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②:捡起弃婴抱回抚养 ‖ 易旭东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8-30 10:31:48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目前,表现苏轼山东诸城(密州)的各类文章多以“密州三曲”为主,对“凡百劳心”既安邦抚民的政绩一笔带过,更是忽视“潍河文化带”对苏轼思想与创作的影响。

 本文作者易旭东采用现代传媒的平视眼光,将新闻手法、电影手段引入叙述结构,跨文体写作,真实再现苏轼在“齐鲁名地”的苦中取乐,勤政廉政,视密州似故乡,爱黎民如亲人,关注农事,兴修水利;重点表现“密州四曲”产生的来龙去脉;着重揭秘千古第一豪情词《密州出猎》,景妙论高的超然愁情词《超然台作》,“除却胶西不解歌”——“曲阜文化圈”“潍河文化带”对苏轼思想与创作的影响。

 细心的读者,能“读出”对现实社会的借鉴、启迪。

 作品展示四川儒家精英在山东,从急于舍身报国却壮志难酬,经过个性把握,到“嗟我本狂直”的“野性”觉醒,坚持人格和心志,逐渐走向“无所往而不乐”的精神解脱的转变过程。

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

 易旭东

捡起弃婴抱回抚养

十一月初。

入密州境,灾情严重。

滨海多风,又不如江南那样,四处都分布湖沼、沟渎,常常苦旱。

长期干旱,蝗虫遍野。

他,沿路看见农民忙着用蒿蔓杂草,将死掉的蝗虫包裹起来,挖地深埋,累累相望,100多公里。捕杀的总数,报官的就几有三万斛之多,飞蝗来势之大,不难想见。

严峻考验。“力所无如之何者多矣”。

一下马,立即查问蝗灾。

哪知官吏为了讨好朝廷、献媚新知州,却讳言道:“蝗不为灾。”

故意隐瞒灾情。甚至睁着眼睛说瞎话:“蝗虫来,为田地除草。”

“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

“布阵横空”。在杭州亲眼见过,飞蝗自西北来,上敝天日,声如海浪,如一碰到,顷刻之间,一望无际的绿野,都成了赤地,“口吻如风那肯吞”,仅仅还是京东的蝗虫,部分飞入淮浙的余波而已,而地处京东的密州地方官吏却说:“蝗不为灾”。

他,愤然斥责:“将谁欺乎!”

来不及嗟叹命运多舛,也顾不得探望多年未曾谋面的弟弟,一边将实际情况写成奏章,《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等数篇上书,据实直言,请求减免密州赋税;一边组织百姓生产救灾,并拨出库粮,收养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

着治蝗灾,马不停蹄。

奔走各县,在田坎上写公文,文不加点。

走进田间地头,访问老农,和百姓一起研究剿灭蝗虫,懂得了蝗旱二灾发生、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力倡导“秉畀炎火”(火烧)、“荷锄散掘”(泥埋),利用下雨土质湿润松软,深埋蝗子,根绝后患。鼓励百姓下田灭蝗除卵,又可“得米济饥还小补”,一举两得。

十二月三日,忙了30多天,才来到州府。

州衙官吏,竟有半数不识新任知州的尊容。

如今的诸城市政府大院,苏轼当年办公的地方。

在杭州是副职,密州是“一把手”。压力更大。

六品朝廷命官为衣食所忧。

“寂寞山城”,荒凉萧条。

在杭州时,出门是舟楫画舫,住的是画栋雕梁,满目是迷人的湖光山色。到密州后,出行是车马劳顿,住的是木屋草房。出门所见,尽是桑麻遍野,荒山连绵。

而且,甫一到任,就遇上天灾,“蝗旱相仍,盗贼渐炽;公私匮乏,民不堪命”,民间纠纷不断……“一把手”也一贫如洗,连粮食都不够吃,还要与百姓一起,采杞菊、挖野菜充饥。

王安石“变法”,削减公款费用,各级政府的“小金库”几乎都被收空,地方官员可支配的公款消费暴减。一州的招待用酒,岁不得超过百石,喜欢宴饮的官员觉得手头紧,费用拮据。

富地杭州,再紧缩,钱也够花。

密州本来就穷,一紧缩,自然见底。

他,请好友喝酒,写诗发牢骚说,当年陶渊明一个县令,以公田二顷五十亩种高粱酿酒,我身为知州,只能“岁酿百石,何以醉宾客”?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富裕杭州的岁月。

还不如回乡贷粟作酒,以足畅饮。

熙宁八年(1075年)四月,在写的《寄刘孝叔》中,尖锐的讥刺宋神宗、王安石对内“变法”,对外主张用兵,本想富国强兵,但因急于求成,用人不当,结果事与愿违,乱政扰民,并抒发在仕途上进退维谷之情,郁闷地说,“忧来先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瓶”,无酒;又说“公厨十日不生烟”。由于连年饥馑,不得不紧缩开支。

