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蜀川圣境龟都府‖姜萍

作者:姜 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2-04 21:27:30 浏览次数: 【字体:

蜀川圣境龟都府

姜 萍

秦代的雨城雅安,其遗风逸尘存留不多。但秦灭巴蜀后,于古蜀的改造,当属秦蜀郡太守李冰于川内治水、兴建水利为最。《雅安县志》中关于李冰于雨城龟都凿离堆的记载,却也算得鸿爪雪泥——按蜀称“离堆”者七:夔州、苍溪、南部、乐山四离堆,皆天造地设,唯灌县、雅州多功峡、雅洪连界龟都三处,当为李冰所凿……沫水出广柔徼外,至龟都,触山肋溷崖,即离堆也。

龟都昔日的热闹景象早已不在

后世为纪念李冰凿离堆治水患,于龟都之上为其父子建庙,即今龟都府。

李冰治理水患

龟都,位于今雅安市雨城区东南草坝镇水口村,乃雨城、洪雅交界处,青衣江与高腔河于此交汇,锁县境水口,故此地自古皆名水口。水口之地,多丘陵,东南高,西北低。海拔533至690米,为雨城最低点。

龟都,即雨城离堆。处二水中与母山似断非联的半岛形山体。因形如龟状,首尾俱全,一名龟渚。雅安已故地理专家曹宏先生称:江中小岛大者称洲,小者称渚,而“都”则是水聚之意。

此地因六家岩矗立青衣江畔,可览草坝全境。往昔舟筏穿行其间,需经夹峪槽、黑腔林、鲊人坑等恶浪险滩。常因水脉漂急,怒涛惊湍,时常破坏舟船,历代为患。民间称之“雷垣”。

龟都之险,有清人陈一津的诗为证:十里万雷鸣,空江水乱惊。鬼神盘洞壑,风雨幻阴晴。矗矗溷崖破,苍苍劫去横。轻舟如下峡,要与巨灵争。

民间也有“上有龟都,下有丰都;上龟都为仙,下丰都为鬼”等民谚,皆以形容龟都峡之恶浪险滩。当地百姓对此有很生动形象的说法:溯青衣江而上,水流湍急,礁石众多。要顺利返回龟都,大约只有神仙才能办到。而远去丰都,也是处处波急浪陡,一不留神,或许船毁人亡。

据《雅安县志》记载:秦太守李冰发卒凿溷崖,通正水道。水神怒,冰乃操刀入水与神斗。

相传,为治理青衣江水患,李冰在雅安开凿离堆期间,其子李二郎常伴左右,帮助父亲开凿离堆。因而触怒龟都水主黑龙。当李冰操刀战于黑龙时,二郎也随父追赶。父子俩溯江而上,直追至今多营大深溪禾水崖边,黑龙入谷中,倏忽不见踪影,二郎见一巨石下有一坑洞,料定黑龙已钻入洞内,遂于此揭石逐龙。此地后为雅安古迹,即《雅安县志》所载“龙坑”或“龙揭盖”是也。据说今石盖、龙坑、马蹄、股痕俨然。

清代芦山竹全仁曾有诗云:飞仙关外簾垂雨,禾水崖边盖揭龙。

青衣江两岸百姓感念蜀守李冰及其子二郎,不仅将其事迹代代相传,更是早在汉代就于龟都之上为其父子创修龟都庙。历代以来“每年春开,香火繁盛,为山河可险之古迹”。

清人陈一津又有诗赞:当年秦太守,曾此凿离堆。两水如飞去,孤峰独上来。天廻双树僻,崖转万花开。清磬知何处,荒祀首重回。

龟都府独立江心

碑文讲述历史

现龟都离堆尚存庙基遗址,并有石阶数级,清碑两通——清康熙壬申年(1692)《重修碑记》和清道光六年(1827)《增修培補碑志》。

清康熙壬申年(1692)龟都府《重修碑记》

《重修碑记》碑文中称龟都之地乃“蜀川圣境”,碑文说:“……上则雅州,两经三十有余全东土,下则洪邑九五坪,十八蒲中神船筏,京商上下津头……”可见此地于清康熙朝时已是舟楫繁忙、商贾云集之地。当地百姓至今也称水口之地为“水陆码头”,也还流传着描写沿江拉纤的歌谣“一步一弓腰,一步一点头”。

