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城厢的模样 ‖ 刁觉民
城厢的模样
刁觉民
“五一”期间,位于成都东北部的城厢古镇文庙、武庙及会客馆等,在事隔半个多世纪后相继开门迎宾。一大批老建筑、古景点,如绣川书院、歌特式的城厢中学大门、三清观、邓公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历史风貌建筑,再次呈现和还原了城厢古镇的千年风貌和人文风采,让人惊叹!
伴随涌动的人潮,怀着崇敬的心情,在此假期我多次走进城厢,去寻觅、领略这座千年古镇的风韵,期盼在一些古迹、景点中,捡拾一点崇尚文明的记忆,寻找或发现这里崇尚文明、厚植文风的密码。
其实,在今年春季,我和同伴就开始了探寻之旅,去寻找这里文风骎骎、文才辈出的历史记忆,去追寻那潜心向学、学业精进的精神。
探寻的第一个景点是“宝塔临江”。“宝塔临江”是金堂古八景(云顶晴岚、韩滩春涨、宝塔临江、净土晨钟、文澜秋月、金船檥峡、圣灯朝佛、白马涌泉)之一。因行政区划调整,“文澜秋月”“宝塔临江”和“净土晨钟”划归青白江区城厢古镇辖区内。这些因自然或人文形成的景点,历经沧桑巨变,有的风采依旧,有的破残毁坏,还有的已荡然无存。即使这样,也仍然意韵犹存,被世人铭记。
“宝塔临江”就是这样一处景点,其中的“培风塔”虽然消失,但其风采和象征意义,却一代一代传承。因为,它是这方人个人学养和思想修为的体现,更是一方小镇“人文蔚起”的历史见证。
史书记载,培风塔,初名文峰塔,其意“培文风,壮观瞻”。“在治东南六里。下临斜潭,俗作罐子山,嘉庆七年,改名‘毓秀’,建培风塔于其上。”“旧塔久毁”,嘉庆七年(1802年),县令谢惟杰倡议集资重建,建有塔基高两丈、基上建阁又高两丈的九层宝塔。‘
古籍中的培风培
塔风塔“似一支巨笔直插云霄”,如能找到这支巨笔,以大地为纸,江水为墨,写尽天下美景。于是,我们按导航向“贯子山”进发,而贯子山与罐子山、冠紫山读音相似,这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在我们绕寻了大半多白贯村后,在好心村民指引下,终于在一座因形似罐子而得名的山上,找到了古塔遗址具体位置。而昔日的培风塔却消失在莽莽權木丛中,仅存一处见方十余米的大坑。
大坑是塔基的基座位置,是“掏宝”人留下的。相隔大坑不远的地里,一对老农正在播种。老农姓巫,63岁,原罐子山村2组村民。他与我们聊起培风塔修建和毁坏的历史,我们也从中得知培风塔与谢惟杰县令的一段故事。
书画家创作的培风培
他说,旧日的罐子山上有一大片桂花树,每到金秋时节,伴随阵阵秋风,方圆几里都是一股股的清香,沁入心脾。距此六七里的县衙也不例外,阵阵桂花香让县令谢惟杰神清气爽。一打听,得知香气来自罐子山,而山顶的文峰塔更让他若有所思,意义非凡。经他倡议,在原址的基础上捐建了一座新塔,并定名为“培风塔”,取意培养学子潜心向学,学业精进,希望学有所成,高中科第。剪彩之日,谢县令欣然提笔:“百尺浮图绣水东,插天巨笔紫云封。欲为瀛岛无双品,先作文坛第一峰。门拥层峦风面面,波涵斜日影重重。曲江题塔真堪羡,镌上科名启后踪。”并责令将有新中的举人、进士,全部刻于塔内,以此奖励、激励后学。
这种厚植文风、激励后学的传统,当我们在走进修缮一新的绣川书院的那一刻,已深深地感受到。最为醒目的当是书院二进门楣上刻有“人文蔚起”四个字和两边的“博学多能养成佳士,依仁游艺勉作通儒”的一副楹联,它已静静地注视着进出于书院的学子和游客百年之久,而书院内图文并茂介绍、情景再现、古迹实物等,更让来宾肃然起敬。
修缮后的绣川书院大门
今天的绣川书院是在原址上修缮的,院内设有讲堂、肃查室、考棚等,是全省唯一保留完好的县级书院。绣川书院始建于北宋,位于原金堂县城西街,是当时金堂的最高学府。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县令陈舜明将其由西街迁于东街125号,取名“金堂书院”;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绣川书院”。历届县令均对书院进行修茸。清末民初,绣川书院曾一度是川西地区最为活跃的书院。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金渊小学”、县立高小。在近八百年时间里,绣川书院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如《全宋诗》精选的作者黄中庸、理学家谢湜、文史学家张晋生,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植物学家何铸、著名作家流沙河和成都大学前校长何寿等。
书院历史沿革
书院一角
走出书院,一阵古风扑面而来。十余位身着汉服的少男少女越罗衫袂,绿影摇曳,让入夏的炎热透出一丝凉意。进入“金堂县立中学”(“城厢中学”)歌特式拱型大门,驻足凝望,徘徊不前,企图搜寻父亲当年的足迹,或看看他站立过的三尺讲台,然而,昔日的校舍却被印有“艺文生活”字样广告围栏遮住,一幢幢修缮现场正在实施和建设中,不舍离去。相邻的武庙游客穿梭,热闹非凡。
身着汉服的少男少女
金堂县立中学(城厢中学)
漫步修缮一新的家珍公园,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来来往往的游客有的追思先烈,有的合影留念,也有的在文化长廊了解城厢古镇1400余年的历史。跨过护城河前行,一座艺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会客馆,将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相互结合,将城厢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展示在世人面前。
西街上有名的愧树街
走出古镇,回望这块沃土,思绪万千,随之眼前一亮,这不是这座千年古镇应有的模样吗:厚植土壤,再续文脉,赋新活力,蓄势待发!
交相辉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刁觉民(四川金堂人,公务员,文史专家,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现代艺术》《巴蜀史志》等报刊及“方志四川”等新媒体平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