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鹫峰寺白塔:阅尽沧叠八百年 ‖ 何瀛中
鹫峰寺白塔
阅尽沧叠八百年
何瀛中
“直凌汉宵三千尺,阅尽沧叠八百年。”
鹫峰山上,一塔如玉。历经宋、元、明、清,巍峨依然。
在中国早期的古代建筑中,有楼阁,有亭台,有轩榭,有廊桥,唯独无塔。塔,最初始于印度,名曰堵波,多是寺院庙宇中的一种建筑。公元一世纪,堵波随佛教一道传入东汉。
半圆形的印度堵波一经传入,便立即与中国原有的高贵、显赫建筑形式——楼阁相结合,出现了最早的楼阁式塔。此后,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琉璃塔等相继出现在神州大地上。经数千年的发展、丰富,中国古塔建筑类型繁杂华美,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全新建筑类型。
塔,与佛教一样,兴于印度,盛于中国,也因此被建筑学家们称为我国传统建筑中一朵晚开的奇葩。
唐、宋两代,是中国古塔建造达到空前繁荣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建造技术、工艺、材料、类型,及塔的装饰雕刻、总体数量,都较前代有了巨大提升和增加。鹫峰寺白塔,便建于南宋,属于典型的楼阁式四方形砖石塔。
嘉泰四年(1204),四川省蓬溪县彦李白琳建于鹫峰山上的这一白塔,通高36米,塔身13层。撩檐枋上棱,砌砖二层,叠涩五层,塔檐深远厚实。底层四柱,镌缠龙四条。以上每层,均为四柱三间仿木结构,每边置拱门3个,开龛3个,144龛既可通光采气,又可嵌供神像。塔中有方形心轴,沿石砌梯道盘旋至顶,塔刹为宝瓶顶,施五级球形葫芦攒尘收结。每层塔心,壁施斗拱三升,承托穹隆顶形为得龛,穹壁彩绘壁画……
葱翠山峦间,清峻华美的鹫峰寺白塔若玉般俏然挺立,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宋塔精湛的建筑技艺和造型之美。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学开拓者和奠基者梁思成,在其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中赞曰:“(鹫峰寺)大雄殿之左侧白塔凌空,高十三级,甚峻拔”,是目前同类建筑中保存较好的少数精品之一。
蓬溪白塔(何瀛中 供图)
不同的塔,其作用功能迥异。佛塔,多用于埋藏、保存、供奉舍利;了望塔,增加视距,观察敌情;最具诗情画意的,则莫过于园林之中峰峦之上的楼阁式高塔了。循级而上,登高赏景;一酌在手,幽思古今;仰望白云苍狗,俯瞰滚滚红尘,则有飘飘然御风而仙之感也——
你在塔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何瀛中(遂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市博物馆馆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