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峨边:背街小巷“蝶变”美丽街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1-20 21:22:16 浏览次数:353 【字体:

峨边:背街小巷“蝶变”美丽街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峨边彝族自治县把改造城区背街小巷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内容,充分挖掘彝族文化,以绣花功夫推动背街小巷有机更新,蝶变“美丽街区”。

场景营造 提升整体形象

以重点街区改造重构城区总体格局,集中打造长约1.7公里的“记忆峨边”一条街,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全景展示“一步千年”“奔向小康”的彝族发展进步史。

甄选联通县城的大坪二巷、向阳巷等8条背街小巷,进行巷口艺术空间打造、文艺景墙设计、巷内老旧建筑立面改造提升、绿化景观打造等,全面提升街巷品质。

深入挖掘彝族独特历法、毕摩文化、甘嫫阿妞等最能代表和提振民族记忆的核心文化点,整合乐西抗战公路建设、大渡河水电发展等地区文化历史,通过景墙、GRC雕塑、古铜文化雕塑等形式,沿街巷打造场景小品70余个,全面呈现彝族文化史诗。

业态创新 注入灵魂活力

精心组织创作《祈福—毕摩诵经》《芳华—燃情岁月》等具有民族风情和时代气息的文艺节目16个,组织艺术团、群众演员100余人在节假日和周末常态化演出,全面提升街区活力。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利用声光电,灵活展现甘嫫阿妞传说、彝族月琴弹奏技艺等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街巷动态展演。

依托彝族手工刺绣、彝族手工银饰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与重庆高戈、盛世文锦等创意团队合作,开发“峨岭云边”“欢银回家”“甘嫫阿妞”等民族手工艺文创衍生品,匠心依托街巷集中展示销售,实现现制现卖、“指尖致富”。

管理赋能 构筑善治格局

制定《峨边彝族自治县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条例》,为依法依规整治“脏乱差”问题提供法律支撑。制定《“记忆峨边”街区管理办法》,14个部门主动认领承包街区卫生“公区”,每周开展清理整治和维护。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三年攻坚行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三纲三法三载体”,开展交通、卫生、市场、广告等“七大秩序”整治。

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群众代表20人,成立监督组,定期考评运营管理、环境卫生等情况,引导群众通过微视频曝光、“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投诉、自制“抖音”宣传倡导、点亮打卡文明行为等方式,形成法治约束、部门推动、专项监督、群众参与的共建共享局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