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三国小说故事的形成与发展(二)——魏晋演化野史传说(下)

作者: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30 14:28:19 浏览次数: 【字体:

三国小说故事的形成与发展(二)

——魏晋演化野史传说(下)

传说多“神怪“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祸福无常,人们崇尚张皇鬼神,称道灵异,这个时期的载籍多鬼神志怪之书。 三国故事野史传说也是如此,往往带有极其浓厚的神怪色彩,出现了“天使”“神化变幻”等神怪趣闻。

晋干宝《搜神记》中有记:糜竺从洛阳经商归,路见新妇求寄载。行二十余里,新妇谢去,谓曰:“我天使也。当往烧东海糜竺家。感君见载,故以相语。”糜竺私请免烧。天使曰:“不可得不烧。如此,君可快去,我当缓行。日中必火发。”糜竺急归,便移出财物。日中而火大发。

晋葛洪《神仙传》中有记:庐江左慈见天下乱起,乃学道,能变化万端。曹操闻而召之,见其断谷期年,颜色如故,以为必左道也。曹操设酒,左慈乞分杯饮酒,饮毕,以杯掷屋栋。杯悬摇动,似飞鸟俯仰之状,若欲落而不落。曹操欲杀之,左慈走而化为羊。左慈屡屡示其神化,操闻而欲恶之。不久有人见,便斩以献公。公大喜,及至视之,乃一束茅。

传说多“虚诞”

除了神怪趣闻,这一时期还有许多编造出来的虚诞故事。其中,与诸葛亮相关的,就有不少这类传说,最典型的莫过于千百年来喧腾于众口的空城计。

“空城计”(来源:网络)

晋人郭冲所作的《亮条五事》,记载了诸葛亮在当时所不为人知的五件异事,旨在称颂和神化诸葛亮。第三件事即为空城计,极大夸赞了诸葛亮以少胜多、化险为夷的超人智慧。原文如下: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后来,陈寿在编纂史书《三国志》时,认为此描述不可靠,故弃而不用。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解时,也认为这纯属子虚乌有故意捏造。《三国志注》卷三十五中对此驳斥到:案阳平在汉中。亮初屯阳平,宣帝尚为荆州都督,镇宛城,至曹真死后,始与亮于关中相抗御耳。魏尝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后,无复有于阳平交兵事。就如冲言,宣帝既举二十万众,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案魏延传云:“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亮尚不以延为万人别统,岂得如冲言,顿使将重兵在前,而以轻弱自守乎?且冲与扶风王言,显彰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故知此书举引皆虚。

魏晋时期出现的三国野史传说,尽管虚诞且具有很大的歧异性,但是却拉开了三国史事在后世演化发展,最终形成妇孺皆知小说故事的序幕。

前期回顾

【历史文化】三国小说故事的形成与发展(一)——发轫于三国史事

【历史文化】三国小说故事的形成与发展(二)——魏晋演化野史传说(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