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刘文 蒲江林 ‖ 梓潼由来及其置县设郡考

作者:刘 文 蒲江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10 23:35:16 浏览次数: 【字体:

梓潼由来及其置县设郡考

刘 文 蒲江林

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和制作《中国影像方志• 四川卷 •梓潼篇》,笔者对有关专家、学者、方志爱好者对梓潼的得名及其置县设郡历史质疑进行了考证,并以此文回应最近相关人士的垂询。

梓潼得名源于三种说法

老子《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梓潼是文昌帝君悟道行善之所、弘文宣化之地,可谓“一贯道之”,而梓潼之名也堪称“恒名”。然而其名如何命名的呢?梓潼得名有三说:一是得名于梓潼部落国;二是得名于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三是得名于梓潼县城所据的山水地貌。

第一种说法出自任乃强、杨立伟《四川地名考释•梓潼县考》,同时任乃强在其《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中认为,梓潼是一个民族聚居区。族大人众,历史悠久。梓潼二字,“莽曰子同”。可以设想,二字是译民族本语的音,并无汉文意义。王莽将“梓潼”改作“子同”,并非他也提倡简化字,只是“译无定字”。使用“子同”二字,还有表明“同属子民”之意,亦即说明这个地区还有一部分民族未完全融合,仍自称为“子同”,即梓潼。笔者将此说法简称“任说”。而从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 先秦部分》(1982年版)第11-12页可以看出梓潼属嘉陵江流域氐所在范围。

先秦梓潼为氐人所在范围

第二种说法出自明董斯张撰《广博物志》(卷四十),梓潼山原名尼陈山,为夏禹治水疏理河道陈放尼土的地方,故名。夏禹欲造独木舟,知尼陈山有梓木,径一丈二尺,令匠者伐之,梓树不伏,化为童子,禹责而伐之,先民以为尼陈山梓树为童子所化,故改尼陈山为梓潼山,又因驰水缠绕,以水为表,故名梓潼。这种说法简称“董说”。

第三种说法出自北宋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卷八十四)载,引《华阳国志》云,“以县东依梓林,西枕潼水,以此为名。”笔者简称其为“乐说”。而今梓林潼水之说已成为梓潼地方人士和一般学者流行之说。由于梓林潼水说成为流行之说,《中国影像方志• 四川卷 •梓潼篇》中的地名记亦采用了此说。

究竟那种说法更准确呢?笔者认为,应该考证梓潼这一地名的历史。

据《梓潼县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载:“梓潼之名传之久矣,远在夏商之际,即已有梓潼之名。”

再据西汉杨雄所著《蜀王本纪》载,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缘五女于蜀,蜀王中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由此文献可知,早在战国时期,“梓潼”已经载入古蜀史册。又据《西充县志》“充国县界,东连宕渠(今四川渠县),南接安汉(今四川南充),西倚涪县潺亭、梓潼,北邻阆中县。”西充是原充国的核心。这亦可傍证历史上可能存在梓潼国。而任乃强在其《巴蜀上古史新探》中则说:“梓潼还很早就建成了一座雷神庙,来显示它的民族威力。那就是今天还保存下来的七曲山的文昌庙。隋唐以后都说他是‘司禄命之神’,秦汉到南北朝都说他是凶恶的雷神。其庙叫善板神祠。这样以神道管理顽强的民族,可能是梓潼王创造出来的。”

另据最新的考古发现——里耶秦简第八层71简牍有这样的记载:“卅一年二月癸未朔丙戌,迁陵丞昌敢言之:迁□佐日备者,士五(伍)梓潼长辛見(亲)欣补,谒令□Ⅱ8—71二月丙戌水十一刻刻下八,守府快行尉曹。□8—71背。”这段话的大意为,秦始皇三十一年二月四日(即公元前216年二月四日),迁陵县丞昌如实报告记录如下:迁陵县佐即将任职到期,拟由来自梓潼县长辛見(亲)里老兵名欣的补缺,特别请示。时间为二月四日水十一刻刻下八(即约晚上十一点半),即由守府(洞庭郡府)快行(特快专递送达)尉曹(迁陵县司职卒徒转运工作的曹吏)。而湖南文物研究所编著的《里耶秦简》中的校注第一卷第54页指出:此事《二年律令• 律秩》(张家山汉简吕后二年,即公元前193年)也有记载。同时里秦第八层1445简牍记载:“卅二年,启陵乡守夫当作,上造,居梓潼武昌,今徙为临沅司空啬夫”。这段文字是说,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梓潼县武昌里一个叫夫的人,从启陵乡守的职位调任临沅司空啬夫(即其主管官员)。2002年4月,发掘于湘西龙山县里耶镇的《里耶秦简》被学术界称之为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里耶秦简》记载了时间由秦始皇(含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前后约十五年秦王朝洞庭郡下辖的迁陵县档案。由此文物可知,里耶秦简两次提到“梓潼”,在秦代大一统时,“梓潼”已经载入秦帝国的历史中。

