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话说飞仙关‖乔木(下)

作者:乔 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18 20:55:10 浏览次数: 【字体:

话说飞仙关(下)

乔 木

飞仙关分为上关和下关,青衣江南下到飞仙关的入水口地界为上关,出水口地界为下关,两关相距仅几公里。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南方丝绸之路之蜀身毒道、茶马古道和“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国道318线,从飞仙关穿行而过。

乾隆《雅州府志》载:“雅州府,古为蜀。夏属梁州之域。商并梁于雍,为氐羌地。周以梁合雍,其地为蜀国。秦徙楚庄王之族之以实之,立严道县属蜀郡。汉增置青衣县。”又载:芦山、荥经秦时皆为严道县地,属蜀郡。芦山县汉改青衣县。东汉属汉嘉郡。

飞仙关古道起源于大禹治水。《禹贡》:“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即大禹修通了从飞仙关到雨城蔡山(周公山)和蒙山(横跨芦山、雨城、名山三地)的山路,治理好了和水、夷水造成的水患,功成祭蔡山、蒙山后,在飞仙关与当地族人共庆成功之意。

商,来自陕西羌部姜姓部落南下替代鱼凫成为蜀地之主,新的蜀王杜宇驾临青衣江流域(芦山)一带劝农桑,当地原住民髦人接受先进的羌族农耕文化,服从杜宇王的领导,从此自称青衣羌人,营建以羌族姜姓命名的城垣。《华阳国志》:“王日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又“杜宇称帝,号日望帝……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民国《芦山县志》载:灵关在县北六十里。一名临关。《寰宇记》载:灵关,俗呼重关,通白狼夷,县北。民国《芦山县志》:“旧芦山县土城,在龙门、清源二水汇流之间,相传蜀汉姜维建,周围二里,世名姜城”。今芦山县城存“姜城遗址”,城内曾出土新石器、“永元八年六月都尉府造”字样汉砖、拥纹瓦片、陶器残片堆积层及弓箭作坊遗址。雅安已故史地专家曹宏认为,历史上并无姜维戍汉嘉城史事,根据 史料推断芦山“姜城” 始建者应为杜宇王,笔者深以为然。

周,武王伐纣,牧野大战替代商(约公元前1046)。《华阳国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蜀之师中有居住在雅安境域的羌人、髦人,蜀王杜宇因战功,被封诸侯。

春秋时期,开明王朝三世保子帝从云贵而来,攻战青衣,将獠人、僰人势力扩张至羌人地域。《华阳国志》:“蜀王开明以灵关为前门。”又云:“开明主,号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帝攻青衣张雄獠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入尚赤,帝称王。”保子帝攻青衣后,领地顺青衣江流域从雅安扩展至峨眉、乐山等地区,第八代占领郫县,第九代才代替杜宇氏称蜀王,治成都。《雅安市志》:“境内最早军城为春秋时灵关”。《芦山县志》:“在芦山境内的铜头峡口,有开明王城址,因蜀王开明所筑而得名。”遗址即今铜头峡口东北的城址头。

蜀王杜宇、开明二帝皆在芦山留下功绩,雅安境域古称青衣羌,二帝遗爱在民,历代为蜀地后人尊祀。

根据现有史料推断,古蜀国通往印度的民间商道“蜀身毒道”迟至春秋时期出现,且以在青衣江上游雅安境域发生。此时的中原处在诸侯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向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的西南地区,成了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前沿。蜀地先民在丛山峻岭踏出一条将蜀布、丝绸、邛杖等商品运往云南,而缅甸、印度的民间商道。由于与中原王朝的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等原因,这一国际商道直到被张骞发现后才为世人所知。《史记·西南夷列传》:“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入市。”

战国秦惠文君九年(公元前329年),秦吞并蜀国,修筑从临邛(邛崃市临邛镇)至严道(芦山、荥经)的道路。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推行郡县制,秦置巴蜀郡,以姜城为中心开青衣道。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置蜀郡严道(辖芦山、荥经),此为雅安境域内建县之始。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6—251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开凿了由严道沿青衣水经夹江、乐山、犍为至僰道(宜宾)的“僰青衣道”。嬴政(公元前246年)继位,以蜀为根据地,继续开发西南夷,修建道路,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兼并天下,经过多年治理青衣道成为沿途设驿站、邮亭、郡县的官道。《雅安地区交通志》:“青衣道,自临邛经火井,出青龙关,入青衣河谷,出飞仙关,渡天全河,沿河禄永河(荥经河下游)抵达严道古城。”秦末战乱,雅安境域脱离秦统治,青衣道荒废。

西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重开青衣道,又开置为县,仍隶蜀郡,为土著控制。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唐蒙奉命开发巴蜀南夷,强征巴蜀民夫修宜宾到北盘江的道路,用战时军兴法诛杀少数民族首领,引发巴蜀骚乱。这次事件拉开了司马相如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幕。

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授司马相如郎中将身份,出使巴蜀南夷。司马相如抵达巴蜀,以一篇《喻巴蜀檄》稳定民心,平息事态。司马相如回京,提出通使西夷比通使南夷更为有利的观点,得到汉武帝认同。同年,汉武帝拜相如为中郎将,持节回蜀,招谕西夷。他从成都出发,沿青衣故道修路架桥,将青衣道延伸至邛都(西昌),写《难蜀父老书》说服蜀民“急国家之难”,用“厚赐”“置郡”让邛、笮(汉 源)、斯榆(天全始阳)之君皆请为内臣,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郡,归附汉朝。余氏《飞仙关散记》:“司马相如通西南夷,经临邛越镇西山,百步关而青衣县,由飞仙关迳出荥经,通于邛笮。”“百步关”应为龙门北西的“百步山”。《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反映了司马相如地理扩张与文教传播并进大一统的文化地理观。

