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⑨:超然台上月华如水 ‖ 易旭东
编者按:目前,表现苏轼山东诸城(密州)的各类文章多以“密州三曲”为主,对“凡百劳心”既安邦抚民的政绩一笔带过,更是忽视“潍河文化带”对苏轼思想与创作的影响。
本文作者易旭东采用现代传媒的平视眼光,将新闻手法、电影手段引入叙述结构,跨文体写作,真实再现苏轼在“齐鲁名地”的苦中取乐,勤政廉政,视密州似故乡,爱黎民如亲人,关注农事,兴修水利;重点表现“密州四曲”产生的来龙去脉;着重揭秘千古第一豪情词《密州出猎》,景妙论高的超然愁情词《超然台作》,“除却胶西不解歌”——“曲阜文化圈”“潍河文化带”对苏轼思想与创作的影响。
细心的读者,能“读出”对现实社会的借鉴、启迪。
作品展示四川儒家精英在山东,从急于舍身报国却壮志难酬,经过个性把握,到“嗟我本狂直”的“野性”觉醒,坚持人格和心志,逐渐走向“无所往而不乐”的精神解脱的转变过程。
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⑨
易旭东
超然台上月华如水
五谷丰登。
密州迎来一个丰收的年景。
夏日,麦子颗粒饱满。
秋天,高粱穗压弯秸秆,谷子、大豆粒圆如珠。
仓满囤平,百姓笑颜初开。将盈余的粮食拿去酿酒。他们都有一个心愿,就是请苏知州到家中田头,喝上一杯土酿的薄酒,以表谢意。
苏轼也学着百姓的土法,像陶渊明一样酿起酒来。
酒味极薄,却有一种醉人的清香。
赵杲卿,字明叔,诸城人,博学多才,少年就得中进士,且好行侠仗义。
州学教授,与苏轼相交甚笃,经常在一起煮酒论诗。
是位酒仙。他,家贫且好酒,常常不择酒优劣大醉。
妻子为节省粮食,故意把酒中兑上水,满足海量。赵明叔编了句顺口溜,每当醉时,便手舞足蹈,放声高唱:“薄薄酒,茶胜汤,丑丑妇,胜空房。”
十分喜欢顺口溜,薄酒正合苏轼之量。自己酿的酒一出锅,总要请他先来品尝。宴请之时,看别人饮酒纵情之乐,远胜于自己小饮,“见客举杯徐引”,“酣适之味,乃过于客”。
赵明叔建议取名薄薄酒,让天下酒量不大的人都能开怀畅饮。
他,乘着酒兴做《薄薄酒》二首。
自称,意在“复自和一篇,发览者之一噱”,绝非仅是引人一笑,以目之所见、思之所及,直言喝上两杯淡酒,多穿两层粗布衣,“美恶虽异醉暖同”,对功名利禄,进行犀利的嘲讽,人间的美丑醉暖虽然相同,但富者荒淫腐华早死,而贫者丑妻陋妾却能获得长寿,将“其言虽俚,而近乎达”的“达”,淋漓尽致描绘,充分体现道家的“知足”观、佛教的“尚空”观。
“超然物外”。诗意的激情、沉思。
告诉人们知足安分,不贪不欲,始终保持心灵的纯洁。
低度酒佳篇。淡泊名利,重情重义的写照。
元丰八年(1085年),重过密州时专程探望,赵明叔仍为教授。
二人对饮,感慨万分。
他,作诗以赠:“先生依旧广文贫,老守时遭醉尉嗔。”
在《赠王仲素寺丞名景纯》一诗中,说自己早就喜欢练气功,非常想达到“孤舟倒江河,赤手揽象犀”的大师境界,可现在也只能做到“留气下暖脐”而已,比喻“养气如养儿”,接着又来一句笑话,“弃官如弃泥”。
不光练气功,对补品也颇有研究。
超然台上,月华如水。
中秋节,通判刘庭式以欢庆宋神宗“润民侯”之封为由,命人在超然台上大摆酒宴,官员、学者、士绅济济一堂,歌功颂德之言、兼济天下之愿之情,全都寄托在醇厚的密州高烧之中。
中秋,在朋友、部属的簇拥下,登楼畅饮,大醉。
朋友孔宗翰倾慕苏轼的文才,专程而来,请他在“虔州八境图上”题诗。
儒家精英。孔宗翰,山东曲阜人,孔子第46代孙,字周翰,嘉佑进士,任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知军,密州知州。殚精竭虑。在元丰八年(1085年),完成历史性的创举:孔子家谱。
生得肥厚壮实,刘攽呼为“孔子家小二郎”。
孔宗翰修了虔州新城墙,挡住了城外的水,继任知州刘彝建“福寿沟”,将城里的水排出。
想与苏轼合作,创建虔州“八景文化”。
欢饮达旦。忘记了孔宗翰的“存在”。
盛情与美酒,推杯换盏之际。
他,在月光下,默默地喝酒。将人情世故,壮志未酬,人生的酸甜苦辣,仕途的悲凉困顿,统统斟入酒杯,一饮而尽。那一刻,竟有了一种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的感觉。
宽容豁达。孔宗翰理解苏轼,并不在意,自得其乐。
举怀邀月。月亮在天,人影在地。
他,大醉之后,拍手狂歌,起舞徘徊,清影风露之中,远离朝廷五年,思念弟弟,顿时生出无穷无尽悲欢离合之感,一时难以自已,饱含深情,一气呵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神来之笔潇洒挥舞,作成千古绝唱。
气势飞动、韵律高昂、朴实的人情味,丰富的哲理。
字字珠玑,又晓畅易懂。全词构思奇幻,豪放旷达,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卷舒自如,颇有“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全篇皆是佳句,格调上“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
“东坡咏月词一出,余词尽废”。
垄断中秋月。古今最好的中秋词。