里耶秦简两次提到“梓潼”

据班固《前汉书》载:“五妇山,驰水所出,南入涪,行五百五十里。莽曰子同。” 梓潼之驰水,流行于红土丘陵之谷壑间,蜿蜒回曲如蛇形,故先民呼为蛇水,又作九曲水。古蛇字写作虵,《汉志》书为驰,驰者,水流急也。故云,广汉郡有五妇山。今志亦有五妇岭的记载。而在汉以前没有潼水、潼江的称谓。郦道元《水经注》才将潼江称作梓潼水、潼水。《隋书》称潼江,沿用至今。因此,梓潼的最初得名是无潼水可枕的。

既然没有潼水可枕,那么有梓林可依么?《梓潼县志(乾隆四十五年版)》载,袁还朴的旧志序中说,梓潼“求所为楩梓杞楠之材,无有也。求所为叔鲔王鳣之鳞,无有也。”袁还朴则系清乾隆年间梓潼县令,为清代《梓潼县志》首创者。

而在2000年,笔者还专门找《梓潼林业志》编纂者赵义才求证,梓潼是否在古时有梓林。赵先生经过多方考证,从气候和自然地理位置上看,梓潼有生长梓树的可能,也有梓树,梓潼人称之为“豇豆树”,但是否存在如董斯张撰《广博物志》中那种“百木之长”的木王,梓潼找不到上百年的梓树。只从仁和镇观龙场、原大新乡秋树村找到有云鳅树的线索。即或真有梓林,也不在今七曲山东部,而在县域东部。因此,从方志到现实,梓潼并不盛产梓木,可能“东依梓林”也不存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梓潼得名三种说法中,“任说”的推断——梓潼的由来是得名于,接近历史的真相,比较准确一些,“董说”“乐说”均缺少历史依据;而在《中国影像方志• 四川卷 •梓潼篇》中采用“乐说”,则是千年来的约定俗成。

梓潼置县已逾2300年

郡县制保证了历史中国相对稳定和统一,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其中中国历史上第一县叫权县,楚武王熊通(?~前690年)继位(前740年~前690年)三年后,挥师越过罗国,攻打并灭掉位于汉江平原西部的权国后,他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将掠夺的土地分封给臣下,而是改权国为权县(治今湖北省当阳县东),设置县尹(以后称县令、县长),命斗缗(原权国国君)为权尹(可以世袭),把所有权力“悬”(其本意是“县”)挂在中央手中,加以管理,这是春秋时期最早设县的行政体制改革,被史学家称为“春秋第一县”。历史悠久的梓潼何时置县?也有三说。

一是西汉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所置。

二是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刘彻所置。

三是先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嬴稷所置。

笔者将这三种梓潼置县起始点简称汉高帝置说、汉武帝置说、先秦昭襄王置说。在《中国影像方志• 四川卷 •梓潼篇》中我们采用了先秦昭襄王置说。

汉高帝置说的主要依据为,梓潼县现在最早县志朱帘所修《梓潼县志(乾隆四十五年版)》载:“汉,梓潼县,寻为广汉郡治。”而广汉郡为刘邦在公元前201年分巴析蜀所置,其意为“广大汉业”,梓潼县为郡治所在地。清张香海所修《梓潼县志(咸丰八年版)》沿袭了《梓潼县志(乾隆四十五年版)》。《直隶绵州志》(乾隆版)卷一记载:“汉置梓潼县,寻为广汉郡治。”《四川通志》(嘉庆版)卷二记载:“汉置梓潼县,为广汉郡治。后汉移郡治县雒县。”《华阳国志•蜀志》(《四库全书影印本》)卷三记载:“广汉郡,高帝六年置,属县八……南支成都百二十里,西接汶山,北接梓潼,东接巴郡。”