秋天所作的《后杞菊赋》叙中,又说,“弦管生衣甑有埃,绿蚁濡唇无百斛”,“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朝衙达午,夕坐过酉”,没有一杯酒喝。做官19年来,家中日益贫困,吃穿都不及以往。到密州后,本以为可以过好日子,然而,厨房里空空如也,吃的仍令人担忧。于是,在公务之余,跟同僚通判刘庭式一起,到城边荒废的菜园中挖野菜吃。

一吐为快。就是发几句牢骚。

他们,边挖野菜边谈笑风生,日子虽苦,却苦中有乐。

与民同苦。知州老爷拔野菜充饥的事,一时传遍全城。城里的富户被感动,纷纷拿出粮食救济灾民,全城为之度过灾荒。百姓将苏轼拔过野菜的废圃,称为“杞菊园”,成为诸城名胜。

刘庭式,字得之,济南章丘人,小时和同乡一位姑娘定亲。中了进士,而那位姑娘却在一场大病后瞎了眼。姑娘家本来就穷,人又成了瞎子。与刘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家人主动提出解除婚约。

也有人劝放弃姐姐,改娶漂亮的妹妹。

君子一言九鼎,坚决不干。

刘庭式微笑着说:“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专程告假回家,与瞎眼姑娘举办婚礼,相约白头偕老。婚后,夫妻恩爱之极。经常牵着盲妻的手出来散步。

姑娘短寿。生了几个孩子后去世。

刘庭式颇为伤心,“逾年而哀不衰,不肯再娶”。

他问:“哀生于爱,爱生于色,予娶盲女,与之偕老,义也。然爱从何生,哀从何出?”

“我伤心,因为她是我的妻子。有眼也好,无眼也罢,都是我爱的人。”

连赞刘庭式有情有义、一诺千金的大丈夫:“子功名富贵人也。”

击案叫好。众人不解之意。

他解释说:“古时,羊祜娶了夏侯霸的女儿,夏侯霸反叛入蜀后,亲友们怕牵连自己,争先恐后跟他划清界线。只有羊祜不,反而对自己的妻子更好。从这件事,大家看到了羊祜‘之贵也’,一个真正有贵族气质,可以托付生命的人,争着提拔重用他。刘庭式跟羊祜有得一比,如果不能大富大贵,就会得道而成正果。”

众人恍然大悟。

话意明星。刘庭式这样的仁人义士,真正的世之楷模,也定会好报。“庭式今在山中,监太平观,面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坂,往复六十里如飞,绝粒不食,已数年矣”。

“自以吾言之不妄也”。在《书刘庭式事》中,作了记载,“昨有人从庐山来,说刘庭式现在在庐山监太平观,面目奕奕有紫光,上山下山,往返数百里而步履如飞。”

还把这事写信告诉胶西先生赵明叔。

在《梦溪笔谈》中,沈括说“苏子瞻爱其义,为文以美之”。

路边的草丛中,多有弃婴。

有一次,与刘庭式沿着城墙根挖野菜,在一丛枸杞旁,发现一个包裹着的弃婴。

他,心痛地捡起弃婴,抱回府中抚养,从中更深地了解到百姓生存的艰难。于是,下令州府的官员,到野外去捡拾弃婴,命令部属想办法收养,自己也“洒涕循城拾弃孩”。

几天时间,州府中就收养了近40名弃婴。

他,把这些弃婴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给贫穷的母亲们抚养费,“专以收养弃儿,月给六斗,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爱,遂不失所”,让她们至少能把婴儿养到一岁。

一年后,母子生情,再也割舍不开。

仁慈的官员,总能想出仁慈的办法。

弃婴大大减少。

七年后,被贬黄州时,还把收养弃婴的经验传授给鄂州知州朱寿昌。

他,自称“备员偏州”,“脱网罗之患”的“散材”,心情颇不舒畅。

“以济物为心,应不计劳逸”。

但是,自幼怀“书剑报国”“尊主泽民”,并不为自己的艰难处境,畏缩不前,“视官事如家事”,为“抚绥疲瘵之民”,亲躬救灾,“未肯衣冠挂神武,欲把疮痍手摩抚”。

“凡百劳心”,不知疲倦地积极工作。甚至说:“今虽在外,事有关于安危而非职之所忧者,犹当尽力争之,而况其事关本职而忧及生民者乎?”份内之事要管,份外之事也要管。

以至,“我仆既胼胝(手足重茧),我马亦款矻(疲劳)。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

既安邦抚民,又救灾放粮。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50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①:不识新任市长尊容‖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