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铜山县”浮出水面‖刘春梅

作者:刘春梅(德阳日报记者) 来源:2022年4月20日《德阳日报》第5版“纵目文化周刊” 发布时间:2022-04-22 19:36:27 浏览次数: 【字体:

“铜山县”浮出水面

刘春梅

“因维修堡坎,本周广福玉江石刻迎来最佳观赏时机,欢迎各地朋友前来游览!”

2022年4月13日,一条微信消息刷爆了德阳本土文化圈,几幅石刻碑文的清晰照片被大量转发。那些终日被淹没在水下、难窥真容和全貌的玉江石刻群,全部浮出水面,普通人得以近距离观摩这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珍贵遗迹。

玉江石刻群

其中,一块刻有高两尺左右、笔力苍劲的“铜山县”3个篆体大字的巨石尤为引人瞩目。虽然表面已满覆青苔和淤泥,但却难掩那份耀眼的光芒。

南宋篆书石刻“铜山县”

广福镇,历史上的铜山县治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自唐代设县以来,逐渐形成了厚重的铜山文化,不仅有彪炳史册的“铜山三苏”,还有几经兴废、断续绵延了1200余年之久的铜山书院,杜甫曾在这里写下《光禄坂行》,书法名帖《石亭记·千秋亭记》亦诞生于此。遗憾的是,许多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文物古迹已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只有这些长年位于水面以下的玉江石刻群,还在悄然诉说着一座古城的沧桑变迁。

3 个大字 凿刻于800多年前

广福镇位于中江县中南部,距县城40多公里,群山环绕,苍松叠翠,秀丽的玉江河宛若碧带静静流淌,千百年来哺育着两岸儿女,生生不息。

1997年被列为德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玉江石刻群,就分布在广福镇铜山村与松树村之间的玉江河岸。由于上游修电站和下游关闸,近年来,玉江河水位升高,很多石刻碑文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淹没在水下,或仅有局部露于水面上,常人难以靠近。特别是“铜山县”石刻,由于位置很低,更是难以得见。因此,得知这3个大字浮出水面后,不少人专程赶到广福,原本宁静的玉江河畔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玉江河畔的佛龛造像

“对比着看,才发现‘铜山县’好大!”从中江县城赶来的一位网友感叹道。的确,与周边几块石刻碑文以小楷字体为主不同,“铜山县”是篆书大字,每个字高约两尺。因为长期在水中浸泡,石壁的颜色有些乌黑,但一笔一划仍清晰可见,圆润厚实的篆书特点展露无遗。大字左右两边分别有几行小字,个别已无法辨识。

据资料记载,前注应为“朝散大夫权发遣利州路转判官兼提举学事章驲书”,后注则为“庆元五年正月十八日从政郎潼川府铜山县令主管劝农公事王忠厚建”。“庆元”是南宋时期宁宗的第一个年号,庆元五年即公元1199年。

也就是说,这块碑从开凿到现在,已在玉江河畔守望了800多年。

最早的石刻 可以追溯至唐朝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铜山县?

历史上的广福因境内多山且产铜,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建置铜监署,设铸钱官。唐调露元年(679年)废署置铜山县,辖今中江龙台、广福、冯店等地。其间几经战乱,几度兴衰,县城毁于宋末元初兵燹,于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入中江县。铜山县历经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前后共604年。明朝万历年间改名广福沿用至今,但明清时期的文人仍称其为“铜山”。

在“铜山县”石刻附近的玉江两岸,集中了雕刻于唐、宋、明、清各代的碑文,以南宋居多。左岸刻于石壁及水中6块大石上,右岸刻于3块大石上,均为方形沙石硬质阴刻,共20多块碑文。内容涉及铜山县的历史、风物、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题写者多为当地或周边地区名人及官宦。

“这20多块碑文中,年代最久远的要数‘放生池’,可追溯到唐朝。”邓高辉,广福镇党委书记,也是铜山文化爱好者和推广者,那条火爆朋友圈的消息就是他发的。他告诉笔者,“放生池”为楷书,紧邻“铜山县”大字,凿刻于同一块石壁之上。据记载,唐朝中和初年(约881年),铜山县令李义方凿池刻石,大书“放生池”3字,字大径尺,后被毁。宋绍熙壬子年(1192年)冬,李的十世孙李玺从金水迁居铜山,取家藏墨本重刻于此。

依稀可见的 “铜山八景”

千年之后的今天,李义方所书“放生池”的地方,池子仍在。池畔的大石一侧,刻有南宋李大正楷书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平时一半浮于水面,一半没于水中,此次也得以尽收眼底。放生池与菩萨名都与宗教信仰有关,反映出唐宋时期地方官员对老百姓的道德教化。

当阳石上题写着“当阳胜处”

从放生池望向玉江对岸,还有一石名为“当阳石”,上书南宋铜山县令于1277年题写的“当阳胜处”4个大字。因长年风化侵蚀,字迹已模糊。当阳胜处为古铜山八景之一。另有一处刻于当阳洞口、通篇为隶书的巨幅摩崖石刻,相传为北宋司马光亲书的《风火家人卦》,部分文字已剥落。南宋铜山县令赵夷夫有诗赞曰:“当阳胜处好溪山,翠滴温公宝墨斑。线溜一泓凉意足,须臾肤寸遍人间。”