汉武帝置说的依据是,《寰宇记》引《华阳国志》云:“汉武元鼎元年置。以县东倚梓林、西枕潼水,以此为名”。而据曾校订中国第一部地方志常璩所著《华阳国志》的任乃强先生考证:“今按:此谬说也。常璩未有此文。《前汉志》: ‘广汉郡,高帝置’。以梓潼县为郡治。”

先秦昭襄王置说的依据是,《梓潼县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则明确说:“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始于蜀地实行郡县制,置蜀郡,分其地为三十一县,梓潼始置县,隶于蜀郡。”《梓潼县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则沿袭前志说法:“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年),秦王朝开始在蜀地实行郡县制,置蜀郡,划蜀地为三十一县,梓潼县始置,隶属秦国蜀郡。”

绵阳师范学院蒋志教授所著《绵阳简史新编》(绵阳社科丛书之十三 绵文广新内2016第202号)载:“公元前285年,以原蜀国地设蜀郡,蜀郡下辖19县,绵阳市境内为蜀国辖地,设有郪县(辖今三台、盐亭、射洪、中江、蓬溪一带)、梓潼县(辖今梓潼、游仙、涪城、安州区和江油的一部分),这两个县在蜀国时都是古老的部落发展而来的小国,原部族的力量还较强大,因而在此设县,加强统治。”

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在湖北张家山西汉早期墓葬出土的《二年律令·秩律》竹“简四四七”编号中有“临邛、新都、武阳、梓(湩)[潼]、涪、南郑…(共52县)”竹简中“秩”字,是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之意,“官人益秩,庶人益禄” 。从竹简释文中看:吕后二年,即高后(吕雉)二年(前186年),距秦朝灭亡仅16年,梓潼县已经在汉朝庭的典籍上。因此,梓潼更不是汉武帝刘彻元鼎元年始置。

里耶秦简简牍8-71编号“梓潼长辛見(亲)欣补”、简牍1445编号“卅二年啓陵鄉守夫當坐上造居梓潼武昌今徙(正面)” 等有“梓潼”的记录。《里耶秦简》校注第一卷第54页对“梓潼”的注释为:“梓潼,县名。《汉书·地理志》 属广汉郡,治所在今梓潼县。”由此可以推断,梓潼在秦帝国时已经置县。

按《汉书·高帝纪第一上》记载,鸿门宴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后的二月,即乙未年(前206年),“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今江苏徐州)。背约,更立沛公(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之,都南郑(今汉中市)。”“巴、蜀、汉中” 三郡所辖41县为秦朝沿袭秦国在巴蜀实行郡县制雏形的延续。按原县志办主编敬永金老先生的指导,笔者查找到,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谭其骧主编, 198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郡县列表·蜀郡》“可考县名”栏内,巴、蜀、汉中三郡共置“四十一县”的县数中,梓潼县为蜀郡十八县之一。由此完全肯定,梓潼至迟在秦代已经置县,而非汉初刘邦始置。

再据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5年10月版)战国时期全图梓潼县在蜀占据明显位置。这也说明梓潼是秦代以前设置的古县。又据《中国史话》丛书之《梓潼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5年版)封底阅读提示框提要第一句明确说:“梓潼历史悠久,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置县。”而其上“中国史话”徽标标注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史话》丛书由编委会主任由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担任,而副主任则有时任分管中国地方志工作的社会科院副院长武寅,中国地方志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专家为副主任或委员。《中国史话》丛书之《梓潼史话》出版发行时正是梓潼置县2300年之时。梓潼置县至今,县名一直沿用,仅王莽篡汉时,一度(9年至25年)改名子同;西魏废帝二年(553年)至隋大业三年(607年)期间,曾易名安寿,前后共计70年。此外,虽迁移并析不定,但县名再无变更。