“南方丝绸之路”西线, 《雅安地区交通志》载:由成都经邛崃镇西山、龙门,入芦山,出飞仙关,抵荥经,过古城坪,越大相岭的,入汉源境,又经甘格、越巂,通西昌、会理,渡金沙江,到云南大姚,再通往大理,然后出国境,经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及地中海地区 。此道经过雅安地区约230公里。随着道路的延伸,成都至西昌段,曾三易其名:西汉时称零关道,三国时称牦牛道,唐代称清溪道。

雅安,世界茶源,中国藏茶之乡。《芦山县志》:“隋大业时(605—618)在调门(天全)已形成茶马市场,以汉人之茶,易吐蕃之马。”唐宋时期兴起“茶马互市”,南方丝绸之路上,茶叶、马匹成为交易的重心,茶马交易成为贸易的象征,“茶马古道”形成。茶马贸易是雅安汉藏贸易最主要的商品,绵延千年不衰,影响深远。《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名山川藏公路旁的茶马司,始建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并“遣官以主之”,专司茶马互市事宜,是宋以来承办与藏族为主的各民族以茶易马公务茶政机构所在地。鼎盛时达到“岁运名山茶二万驮”(每驮50公斤),占官方统筹总数的一半以上。接待民族茶马贸易通商人数一日竞达2千余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雅安市志》:“川藏茶马古道,汉以前出现,唐朝得以发展,明清为鼎盛时期”。

飞仙关古道是“南方丝绸之路”零关道的进出口岸,也是茶马古道北线出川入藏的必经之路,南线的备选之路。飞仙关上关老君溪口,现存立于清咸丰四年刻“老君溪”三字的茶马古道指路碑,上刻“右走芦山四十里,灵关一百里”。

飞仙关茶马古道主要路线:

名山—雅安—多营—大深溪—飞仙关—天全—紫石关—大仁烟—两河口—马鞍山—冷竹关—康定—金沙江—西藏。

名山百丈—雅安中里—马鞍腰—龙王庙—芦山县城—飞仙关—天全—虎头峡—大相岭—宜东—烹坝—冷竹关—康定—金沙江—西藏。

成都—邛崃—油榨—火井—镇西山—宝盛—青龙关(八步关)—龙门—芦山县城—飞仙关—天全—康定—金沙江—西藏。

商路的发达,造就了飞仙关“西出成都,茶马古道第一关”的繁华。马帮与“背二哥”在飞仙关交汇分流,茶、马、盐、等货物北上南下,东进西出,茶马店、镖局、酒肆......商铺林立,行商坐贾皆为利来,税房繁忙。飞仙关人家除了务农,也参与到马帮与“背二哥”等行业。飞仙关现存商号“义盛昌”的三间拴马房。

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毛泽东主席向人民解放军发出“进军西藏为了各民族兄弟,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的伟大号令,并指示“一面进军,一面修路”。西南军政委员会抢修川藏公路,为保证进藏运输畅通,1950年11月,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选择在飞仙关民国铁索桥遗址上游约100米处,修建飞仙关钢索吊桥。“望哀渡”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民国《芦山县志》:“望哀渡,治南三十里。雅安至康定必由之渡口,民国初年曾建铁索桥,后被水冲毁。”1936年修筑川康公路时,在此设赖竹锁牵引的单车渡船一艘。

1951年5月,川康青工程处设计、雅甘工程处桥工所施工的飞仙关钢索吊桥竣工,是康藏公路上的第一座公路桥。刘伯承题写“飞仙关桥”4个大字,刻于索桥框架之上。1972年9月,吊桥封闭停用。

1972年5月20日,四川省交通厅勘察设计院测量设计、公路第一工程处承建、选址在“望哀渡”修建的飞仙关石拱桥竣工。从此,飞仙关石拱桥与飞仙关钢索吊桥并架飞跃,双桥卧波,成为川藏线上著名的“父子桥”。

飞仙关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升级,道路已不复清人王曰曾笔下“鸟道盘山势,鱼肠荡石淙”之艰难崎岖,坎坷成坦途,关山可飞渡。道路的畅通,让飞仙关繁华谢去,回归田园的恬淡。

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飞仙关按规划灾后重建,采用川西民居“穿斗式”结构,全木质基础修建联排楼。联排楼立面和平面布局灵活,灵巧地组成街坊,开敞自由,造型别致;对称并不十分严格,院内或屋后有通风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风”;楼斜坡顶、薄封檐,开敞通透,轻巧自如;青瓦木梁柱,木窗小门楼,雕而不画,朴素淡雅。每天老头们在街巷溜达,老太太在天井给小孩讲大禹神斧劈出飞仙关,二郎神擒孽龙关刀岩马失前蹄……来度假的人,爱坐在小门楼的竹椅上,沏一壶茶置于身旁,闲闲得看风景。

雨湿青瓦深巷,步逍遥以自娱。飞仙关的烟火点点滴滴,是沉香,是流云,是世间的取舍,是生活的追寻。

(全文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乔 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