵公为“泰山三郎”。后唐至宋代,泰山三郎逐渐被加封为炳灵公。据说洪雅县炳灵场镇的炳灵祠(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祠庙供奉的神,就与古蜀神话里的鳖灵有关。按照洪雅县的供奉思路,有学者考察认为,龙宝山供奉的“炳灵”,极有可能就是“鳖灵”。如果鳖灵拓峡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大家在此地纪念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纪念这位古蜀王,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遗迹二:龙宝山顶窑洞型的石屋(当地传说是刘禅墓或太子洞)。只要到实地认真考察,就会发现,“刘禅墓”和“太子洞”的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按风水学的观点和周围的地形地貌看,假如是“刘禅墓”或“太子洞”,其门都应朝淮州新城的方向(恰好是坐北朝南)开,才符合古时的风水观点。古人认为,墓地一要依山傍水,二要前朝后靠左右抱(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明堂开阔的原则(即在墓穴前面有一片广阔平整的地方等)。而这座拱形石建筑,却是坐东朝西,与古人的风水理论严重不符。特别是按山顶的地形和窑洞石屋的组合情况看,龙宝山的最高峰恰在“墓”的右面,是很容易白虎伤人的(“左高”是指左方为青龙位,主贵;“右低”是指右方白虎位是凶神方宜矮小、宜静,这个方位应尽量保持空旷)。除了风水说不通外,还有一点,在我们南方地区,很少有人把建筑故意修成“窑洞”形状的(大概有十多平方的面积,顶部覆盖一层土,周边森林植被茂盛,确实是冬暖夏凉的好地方),而且还修在一个山顶上,这就更奇怪了。试想,古人既然铁了心要修成这么特殊的一个形状的石屋,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在山顶凿一个石窟?省工不说,还牢固。最关键的是,这山顶的环境非常恶劣,雨大风大、雷电频发,根本不适宜人类长期活动。然而,古人(当然不是指鳖灵他们,而是他们的后继者)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为了工作人员方便观察江面情况,不得不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工作,才修成这别具一格的模样;就是为了让工作人员有一个通风透气、光线好、冬暖夏凉且干燥的生活环境,才在反复积淀了失败的经验后,不得不修成窑洞石屋的。

遗迹三:人字形的永安寨(当地传说是张飞练兵场)。关于张飞练兵场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的。首先,龙宝山交通不便,并非军事要地,山水水源奇缺,因此在此驻军,就很可能像街亭一样,只要敌人把山一围,就只有不战而降。其次,有学者考证龙宝山的人形寨时,发现了石碑上有“咸丰十年题记(1860年)的字样,这就铁定与张飞搭不上边了。但是,我们如果把这里视为鳖灵拓峡的“总指挥部”,就很容易理顺这其中的各种联系。试想,在鳖灵拓峡后,他会不会“吃一堑,长一智”,在这里设一个水文观测站,派人随时观测沱江江面的情况,以便尽早发现淤塞,尽早排除险情?我们从沱江排洪对古蜀国的重要战略地位看,以及最容易造成沱江淤塞的原因来分析(《舆地纪胜》记载:“会巫山(金堂峡)壅江,蜀地潴水。”扬雄《蜀王本纪》记载:“时巫山峡壅而蜀水不流”),有理由相信,这说不定是鳖灵定国安邦的“一号工程”呢。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测,这龙宝山山顶之所以出现人类长期活动处所,也就顺理成章。同时,我们相信,即便在古蜀国灭亡之后,后来的四川执政者,他们也一定会在龙宝山设立水文观测站的。代代相传,直到清朝时期,估计水文观测站依旧在发挥重要作用。而那“永安寨”,极有可能是水文观测站的后勤基地什么的。此外,“永安”二字的含义,也就更不言而喻。

总之,无论是鳖灵拓峡的传说,还是金堂峡的特殊地质,以及龙宝山一带的各种遗迹,其实都明确指向3000年,沱江确实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一场差点让成都平原又还原为西蜀海的悲剧。这场洪水不仅淹没了金堂一带,也淹没了广汉一点,甚至直接威胁到了另一个古蜀国——郫都,才迫使蜀王杜宇派鳖灵他们出面拓峡治水的。因此,扬雄《蜀王本纪》记载:“帝令鳖令凿(峡),以通江水也。”《舆地纪胜》也记载:“鳖灵遂凿巫山峡,开广汉金堂江,民得安居。”而鳖灵建立的开明王朝历经十二世,公元前316年被秦国所灭,掐指一算,这时间也就是3000多年前,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是高度吻合的。所以,我们推测三星堆灭于沱江水患。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肖水泉(四川省金堂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