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辑】难忘的高考 ‖ 周昭荣
难忘的高考
周昭荣
今年的高考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进行。高考两个字,撞开了我记忆的大门,自党的好政策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出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我最难忘记的是参加过的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将此经历与高考青年说一说。
下乡回城
1956年12月,我出生在四川省安岳县。1974年,高中毕业的我响应国家号召,在简阳县禾丰区三合公社当知青。因表现优异,被评为先进知青,并于197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的干劲更足了,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1977年,我按照党的政策回城,被分配进内江市制革厂轻革车间从事准备、开片、鞣制、削匀工作。厂里的工作异常艰苦。火热的夏天,车间的温度都在摄氏40度以上,猪皮的腥味和化学制剂味道混合在一起,臭气熏天。尽管身穿工作服、戴着护目镜,但我时常被熏得眼泪直流……每天至少8个小时下来,身上的工作服常常是湿了干,干了湿,衣服后背结上了白花花的盐霜;双手由于长期戴塑料手套,变得惨白惨白的。
备战普通高考
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策重新开启了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也唤醒了我沉睡的梦。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去试一试。
我天性喜书,嗜好写作。在当知青时,我时常向公社广播站投稿,常常播出;工作后,尽管环境艰苦,但我经常利用上完白班的空闲时间,熬夜写新闻稿,并在内江广播电台多次播出。我觉得自己是块读书的料。于是,我立刻投入高考的复习中。工作时间紧、强度大,我硬是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还挤时间报名参加高考补习班。当时我的工作还是两班倒,上一周白班,上一周夜班,如此交替。我家离厂里很远,上白班时,每天6点钟就得起床,走路来回要2小时。夜班要从晚上6点一直上到第二天凌晨2点。但无论多累,我都坚持每天学习一会儿,有时困得实在受不了,就洗把冷水脸,再捧起书本继续看。
过3年准备,1980年,我高考上了全省最低录取线。迄今,我还保留着当年的成绩单:政治86分、语文67分……6门科目成绩总分是320.5分。但不知什么原因,我没有接到填写志愿中的内江师专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我心凉了,累与痛交织在一起。我彷徨困惑,不知路在何方?
参加电大成人高考
1982年,传来了好消息,除了恢复普通高考,国家还打开了成人高考的大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设立中央电大。当年上半年,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首次面向全国招生。对我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再次点燃了学习激情。一边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一边在工作之余刻苦自学。我每天的学习时间至少在4至5小时以上,三伏天里赤膊“上阵”,经常要学到晚上12点后,第二天早上6点钟起床继续上班。
最终,我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成为中央电大首届文科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成了一名校园围城外的大学生。
1982年下半年,我所在的中央电大“82级汉语言文学内江班”正式开课。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学习。每天,在干完本职工作后,就换下油腻腻、脏遢遢的工作服,背上书包,赶到内江市总工会的平房教室里听课。我上午上班,下午学习。下午上课是看中央电大的教学录像和听磁带录音。晚上的学习有时会请内江师专的老师讲课辅导,有时是自学。
1985年夏天,经过三年不懈努力,我通过了毕业考试、论文答辩,最终拿到了向往已久的大专毕业文凭。
知识能改变命运
我撰写的毕业论文《“金鹏”腾飞的法宝——内江市钢窗厂开发新产品的调查》被评为优秀论文,在《国内外经济管理》《内江科技》等杂志上发表。这小小的成绩却让我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正是这篇电大毕业论文,引起了时任内江市市中区人事局局长谢自荣同志的高度关注。经过一系列考核,按照国家政策,我从一名集体企业职工被录用为国家干部,又于1988年1月被调至内江市市中区人事局工作,后来提拔为科级领导干部。
电大是传播知识的课堂和出人才的摇篮。学习和掌握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
如今,高考离我渐行渐远,但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在这火热的高考决战时,追忆这段往事,希望年轻人要相信知识的力量,知识能改变命运。
作者简介
周昭荣,内江市市中区关工委副主任,区老科协办公室主任,内江市大千流动讲堂讲师,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曾任内江市市中区人事局副局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区民政局局长、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等职。作品散见《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诗歌网、中文诗歌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等媒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昭荣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