从碑文落款处书刻的雅、嘉两州主要军政长官及督造龟都府之官员,以及碑体上书刻的两州地方商会、帮会会首人员姓氏,反映出清康熙年间,龟都之地已不仅仅是青衣江上一个渡口,而是重要的水陆码头和交通枢纽,更兼具雅、名、洪三地文化、商贸、经济交流、融合的重要集镇功能。也因此成为州县官吏十分重视的地方。龟都府重建工程也成为康熙年间雅、嘉两州的重要项目。

《增修培補碑志》从右至左阴刻楷书竖写,全文367字。碑左侧及碑阴书刻500余出资信众姓氏及居地。由此可知,清道光六年龟都府的培补工程以雅、洪、名三邑善男信女为主,其中不乏广东、江西、陕西客商。较之康熙朝由雅嘉两州主要官员出面主持重建工作,投射出清道光年间的龟都府在当地民众及往来商旅、船工心中的神圣地位。

从碑文中还可了解到,增修培补工程“费金数百,历三载余方始告竣”。文中还提到一位洪姓君子曾在龟都府培补工程历三载尚不能告竣之时,“不惜襄索,乐施勷厥功焉”,方始培补工程得以告竣。从道光年间民众自发积极出资捐建龟都府,反映出当时水口之地作为重要商贸集镇的历史地位与热闹景象。

而从现存的庙基遗址及遗物看,还能看到两重大殿的基址,可以判断出历史上的龟都府殿宇,皆依山势起伏而建。既体现古代建筑中所蕴含的封建等级制度,又高低有序,错落有致,赋予韵律美。离堆边缘尚有红砂岩围栏构件残留,可以想见当年龟都府之壮美。

历史古迹犹存

除龟都府外,今东岸“观音桥石坊”“止水岩”石刻等古迹犹存。

在水口老街遗址内,有一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的观音桥石坊,是曾横跨于高腔河上观音桥的建桥坊。桥早年已毁。坊坐西南向东北,占地约10平方米。为仿木构红砂岩石质门楼式建筑,四柱三间。“文革”时期,坊身、“观音桥”题刻及部分人物雕刻被损毁,所幸坊上彩绘及部分图幅依然清晰可见。从保存的捐建人姓氏,可了解到:该建桥坊是清嘉庆十一年(1806),雅嘉两州商会和帮会募资捐建。

观音桥石坊是清代此地标志性建筑。坊下道路乃雅洪两邑陆上通道,与青衣江水道共同构成川边地区通往成都平原的水陆交通网,龟都府也因此而历代兴旺。

高腔河在流经龟都之地时,被迎面矗立的绝壁阻挡,遂右转注入青衣江。在一面悬崖上,因保存有清乾隆十七年的“止水岩”石刻,而成为当地古迹之一:清乾隆十七年(1752)凿刻于白岩峡崖壁上,与龟都府隔江相望。石刻呈东北西南走向。长0.7米、宽0.4米,分布面积约28平方米。在距离止水岩石刻下方2.5米处有一功德碑,长1米,宽4米。记载开凿“止水岩”石刻出资人姓氏。出资人以雅洪两邑的四民阶层及往来商旅构成。石刻与碑字迹清晰,保存较好。

细心的雅安日报记者黄伟在崖壁上找到了清代以来的一些题刻,以及出资凿刻“止水岩”石刻的捐资人姓氏,其中也不乏外地商旅。虽大都漫灭不识,却有嘉庆八年(1803)雅州府生员熊坦所题“马自逍遥舟自行”一句尚能辨识。据乡人介绍:在峭壁的半山腰,原有一条小道。由此可推知,“止水岩”石刻下即为当年的渡口位置。

“止水岩”三字所在位置,标记的则是青衣江在乾隆十七年(1752)所达到的最高水位。据乡人介绍,这里大约十年中逢五便要涨大水。清人于此凿刻“止水岩”三字作为标记,为后世保存了青衣江珍贵的水文资料。因此,关于观音桥石坊,乡人有说:牌坊正对着青衣江与高腔河交汇的地方。流传下来的说法是:曾经的水口老街所在地,三面临水,地形像一条龙,此龙就是传说中的黑龙,这座牌坊就是黑龙脖子上的枷锁,防止它兴风作浪。

这段讲述,无疑传递着当地百姓对水口洪灾的历史记忆,也表达了希图牌坊的留存能为当地祈福降灾,带来稳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姜 萍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