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记忆】万里远嫁旺苍老红军的俄罗斯姑娘(上)‖ 柳斌

作者:柳 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30 14:57:16 浏览次数: 【字体:

万里远嫁旺苍老红军的

俄罗斯姑娘(上)

柳 斌

在四川旺苍中国红军城,一提起俄罗斯姑娘瓦里远嫁旺苍籍老红军赵清彦、相守60年不弃不离的跨国之恋,许多街坊邻居都啧啧称赞,他们的事迹已成为人们教育子女忠贞不渝的经典故事,如同川流不息的东河水,滋润着旺苍大地,流向远方。

一位漂亮的俄罗斯姑娘爱上红军战士,二人经历苦难后携手恩爱一生。这位红军战士去世后,她却谢绝妹妹的挽留,对妹妹深情地说:“中国是我第二故乡,我要回去!”他们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俄罗斯姑娘名叫列里敏·尼柯娃·瓦里,红军战士名叫赵清彦。

遇见瓦里前,赵清彦刚刑满释放,他坐牢的原因不是因为犯罪,而是被日军囚禁后逃走进入了苏联境内,这才被苏联方面以“偷越国境”的罪名关押一年半。

出狱后不久,赵清彦游荡到了一个叫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小城市。在这里,赵清彦遇上了他一生的挚爱,从此这对跨国青年便展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之旅。

才出火坑又入牢笼

赵清彦,生于1914年,是位地道的四川汉子,从他记事起,就在战争和饥饿中成长起来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是灰暗的。

1933年4月,赵清彦的家乡旺苍迎来了红四方面军,这个不大的小山城住着2万多红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旺苍也成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后期首府。

旧社会的日子真难熬,吃不饱又穿不暖,红军的到来给旺苍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当时仅有12万人的旺苍就有1.2万余人参加红军,其中就有时年19岁的枣林乡桥河村青年赵清彦。

入伍后,赵清彦被分到红四方面军第31军第93师,成了一名光荣的通讯员,部队辗转于广元、苍溪等地,赵清彦也跟随部队走遍大江南北,长了不少见识,从一名青涩的少年成长为刚毅的红军战士。

因为自身勇猛机智,入伍后没多久,赵清彦就凭识字和聪明这两个优点,很快被提拔成了文书。抗日战争初期,赵清彦跟着部队转战各地。1942年2月,在侵华日军的“扫荡”中,赵清彦与战友们在河北省枣前县的金子村被日军重重包围,因战士们伤亡太多寡不敌众,赵清彦不幸被捕。

面对凶残的日军,赵清彦知道自己不能暴露身份,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他在遭受酷刑时咬牙坚持说自己是普通百姓。

赵清彦被关押6个月后,日军没有从赵清彦嘴里审问出任何情报,便把他押送到吉林省东宁县三岔口集中营劳动。无数的中国人被强迫修筑碉堡,若干活慢些就要遭受日军的鞭打。

赵清彦

逃出集中营漂泊异域

在日军的看管和暴力下,这些可怜的人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吃的是稀粥糙米。俗话说,重压之下必有反抗,无法忍受的赵清彦开始和难友们策划逃跑。

1943年10月的一天,赵清彦与几位同胞趁着日军防守松懈时,一起逃出了地狱般的集中营。但还没等他们走出多远,日军就叫喊着追了上来。赵清彦几人疯狂逃跑,他们淌过一条小河,又跳入乌苏里江顺着水流而下。约莫两个小时后,赵清彦与难友们艰难地爬上对岸,因为只顾着逃跑,天色又黑,他们竟误打误撞到了苏联,又恰好被苏联边防军截住。

赵清彦虽不了解苏联的规定,但他知道误入边境的罪是极大的,为证明清白,赵清彦等人说明了自己中国军人的身份,又说想借地方从苏联绕道去新疆回延安。

但苏联方面却不肯信赵清彦等人的说法,一是他们语言不通,二来赵清彦等人并没有能证明身份的任何证件,于是赵清彦几人就被扣上“偷越国境”罪,服刑一年半,送去海生崴监狱关押。

身在异国他乡,赵清彦等人只得屈服。1945年2月,赵清彦等人终于被刑满释放,他们要求苏联方面送自己回国抗日,却被苏联方面拒绝。

为了谋生,赵清彦等人流浪街头四处乞讨,辗转多地,赵清彦和难友游荡到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听说这里有很多中国人定居,并靠勤劳的双手赚到了不少钱。

最重要的是,当地的俄罗斯姑娘知道中国人十分勤劳,脾气好还不吸烟喝酒,于是很多俄罗斯姑娘都与中国小伙结为夫妻。

这个消息对赵清彦等人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惊喜,他们决定在先当地定居下来。经商议,大家合租了20多公顷土地种菜,赵清彦也成了他们的领头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劳动,赵清彦种出来的蔬菜十分水灵,很受当地人的欢迎,日常开销有了保障,几人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

