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辑】高考简史:一道题改变了多少人命运
高考加油
见证一代代人的青春时光。
高考!高考!
40多年前,
高考制度恢复,
开启了梦想的时代。
40多年来,
数以亿计的青年
通过高考走进了另一种人生。
今天,开启2021年高考
我们与您一起回顾当年的高考历程
重温属于你的那份青春记忆。
1952年新中国首次高考:全国只招五万人
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确立于1952年。1952年之前,北京、上海等地少数大学实行联合招生,其余高校一律单独招生。招生计划、招生条件、考试方法均由各学校自行决定。
考虑到各校独立招生,出现各校差距较大,人才培养效益不均等问题,195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假招收新生的规定》,正式规定:从1952年起,全国高等学校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一律统一招生。同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成立,确立了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定报考条件、考试科目等要求。
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期招生录取新生名单华东区部分
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于1952年8月15日开始,为期3天,共8门科目——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第一次高考的作文题是《记一件新人新事》和《我投入祖国怀抱》。8月17日是加试笔试和术科。
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专业的考生,计分结构是政、国、外、史四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四科分数占40%;理工农医等院校或专业计分比例相反。录取的新生名单还会登报。
1958年,由于政治运动需求,中央提出“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发起了地方单独招考,大批工人、农民、工农干部、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被保送入学。然而高校普遍反映新生质量严重下降,因此第二年重新恢复了全国统一高考,直至1966年。
44年前,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3.45%
1977年8月,在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听取了多位专家的意见后一锤定音:“今年就恢复高考。”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及《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
图为华国锋批阅邓小平恢复高考的请示报告和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登载的高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为之欢呼雀跃。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冬季高考,但对于570万高、初中毕业生来说,那个冬日阳光灿烂。他们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而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青春不再,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忐忑的梦想和奋发的意气,步入考场,仍是热泪盈眶、激情满怀……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期待已久的春天。
1977年“文革”结束后,教育部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原则。但由于1977年恢复高考的准备时间非常短,无法组织全国统一命题,因此当年的高考是由各省单独组织考试、评卷的方式。
1977年,高考之门终于开启,在这个历史拐点上,许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变。图为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
当年各省考试时间不一样,福建省比北京市晚了至少5天;各个地区的命题差别也很大,比如福建省,语文作文占了分数的90%,还有的省份语文就是一道作文题,100分。
这一年,也是中国1949年以后唯一的冬季高考,共有570万考生参加,最终只录取了27万人,录取比例为21∶1。
高考制度的恢复,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它意味着复苏和新生,成为了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透过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追溯那段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缅怀之情油然而生。
清华大学1977级的学生在课堂上
从百里挑一,到千军万马走上康庄大道
1978年,中国高考正式进入全国统一命题,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的模式。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两年后,英语被列入高考科目,至此形成了后来一直延续的高考制度。在21世纪重新进入分省命题的高考模式前,中国多数城市的高考生都采用一张试卷,只有一个城市例外:上海。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招生委员会反映本市高中毕业生大幅减少,建议高考命题不应再采用难度较大的选拔性考试。同时,上海普通教育开始试行课程教学改革,采用自编教材,客观上为自主命题提供了内容上的依据。
1984年,上海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向教育部学生司请示要求实行单独命题,并于1985年获得批准,同年成立上海市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考试中心,负责高考命题工作。
上海市自主命题后,仍然保留“国家卷”,学生可自行选择考试种类。据国家教委考管理试中心原主任杨学为在其专著《中国考试改革研究》中介绍,1985年上海独立命题两三年后,开始采用高中毕业生会考制度,减少高考科目,之后又逐步过渡到一般高校招生不考试,只评价考生中学会考成绩和志愿录取。
整个80年代,对中国高考影响最大的是“标准化考试”的引进。1989年,国家教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规则》,当年8月高考,标准化考试开始在全国推行。
1998年6月,河北遵化,备战高考倒计时。冲刺阶段,封闭式教学,至夜晚9时才下学
《人民日报》特地采访了当时的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主任杨学为,以解释“标准化考试”的含义:试卷分两部分,一部分选择题,答案写在另一张卡片上;另一部分是主观题,答案写在试卷上;两者相加,即该科考试成绩;选择题在全部科目中所占分数约为50%。
2000年前后,中国媒体开始关注“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指出高考录取分数线向某些城市尤其是京、津、沪几个主要城市倾斜,引发极大关注。以北京市和山东省第一批录取院校分数为例,2000年,北京市文理科的录取分数线分别是454分和488分,山东省则是580分和607分,相差百余分。大量的讨论和质疑,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大城市高考自主命题的进程。2000年后,国家开始推进新课改,不同地区进入新课改时间和程度不同,全国统一命题已难以照顾到全局。
过去40多年,我们曾做过的高考作文题
70年代
1977年
中断了十余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这次不同寻常的考试,改写了无数人,那年高考是分省考试,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
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
1979年
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80年代
1980年
写读后感,读《画蛋》有感(达·芬奇故事)。
1981年
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
1982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
根据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
1984年
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
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问题。
1986年
《树木·森林·气候》,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
1987年
1.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2.结合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400至600字之间。
1988年
《习惯》,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989年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你给他写封回信。
90年代
1990年
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
1.描写圆的想像物;
2.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2年
清理路旁的脏物:1.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
一、一段圆规的说明文(200字)
二、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
要求:①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②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神态。
1994年
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1995年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1.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2.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1996年
仔细观察《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成两道作文题。1.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2.以“我更喜好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1997年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
现在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9年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000年及以后
2000年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01年 诚信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2年 心灵的选择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003年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4年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2005年 凤头、猪肚、豹尾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宾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真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2006年 人与路
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2007年 怀想天空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今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008年 好奇心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脑、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9年 品味时尚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摩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创新与摩仿示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积淀为经典。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2010年 绿色生活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1年 拒绝平庸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必面面俱到,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2年 忧与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3年 探险者与蝴蝶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合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014年 不朽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要求: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2015年 智慧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6年 话长话短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2017年 车辆与时代变迁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2018年 解读语言传递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2019年 物各有性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2020年 未来的样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2010—2020年
四川高考作文题盘点
2010年
人生的几何体
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最后构成立体。人生就像不规则的几个点,这些点又可以连成无数条线,这些线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平面 ,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几何体。请从人生的角度写作。据此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1年
总有一种期待
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2年
关于“水”的讨论
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2013年
平衡的生活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
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
老实与聪明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诚实、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
小羽的创业故事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2017年
“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2018年
“改革开放三部曲”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年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0年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你当年的作文题是什么?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
扩展阅读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马睿欣 ‖ 有梦的孩子都有上进心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黄禹康 ‖ 第一个向邓小平谏言“恢复高考”的人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高考四十年,哪一张照片是属于你的记忆,太珍贵!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2019全国高考作文题汇总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中国高考大事记(1952—2019)
【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钟振宇 ‖ 清代四川“高考”,两百余年考中举人7652人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高考43年,43张照片记录家国面貌、时代变迁,它是我们最珍贵的记忆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林克强 ‖ 播种考场(外二首)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余华 ‖ 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钟振宇 ‖ 清代四川唯一状元的“高考”作文写了啥?
【方志四川•高考特辑】宁远 ‖ 那一年,我去取高考成绩单
来源:内容综合整理自:方志江苏、方志南京、 中国新闻周刊、成都日报·锦观新闻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