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文采风流浣花溪(三)‖ 孙丹木

作者:孙丹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15 14:57:07 浏览次数: 【字体:

文采风流浣花溪

(三)

孙丹木

前蜀后蜀两位花蕊夫人

皆得宠爱游浣花

成都在五代十国的前蜀、后蜀时期,有过两位都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以状其容”,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文献。因她们所处的时代相近,且不仅都称为花蕊夫人,还都曾与浣花溪结缘,故很容易混淆在一起,以至于在谁是《花蕊夫人宫词》的真正作者问题上,至今犹存争议。

  第一位:为前蜀皇帝王建淑妃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花蕊夫人亦称小徐妃。姐妹皆受宠幸。其子王衍(世称后主)长得方面大嘴,颇有点学问,能写一些浮华艳丽的诗辞,且懂音乐。但由于在她姐妹俩庇护娇惯中长大,只能在游山玩水和痴迷女色中发挥他的创意才能。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母子带领后妃宫娥到浣花游玩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何况王建在基业建成后也成了玩乐高手,不仅在皇城内建了富丽豪华的宣华苑,还在浣花溪上游建了风光无限的皇家别苑——梅园,每当梅开季节,自然又是皇家隆重的浣花游。《蜀梼杌》就载有:前蜀后主王衍“(乾德)五年四月,游浣花溪,龙舟彩舫,十里绵亘,自百花潭至万里桥,游人士女,珠翠夹岸……”这也说明,成都繁盛数代的浣花溪游江活动,即是从前蜀开始的。这项活动正是在皇家的奢侈游乐的引领影响下,融入百姓纪念浣花夫人的情怀,才使它成为一方之俗,并且绵延千年。

 不过前蜀这位花蕊夫人虽然才貌双全,最早成为浣花溪游乐明星,还写过香艳的《宫词》百首留于后世,但因与其姐交结幸臣,导引后主荒淫无度失国亡身,故后世人对她并未有什么好印象。

 第二位:为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成都都江堰市)人。因其冰肌玉骨,美艳无双,孟昶将其纳入宫中,极尽喜爱,终日陪她赏花吟唱。为讨其欢心,不仅为她专修牡丹亭,还下令在城墙上种满她钟爱的芙蓉花,连寻常百姓家也要家家栽种。每到芙蓉花开时节,成都城中花团锦簇,“四十里为锦绣”。此后,成都便有了“芙蓉城”“蓉城”之美称。

 当然,由于后蜀后主孟昶也是个奢侈享乐之人,每年游浣花之俗更胜前朝。有史记载:后蜀后主孟昶广政十二年游浣花溪,“蜀中百姓富庶,夹江皆创亭榭游赏之处。都人士女,倾城游玩,珠翠绮罗,名花异香,馥郁森列。”“中秋,后主命驾往游浣花溪,罗列水嬉,一片莺莺燕燕,口呼万岁,真个是风流天子,千古盛事!”看样子是极尽奢华,尽显排场,尽显风流!从而也反映出,当时处于天府之国的成都人喜游浣花的风尚之盛。

后蜀政权灭亡后,孟昶以及后蜀后宫都被俘虏到了北宋都城汴京,花蕊夫人在敌国宋太祖赵匡胤面前从容写下一首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一方面抒发了国破家亡的哀伤,另一方面也对不战而降的男人们表达了揶揄和不屑。这首出于一后宫宠妃之手的诗,因其醒世之言不同凡响而至今广为流传。

 这里再回头说说《宫词》的事。今传于世的《花蕊夫人宫词》共100多篇,实际可靠者共90多首,也有人说可靠者只有二三十首。其内容主要以作者的视觉写宫廷中的奢华生活。宋朝以来,《宫词》的作者一直被认为是后蜀的花蕊夫人。但在80年前著名学者浦江清发表了《花蕊夫人宫词考证》一文,通过《宫词》中“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日”之句,据史指出只有前蜀后主王衍(官家)的生日(降诞日)在中元节,以及《宫词》所咏皆前蜀宣华苑事物,以说明《宫词》为前蜀花蕊夫人所作。此说虽为学界普遍接受,但还是有人提出异议——这只有等后来研究者更权威的答案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孙丹木,现代作家,四川移民与客家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成都市地方志学会理事,成都市武侯区民政局地名专家,中国名镇志丛书《洛带镇志》常务副主编,承担《四川省客家志》常务编辑工作。曾任《成都市武侯区志》副主编,参与《成都市志1990-2005》总纂编辑。创作《锦官城外的故事》《川路云月》《浣花夫人》等影视剧本,其中《浣花夫人》正在筹划拍摄中。

●【文史英华】文采风流浣花溪(一)‖ 孙丹木

●【文史英华】文采风流浣花溪(二)‖ 孙丹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孙丹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