小序,已经写明:“作此篇。兼怀子由。”
通篇咏月,抒发月圆之夜兄弟不团圆的思念情怀。
真男人性情,彰显于兄弟之情上。
月夜,虽晶莹圆满,也有阴天不出、亏损残缺之时,就连这永恒的月亮都如此,世间之人有悲欢离合,岂更非“合情合理”之事?缘此一念,没有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又何必因求“全”不成,生遗憾怨嗟之情?让天上的明月,传达对远在的故人、家人的思念。只剩祈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殷殷关切的祷告,无不流溢着手足深情。
“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
多情、情重是对人生的一种珍视,是有尽之肉身,对永恒之情的真诚啜饮,任世间繁华万千,只取那一瓢真情,让甘冽的滋味不负人生如寄。纵使历尽沧海,至少泪也真,笑也情。
苏轼最好的诗词,写给苏辙和与苏辙唱和,最好的中秋词,也是为苏辙而写。
月亮在心中,心中的月亮,辉映在诗词中。
亲情,《明月几时有》可称千古第一亲情词。
他,把豁达的心,交给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
风雨一生,豁达一生。
美丽一生,多情一生。
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和谐的同事关系。
周围有许多仰慕苏轼文才、人品的贤才。
上级,京东东路转运使滕元发、京东东路转运判官李察,京东路提刑段绎;同级,密州通判刘庭式;下级,诸城县令赵昶,州学教授赵明叔、章传道、陈开以与诸城乡老、士子等。
他,与他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大量的诗文酬唱之作。
不停地和各地好友诗书唱和,煞是风雅。
经常深入村落,广泛交友。
“城里田员外,城西贺秀才。”都是好朋友。
密州,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驿站。
埋首沉心,和诗词歌赋相依为命。
政治失意后,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
用创作的“白日梦”、忘我投入工作,寻找一种充实和快乐、温暖和幸福。
既开始对官场有所了解,又还未经历后来的官场剧痛;不仅面临政治、治理、个人生活的多重困境,还面临现实、思想的多重矛盾,实现苦闷中的超越与超然,化解自身的困境和矛盾。
写对密州的爱和欢喜;写归隐之思,写怀乡之苦;写密州的山,写密州的人;更写了有超然思想的超然诗,对天地无穷而对人生有限的深思,达到了除黄州之外的第二次诗词创作高峰。
尽情释放。从小桥流水,到黄土烈酒,天性中的“野性”。
思乡、思亲、思旧、思用之情交织,不仅写出传统的婉约之作,同时开创豪放词派。
思想发展中,一次重要的转折与飞跃。
创作成熟。既体验“诗能穷人”的尴尬处境,又轩昂“诗穷而后工”的独特感受,从急于舍身报国却壮志难酬,经过个性把握,到“嗟我本狂直”的“野性”觉醒,坚持了人格和心志。
艺术上,达到了飘逸潇洒、文质俱佳的境界。
灵魂和气度,气骨和诗胆。
思想进一步儒释道杂糅,超然观与仕途进取心态并行不悖,从大千世界感受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的真谛,逐渐走向“无所往而不乐”的精神解脱,为日后磊落静定、恬淡从容、风雨不惧、宠辱不惊的人格的养成,勾勒出基本的轮廓。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特聘资深研究员,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做品450万字,近50篇做品获各种奖项。
往期回顾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①:不识新任市长尊容‖易旭东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②:捡起弃婴抱回抚养 ‖ 易旭东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③:思念“峨眉山月” ‖ 易旭东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④:难以割舍故乡情感 ‖ 易旭东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⑤:政绩赢得群众爱戴 ‖ 易旭东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⑥:泼墨开抗战爱国词 ‖ 易旭东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⑦:一线指挥防洪救灾 ‖ 易旭东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⑧:徜徉“一壕春水” ‖ 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