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那些巴蜀闻名的成都书院

作者:成都方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12 16:50:34 浏览次数: 【字体:

那些巴蜀闻名的成都书院

成都书院的出现,早在汉景帝年间(公元前143年)。史书记载,“今之书院,在古为天子藏书之所;其士子之所肄业者,在汉谓之讲堂,亦谓之精舍,或谓之精庐。”“蜀自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受以七经,而岷络之地风教大行,人才蔚起,班氏谓天下郡国皆立学官,自文翁始,然则谓书院之设亦始于蜀,无不可也。”

文翁学宫

文翁在成都兴办的学宫,是当时蜀郡的最高学府,也是当时郡国办的 全国第一所高等学校。从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3年)起算,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

文翁学宫,在成都城南,讲堂作石室(一作玉室)。到了东汉安帝永初(107-113年)时,后堂遭火灾,太守高聅,重新修建,增加两所石室,讲堂有所扩充。中经蜀汉、魏、晋、南北朝的大动荡时期,文翁当年的学宫,始终是存在的。它作为一个地方的最高学府而作育人才。

隋末唐初,颜师古说:“文翁学堂,于今犹在益州城内。”唐代后期,成都节度副使裴钘,写了一首《题文翁石室》诗:“文翁石室有仪型,庠序千秋播德馨。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更叹沱江无限水,争流祗愿到沧溟”。这不仅评价了文翁石室的意义和价值,还具体描绘了唐代后期继续文翁遗教的学子们,专心向学,勤奋攻读的情景。

宋、元、明代以来,文翁石室亦继续存在不衰。可考者,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还创设大益书院于成都治东的书院街。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又设少陵书院于成都外西杜甫草堂侧,这是明代成化以后至嘉靖年间,书院大为兴盛时期所创设的。明代末期,书院再一次遭到毁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少数官僚反对私人讲学,反对学术自由思想所引起的。成都大益书院和少陵书院亦被毁废。

石室中学文物保护单位牌

明末清初,因改朝换代和战争破坏,成都石宝讲堂亦被毁。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四川巡抚佟彩凤,在明末被毁的文庙和学堂的故墟上,建立起成都文庙及成都府学。

锦江书院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为振兴蜀学、培植人才,在文翁石室遗址上、成都府学之旁,重建讲堂斋舍,取名 锦江书院。刘德芳说:“今建此(锦江)书院,延访贤士,可为人师者主其席,定课试之约,筹膏火廪饩之资,日与诸生揖让讲习乎其中,且以继石室之流风于无穷,俾后之周览学舍,自文翁以来,上下千百年间,其间之延而废,废而兴者”。

锦江书院,是 省立的四川地区最高学府,“为通省作育人才之所”。其师资和毕业生质量较高,“为 全川书院之首,规制崇宏,它无与比,名师较多,人才辈出。”学生来源,出于全省内挑选的秀才以上的生员,而无秀才、举人以上资格者,都不得入学。

锦江书院仍采用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创立的 中央太学三舍之法。实行正课、附课和外课的办法。锦江书院的学生名额,初时,正课50人,附课50人,外课视成绩和正、附课人员名额盈缺而定,约20人,是候补性质。正课月给米一斗五升,银一两五钱;附课生减半;外课生在生活上就没有什么津贴和照顾了。

康熙六十年(1721年),锦江书院的规模有所扩大。四川提学使方觐,又增修了讲堂学舍,招生名额也有所增加和扩大。

锦江书院图

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令京师(北京)设金台书院,各省省城设立书院1-2所。包括四川锦江书院在内,全国共设立书院22所,确定了这些书院是省立的地位,学生生活费,一律由清政府拨给学田供给。

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四川总督文绶、布政使钱鋆等,又扩大增修书院讲堂、并增置学田地产,作为学生的学习津贴之用。因此锦江书院的办学经费是比较充裕的。

锦江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其他专攻时文、习考课为主的书院是不同的, “先经义而后时文”“先行谊而后进取”,注重读书,比较重视经史、治术课程,除《古文辞》、“十三经”、“廿二史”、《资治通鉴纲目》外,《御篡经解》《性理》《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五言八韵诗等,均为主要学习内容。“但每月课,则仍以八股为主,其所习不过举业,不及经史;所治不过文艺,不及道德;不脱考课与时学的巢臼。”

《资治通鉴纲目》

锦江书院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 “石室云霞思古梦、锦江风雨读书灯”作为学校的标榜。

锦江书院由于是全省最高学府,得到省政当局重视,并且还请了许多大师和有名学者,主持书院的教学工作,在乾隆嘉庆年内,办学成绩显著,培养和造就了许多人才。“已卯(乾隆廿四年、公元1759年)七月,是科院中诸生中式者十余人”。先后主持书院讲学的通儒、学者数十人,彭端淑、高白云、杨彦青、姜尔常、敬华南、张晋生、侯度、易简、杨锡麟、李惺、顾汝修等均先后掌院执教讲席。其中如彭端淑,丹棱人,雍正十一月(1733年)进士,清代著名学者,掌教锦江书院二十余年;李惺,嘉庆丁丑(1817年)进士,亦掌教锦江书院二十年。学生中也出过有名的清代大学者、如时称“蜀中三才”“锦江六杰”的 李调元等都出于锦江书院。

嘉庆十九年(1814年),成都知府李尧栋又增修讲堂于石室之后。当时的锦江书院还是处于极盛时期。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川总督蒋攸铦,曾制定《锦江书院条规十条》,以加强书院的领导和对诸生的考核。

四川省城高等学堂的学生(那爱德约摄于1911年)