梓潼曾五度为郡治

今日之梓潼仅是1443.92平方千米的小县,民国时百姓戏称“寡梓潼”,而清代康熙二十五年时任知县袁还朴称之为“小邑”。历史上的梓潼却是大县。任乃强先生在《巴蜀上古史初探》中说:“可以设想,古梓潼县地面很宽,约有今天梓潼县的十倍。大概东抵嘉陵江,西至成都平原,包括有今天梓潼、剑阁、青川三县和江油、绵阳、盐亭和广元的大部分。”任乃强先生这种说法从《二年律令·秩律》竹“简四四七”编号(中有“临邛、新都、武阳、梓(湩)[潼]、涪、南郑…”)可以得到印证。梓潼在汉初列第四位。

另据2019年3月梓潼籍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李春林向笔者传过来的“梓潼令印”图片,据笔者考证,这枚收藏收上海博物馆的“梓潼令印”系东汉时期梓潼行政首长的官印。在秦汉时期,大县行政首长为“令”,小县行政长官则是“长”(西汉县区的户数,《汉书·百官公卿表》载:“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蒋志教授所著《绵阳简史新编》亦说,始置的梓潼县是原梓潼部落国的辖地。

东汉“梓潼令印”

梓潼在历史上曾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两汉时有相当高的美誉度,据重庆三峡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景云碑记载,广汉郡梓潼县人景云曾在东汉永元年间在朐忍县(今重庆市云阳县)任县令,终于任上,碑文赞景云“君其始仕,天资明括,典牧二城,朱紫有别,强不凌弱,威不猛害,政化如神。蒸民乃厉,州郡并表,当享符艾。大命颠覆,中年殂殁。如丧考妣,三载泣怛,追勿八音,百姓流泪。魂灵既载,农夫恻结,行路抚涕,织妇喑咽。吏民怀慕,户有祠祭,烟火相望,四时不绝。”

景云碑

梓潼“地联秦关,路当扼蜀”,北扼剑门,南控涪江,号称“扼控三巴,益州衿领”,是古蜀国北部门户,其南部系石牛道险夷交接点(五妇岭送险亭即是古蜀道显著路标),为“千里栈道,通于蜀汉”的南栈出入口,有“蜀北锁钥”之称,成为“商旅云集、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自汉初至南北朝西魏,前后750余年,梓潼多为郡守治所。

2018年9月29日,四川省地情网转载梓潼县方志办颜友所撰《梓潼:县名沿用两千多年,五度为郡治》,其文中说:“梓潼曾经五度为郡治所。一是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分巴郡、割蜀郡之地,在梓潼设广汉郡,史称‘分巴割蜀以置广汉’。下辖梓潼、什邡、涪、绵竹、葭萌、郪、新都、白水、甸氐道、刚氐道、阴平道等13县道。二是初始元年(9年)王莽篡汉,为避‘汉’字,将广汉郡改名子同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据蜀,建‘大成国’,将子同郡改名就都郡,梓潼县仍置,为就都郡治地。三是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分广汉郡之地,在梓潼置梓潼郡,分辖梓潼、剑阁、汉德、涪县、汉寿、昭欢、白水等县。四是梁天监四年(505年),北魏尚书刑峦入蜀,夺得南梁之梁、益二州十四郡之地,在梓潼设梓潼郡,隶属东益州。五是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大将军尉迟回伐蜀,在梓潼置潼州郡(又名潼川郡、东川郡),隶属益州大都督始州。”

据《绵阳市志》(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上卷《广汉郡治考》记载,梓潼县作为广汉郡治长达316年。2012年12月中旬,梓潼县城两路口出土文物证实了广汉郡治设于梓潼神乡的文献记载,也证实了《汉书•地理志》郡治梓潼“有工官”的说法。2015年1月,梓潼县城九旬老人仇子元还对笔者说,解放前,在今梓潼县城老区文昌路还有“古潼川郡”木坊,其大致位置在原县政协地段,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县城北门,过门就为北门外。

结论:

 梓潼得名由来悠久,可溯至先秦以前,其名源于“梓潼(民族部落)国”的称谓;梓潼始置县于公元前285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设置郡县制早64年;梓潼曾五度为郡治,首为广汉郡治,终为潼川郡治。

作者简介

 刘文,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员,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梓潼县委党史研究室兼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副主任。

 蒲江林,绵阳市地方史志学会常务理事,梓潼县委党史研究室兼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 文 蒲江林

供稿:史志绵阳(据梓潼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