异国他乡爱上美丽少女

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到了巅峰,当地很多青壮年都上了战场,城里剩下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赵清彦等人的蔬菜一上架常被抢购一空。

但总有穷人是买不起菜的,每到这时,赵清彦就免费接济那些穷人,时间一久,这个善良的中国小伙也被十里八乡的人熟知,大家都十分感谢他的援助,这时的赵清彦也遇到了一生的挚爱——瓦里。

遇见瓦里那天,赵清彦正在忙着卖菜,突然他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漂亮的俄罗斯姑娘,因为姑娘太美了,赵清彦一时看呆了,直到这个姑娘被看得小脸通红,赵清彦才不好意思地收回目光。

年轻漂亮的瓦里

为缓解尴尬,赵清彦用一口蹩脚的俄语和她打招呼:“小姐,这些蔬菜是我们种的,您带点回去尝尝吧。”

少女羞涩极了,一时尴尬不知如何拒绝,便接过了赵清彦递过去的各种蔬菜,说了声谢谢,转身骑着单车飞奔而去。

少女虽走了,却在赵清彦心里留下了倩影。深夜,赵清彦翻来覆去都睡不着,他一直想着白天的那位美丽少女。她身材修长,皮肤白得像牛奶一样,深蓝色的眼睛犹如宝石一般,从未有过恋人的赵清彦知道,他恋爱了。

往后的日子里,这二人仿佛有默契一般,少女总爱来这里买菜,赵清彦也只来这里卖菜,再也不去别的市场,有时他会殷勤地送给她蔬菜,怎么都不肯收钱。

通过数次接触后,赵清彦知道了她的全名叫列里敏·尼柯娃·瓦里,是附近一家坦克厂的女工,而瓦里也对这位成熟、勤劳的中国人有了好感。

爱情的种子在这对青年心里埋下,并逐渐生根发芽。瓦里是工人家庭的孩子,父亲在木材厂工作,母亲在幼儿园上班,她还有个漂亮的妹妹和可爱的弟弟,这个五口之家本来十分温馨幸福,但由于德国法西斯的入侵,瓦里的父亲被征兵上了战场,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丈夫去世的消息传到瓦里母亲的耳中,她恨法西斯,痛恨战争,又陷入对丈夫的绵绵思念中。在这种气病交加的状况下,瓦里母亲很快就撒手去了。

家中的两个顶梁柱塌了,仅有17岁的瓦里不得不辍学回家,肩负起照顾弟弟和妹妹的重担,直到她遇上赵清彦这个憨厚的男人,她的生活才有所好转。

瓦里与赵清彦恋爱后,虽收到了不少祝福,但也有些人在背后说三道四,他们“好心”劝瓦里与赵清彦分手。

有人说:“中国是个贫穷落后的蛮荒之地,嫁到那里,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谁来照顾你的弟弟妹妹?”

也有人说:“赵清彦比你大11岁,又是个种菜的,嫁给他等于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就连瓦里的亲人,都反对她与一个曾坐过牢的囚犯在一起。面对各种非议,瓦里反而更坚定了要和赵清彦在一起的决心。

在瓦里看来,爱情不分国籍、不分年纪,爱了就是爱了,爱就是这么简单。

1947年12月,22岁的瓦里嫁给了33岁的赵清彦,他们在教堂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并定下了终身。

1955年,赵清彦与瓦里合影

结婚两年后,两人孕育了爱的结晶,瓦里生下了大女儿柳达。1952年,瓦里生下二女儿丹娘。两个女儿的头发都随了父亲赵清彦,乌黑如墨,她们的眼睛则像瓦里的蓝宝石双眼。

不久,赵清彦带着妻女举家搬迁到六百公里远的捷尔拉奥斯克。这里虽不如原来的城市那样繁华,却有着一望无际的平原,闲时赵清彦就带着妻女去森林游玩,采蘑菇或是滑雪橇。

但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天,大女儿柳达哭着跑回家,赵清彦忙问女儿怎么了。

柳达哭着说:“爸爸,有同学骂我是爱流鼻涕的中国人,我是中国人吗?”

赵清彦笑着抚摸女儿的头说:“乖女儿,爸爸是中国人,你当然也是中国人。”

柳达又问:“中国在哪里?我们也要去那里吗?”

此话一出,赵清彦沉默了,中国是他的家,他的故乡,他已经离家19年了,父母兄弟过得怎么样,他也不知道,年纪大了之后,赵清彦的思乡情结也越来越浓烈。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柳 斌(中共旺苍县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