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山边茶交易史
名山边茶交易史
名山边茶自东汉始。起初由民间商人与茶户自行交易。由于青藏高原干燥、高寒、缺氧,藏民饮食以糌粑和牛羊肉为主,缺少蔬菜,而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可弥补其饮食结构的不足。虽然涉藏州县不产茶,但与之毗邻的雅安、名山等地却是茶叶之乡,川藏商贾就利用双方的特产,进行茶叶与马匹交换的贸易,并逐渐形成规模。蒙顶山边茶交易,促进了川藏茶马古道的形成。
唐代,因文成公主进藏,带进大量茶叶,使得蒙山茶大规模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很快成为藏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当时,还停留于一般意义的卖茶买马的商品交换中。
宋代,形成严格的“以茶治边”制度,蒙山茶成为封建王朝治边政策的承载之物。
北宋前期,粗茶通过会川路(由天全碉门至今日的康定)和灵关路(由芦山的灵关至今日松潘、汶川),畅销于藏、羌地区。由于朝廷连年征战,军需用马需求量大,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为解决甘肃临洮、临夏用兵需马问题,于成都设置提举茶马司,主管“榷茶”(专买专卖)博马。同年,在名山设立茶马司并建立买茶场和烘焙作坊。次年,在百丈置买茶场,专门管理“榷茶”事务。名山茶叶大部运往熙(甘肃临洮)、秦(甘肃天水)地区官办卖茶场,与吐蕃易换战马,小部分运至黎州(今汉源)与东蛮邛部、川部换取羁縻马。当时,宋朝廷购马量很大,仅在黎州买马场就曾年购五千余匹,最少一年也有两千余匹,多用蒙山茶换取。
因名山茶深受藏族同胞的喜好,神宗元丰四年(1081)7月12日,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不得他用”,并“立为永法”。当时,因“蕃戎嗜名山茶,日不可缺”。两宋时期茶马互市的兴旺和繁荣,一批又一批运送土特产和茶包的马帮和背夫们组成的通商队员,穿梭在川藏线上的山川中,从而形成川藏间互利互惠的商业交易通道——茶马古道。
明代,沿袭宋代“以茶治边”制度。初期,实行“官买官销”政策,运销办法有官运和商运。在名山收购的茶叶,由官府组织商人雇请脚夫代运至雅州、天全或打箭炉(今康定),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
“以茶治边”制度直到清代乾隆以后废止。清代,为满足少数民族中贵族、头人和活佛的需要,在边销茶中创制边销细茶。
川藏茶马古道沿途高山峻岭,大河交叉,崇山密林,悬崖峭壁,道路艰险,半年以上都是积雪期,运输十分艰难。运输方法,宋时在运输线上置搬递铺,用役兵搬运。明代以后,则由茶商雇请脚夫或驮马运输。民国时期,公路修通后,间用人力车辆。
从东汉至名山解放前的近2000年间,名山边茶均是用脚夫、驮马接力运送。平凡的背夫们,过险山、涉湍江,用马帮的马蹄和背夫的脚步走出一条著名的茶马古道。这条千年茶马古道,逶迤于世界屋脊之上,将川、藏地区紧密相连,成为川藏两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连接线、保障线、生命线。这条千年茶马古道,因其迷人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景观备受世人关注,是背夫们用生命铺就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新中国成立后,名山成为边茶生产基地之一。1966年,蒙山茶场生产沱茶。1974年,名山茶厂生产康砖茶和金尖茶。其后,边茶进一步发展,逐步恢复金尖、金玉、金仓等粗茶(黑茶)并形成毛尖、芽细、芽砖等细茶系列产品。2004年,“金叶巴扎”康砖获“茶马古道”首届全国名优边销茶金奖。2010年,全县粗茶产量7930吨。2012年7月“茶马司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名山茶马古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雅安市名山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