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三国小说故事的形成与发展(四)——宋元依托“说话”伎艺 ‖ 刘畅

作者:刘 畅(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9-05 20:55:50 浏览次数: 【字体:

三国小说故事的形成与发展(四)

——宋元依托“说话”伎艺

刘 畅

宋元时期,“说话”伎艺兴起,推动了三国小说的进一步发展。“讲史”属于“说话”伎艺的一种,三国讲史平话可以说是三国长篇小说的最初尝试,为后来真正意义上长篇章回小说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三国题材创作之风兴盛

宋元时期,以三国人物和故事为题材的创作十分活跃,呈现空前繁荣的生动局面,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原因。

聚坐听讲史

首先,源于汉民族反抗外来压迫的斗争需要自魏晋以来,汉民族经历了两次极其深重的灾难:一是东晋及南朝时期,北方被游牧部落占领,社会动荡,白骨蔽野,民不聊生,“帝蜀寇魏”的思潮渐渐兴起,三国野史传说也开始流行。二是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后,汉民族再次沦入苦难的深渊,“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类思潮和口号,对于当时正在坚持反抗外来压迫的汉族民众来说,极具特殊的象征意义,南宋以后这种风气更盛,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五记载:“(宋)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南宋初年,诗人王十朋在《谒昭烈庙》中写到:“我虽有酒,不祀魏”;陆游在《剑南诗稿》卷四十二中也高声疾呼:“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时代的鼓角,促进了三国志故事创作的盛兴。

其次,源于城市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工商业的发达,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例如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的人口,唐太宗贞观年间为“一十五万三千七百二十九人”,宋度宗咸淳年间达“一百二十四万七百六十人”(据《梦梁录》记载),其中有很多是商人。广大市民迫切寻求适合自身需要的文化消费,再加上商贸活动的频繁、唐朝坊市制的崩溃,加速了市民游艺活动的商品化,群众娱乐主要场所也由唐代的寺院广场转为瓦肆勾栏。

三国题材作品传唱方式更新

受时代和社会背景影响,三国故事的传唱方式逐渐多元化,在民间的影响力日益变大。与此同时,三国故事与其传唱方式的发展相辅相成,得到盛传的三国故事也在人们多样的传唱方式中得到补充完善。

宋代,人们在唐代“市人小说”的基础上兴起了“说话”伎艺,商业上的竞争又致使“说话”逐渐走向专业化,最终以故事题材为分类标准分成四类。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记载,“说话”分为“小说”“讲史”“说经”“合声”四类。其中,“小说”和“讲史”属最有影响的两类,“讲史”的话本称为平话。

三国故事依托这些伎艺,在民间得到盛传。苏轼在《志林》记述:涂巷小儿携钱去“聚坐听说古话”三国事。高承在《事物纪原》记述:“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之象。”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中也描述了听三国平话的场景:宋江军马征辽回京师,燕青和李逵在元宵时节入城,投桑家瓦子听说平话。当时,他们听到勾栏内锣向,便挨在人丛里,听的上面说评话。说到关云长刮骨疗毒时面不改色且对客谈笑自若,李逵便高叫:“这个正是好男子!”

到了元代,在最有影响的两类“说话”中,以讲说时事新闻为主的“小说”受到严重钳制,以讲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为主的“讲史”便更加发达,这一时期诞生了“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

这本平话通过“汉君懦弱吴曹霸王,昭烈英雄蜀帝都”的叙述,极力颂扬刘备集团,前半部分主要描写张飞勇冠天下,后半部分则讴歌诸葛亮智谋过人。基本情节的安排大致上合乎历史的时间发展顺序,但是不少内容仍存在虚拟想象,如孔明杀曹使、黄鹤楼刘备私遁、曹操斩汉太子等,史籍中均无记载;三顾茅庐、赤壁鏖兵等,虽有历史依据,但经过重新创作已非原貌。总的来说,此平话的内容不等同于历史,但它在三国小说的发展中迈出了一大步,可以说是长篇小说的最初尝试,为后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长篇章回小说开辟了道路。

同时,在前代歌舞、讲唱伎艺、滑稽戏等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杂剧逐渐形成,如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亭》、杨立斋《般涉调》等,都以民众熟知的口吻说唱三国故事。大批三国戏也在舞台上涌现,如《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刘先主跳檀溪》《诸葛亮挂印气张飞》《周公瑾得志娶小乔》等,在民间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百姓看戏后,还喜欢模仿演员扮演三国人物。

宋元时期,三国题材的创作空前繁盛,特别是讲史平话的出现,为后来著名小说《三国志演义》的诞生在思想和艺术上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本文参考:《<三国志演义>史话》,陈翔华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 畅(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