锦江书院历史既久,日久弊生,各种学规条例,已不符合实际,咸丰以后,培养学生不特出,加以时文制艺和利禄的诱引,已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和历史发展要求。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在全国废书院兴学堂的背景下, 四川总督岑春煊宣布结束锦江书院。院内师生凡是符合规定条件的,准许转入新办的 四川省城高等学堂任教和肄业,学院财产、图书、校具亦拨归高等学堂。锦江书院的院址和校舍因比邻隔壁的关系,拨归成都府中学堂(即今石室中学)。

芙蓉书院

芙蓉书院创建于嘉庆六年(1801年)。清成都知县张人龙比较重视教育,认为“ 化民须先隆学校、教士应首重师儒”,自捐银二百金,集绅耆募资七千余金,与县儒学教谕王子诏一起筹办,在成都北暑袜街拐枣树 (今帘官公所街)购民房一所扩而新之,建立成都芙蓉书院。

书院颇具规模,“自门而庭、而讲堂、而山长书斋、诸生书院,共卅余间。”并置买水田二百余亩,“为修脯膏火之资”。

改为帘官公所的芙蓉书院

芙蓉书院办学有条理,其课程设置也是课经史时艺,但要求严格,“ 与锦江(书院)潜溪(书院)遥相辉映”。咸丰三年(1853年)经过一些周折,改迁于青龙街墨池书院间壁,建有大门,有二门、讲堂5间,过厅5间,诸生书舍34室,山长寝室5间。拐枣树原芙蓉书院改为帘官公所。清学者 衷以熏,字声元,号雅堂,乾隆丁丑(1757年)进士。担任书院主讲的时间较久,著有《留耕堂文稿、诗稿》、嘉庆十八年(1813)年,编修《成都县志》,终年95岁。

墨池书院

墨池书院创建于道光元年(1821年),较芙蓉书院的建立晚二十年。学使聂铣敏游览“杨子云洗墨池”,怀念故人,“遂生办学之念”,除自己捐俸,并集资购买前剑南道郑氏私宅,“绵亘三院,内屋二百余间,外空地四亩,后有洗墨池”。把中院作为墨池书院,左为东园,右为廉泉精舍。经增修补茸,房舍作为讲堂,学舍,其余亭榭作为游览之所,园圃有蔬菜之利,“较之锦江(书院)规模又有别焉”。

建立墨池书院,是“以补锦江书院之不足”“继文翁之兴学,复子云之遗迹”。墨池书院的环境比较幽静,空地较多,花木繁茂,“墨池者既有键户下惟之地,又有赏玩之趣,学者藏修息游地,以共讲所闻,则墨池为最也”。这是一个优美的读书地方。

墨池书院在温江白家碾购有学田70余亩,房屋较多,前后园租、铺税亦丰,供修脯膏火颇足。道光元年后,学生参加两科考试,多人中式,办学效果比较显著。大约在聂铣敏离任后的一段时间, 墨池书院曾一度衰落,“奈事无专主,不肖之辈从而破坏之,各种什物、图书,大量失散,房舍、亭榭日益剥落倒塌。”道光十三年(1833年)聂铣敏之子聂有湖、聂有瀚派人来川,将房契交县,作为公所,什物、舍宇值万金,以后书院经费日绌,“书院日益衰落,向之月榭风亭渐为荒烟蔓草,向之净几明窗,今且破瓦颓怀矣。”

墨池书院(芙蓉书院)

咸丰二年(1852年),地方官准备把帘官公所迁到墨池书院,地方人士反复要求,愿意将原芙蓉书院地址作为公所,墨池多余之地为芙蓉书院。经有关部门批准,芙蓉书院从拐枣树迁入墨池书院,中间划墙,右为芙蓉书院,左为墨池书院,外仍悬墨池书院匾额,中留一堂为聂公祠(聂铣敏祀祠)。学使何绍基将公所迁拐枣树芙蓉书院原址,为帘官公所。“ 墨池书院之名不废,芙蓉书院在于其右”。

成都七中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芙蓉 书院、墨池书院改为为 成都县中学;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称成都县初级中学;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称成都县立中学;1952年,更名成都第七中学;1956年,成都七中新建校舍于外南磨子桥,学校迁入新址。

另外,还有 潜溪书院创设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院址在成都外东五养乡(外东静居寺),书院后有明初文学家宋濂之墓,侧立二贤祠,祀宋儒赵抃、明儒方孝儒。为 纪念宋濂,书院定名潜溪。

顾见龙绘宋濂像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华阳县令安洪德(山东聊城人)重视培育人才,鉴于虽有锦江书院创立于前,而士子求学者甚众,于是查核档案册籍、清理静居寺僧侵占祠舍、田产,促其归还,请予政府立案,设潜溪书院于此。潜溪书院开办后,远近闻名,掌教者不少为知名人士,先后主持书院的有杨凤廷、马秉肃、朱云焕等。

道光十三年(1874年),华阳知县高学濂,以潜溪书院距城5里,每值阴雨道路泥泞,官府主徒行往不便,募资购梨花街屋宇,改建讲堂,把师生迁入新址读书。同时从县里拨了一些经费,并制定了潜溪书院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潜溪书院改为华阳县小学,以后又升为华阳县中学堂;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为华阳县立初级中学;建国后,更名为 成都第三中学

元音书院创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在华阳县治东30里。旧慈音寺,寺僧不肖,成都知府张敏树把寺僧驱逐,改为书院,有田20余亩,岁入租以为膏火学习津贴。书院规模较小,清末改为小学。

少城书院

八旗少城书院创设于同治十年(1871年),四川总督署成都将军吴棠捐俸800两,各官公捐5400两集资兴办。在此之前,满城内成都驻防八旗子弟有官学2所,分为上下四旗,延师教读满文,未设书院。 八旗少城书院于清末改为少城小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方志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