当阳洞壁处赵夷夫的诗歌

这首《当阳胜处》,就刻在《风火家人卦》下面的当阳洞壁处,从落款可知同为1277年题写,而诗中的“温公”即指司马光。据附近村民刘大爷回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玉江河水较浅,常有人到当阳洞玩耍,捉鱼虾、戏水、看碑文。

当阳石附近,还有同为铜山八景的飞来泉、飞来石。放生池石顶立有一支形似毛笔的石笔,名曰“苏公笔”,为当地老百姓纪念铜山先贤、宋代诗人苏舜钦为民请命而立。玉江河畔的这些古迹传说,都是广福人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

“流杯畅饮”记录宋代文人的雅趣

此次浮出水面的,还有刻于清咸丰年间的“旱为霖”。从跋文可知,咸丰五年(1855年),当地大旱,于奇石上进行了一场祈雨仪式,3天后果然天降大雨,因此特书“旱为霖”以记之。

如果说,“旱为霖”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生活艰辛的一面,那么,站在另外两幅石刻前细细端详揣摩,则完全是不同的感觉,可能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其中一幅是冯运之的“流杯畅饮”,另一幅则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石刻。

“流杯畅饮”记录的是南宋时期铜山文人的一次雅集。宋淳熙年间,铜山县尉冯丙之之兄冯运之官凌云道经过铜山,在此与冯丙之、王用叔、苏长卿、袁国老以曲水流觞的方式饮酒赋诗,并刻石记事。所谓“曲水流觞”,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游戏,夏历三月上巳日举行祓禊仪式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王羲之就曾有诗云“羽觞随波泛”。

“流杯畅饮”石刻

如今能看到的这幅石壁崖刻大书“流杯畅饮”,由冯运之题。现有11行,上半部分尚明。据史书记载,铜山玉江有流杯池,是昔日铜山县尉冯丙之与文友泛觞的场所。

“第一次能够近距离地看得这么清楚,很难得。不难想象,宋人真的太有趣了!”邓高辉感慨不已。而其他游人在了解了“流杯畅饮”的意义后,也纷纷表示要效仿铜山先贤,邀约三五好友,在玉江河畔来一场“曲水流觞”式的聚会。

玉江石刻背后是灿烂的铜山文化

北宋初年的“太平兴国三年”石刻在飞来石下侧,上刻“数家水硙俱尽(?),夜至三更雨到明”,笔划形似书虫噬书之洞,甚是奇特。中江县书画院院长林长龙认为,这件石刻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你看它‘水’字很小,但‘尽’字又拉得很长,看上去不是很协调,但实际上丑书不丑,这是书法家自我个性的展示,流露出天真可爱的一面。”林长龙从成都请来了专业的拓片人员,以便对这幅作品作进一步研究。

“太平兴国三年”石刻

除了以上这些,现存的玉江石刻群还包括《铜陵纪胜碣》《铜山乡贤祠记》《铜山乡十贤祠记》《铜山乡贤祠后记》《材村笔约》《竖笔记》《宝峰书院碑》等明清时期铜山文人留下的大量碑文石刻,另有造像龛窟3处,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2022年初,林长龙与同仁们又在玉江西岸的崖壁上发现了一尊圆雕素佛和新的石刻,年代初步判断为宋。

不该被遗忘的 “铜山三苏”

笔者查阅资料后发现,在如此集中的一片区域,留下如此数量众多和内容丰富的石刻碑文,不仅是德阳地区的唯一,在全省范围内也是十分罕见的。玉江石刻群背后,是有着“文化名城”美誉的古铜山县的厚重历史积淀。

铜山县历代名贤辈出,从唐代到明清,史书有记载的进士以上的名人就有23位。铜山名人中,仅苏门文人就有13人之多。由于苏门文人崛起,兴铜山一代文风,加之北宋初年即已享有盛名的铜山书院,化一方之风俗,古铜山县文人蔚起,文风甚浓。

而在铜山众多名人中,尤以“三苏”最为著名,有“铜山三苏”之称,他们就是四川宋代首位状元苏易简、书法家苏舜元、诗人苏舜钦祖孙3人。其中,苏舜钦与诗人梅尧臣并称“苏梅”,与欧阳修关系要好,在文学史上地位颇高。如今,在中江县城塑有“铜山三苏”像,广福镇立有“状元故里”的牌坊,还有一座始建于北宋时期的状元桥。

“很多人只知道苏洵、苏轼、苏辙这‘眉山三苏’,却不知道比他们成名更早的‘铜山三苏’,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邓高辉表示。

千年人文瑰宝期待发扬光大

据史书记载,古铜山县还有众多石刻,如今都已消逝。最珍贵的有刻于唐开元年间、书法艺术价值极高的《石亭记·千秋亭记》,毁于20世纪70年代,仅存清版拓片;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曾在玉江石壁上留字,后来因修建发电站被毁;安史之乱中,杜甫经过铜山光禄坂时写下《光禄坂行》,成诗的地址和刻石已不知所踪……至于原乡贤祠处大石所刻的“美女晒秋图”“千人下跪”,则只存在于当地老人的口口相传中了。

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公布的书法名帖《石亭记·千秋亭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目前,当地正在组织维修堡坎,目的是对飞来石区域的这一片玉江石刻群加强保护。邓高辉表示,一些碑文受到自然风化及周围杂乱环境影响,不时有剥落现象,让人非常痛心,现在已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和维修。下一步,他们还计划设置古迹标识牌、修建观览走廊等。

另一个好消息是,2022年4月14日,“铜山三苏”文化研究挖掘利用工作座谈会在中江召开,众多文史专家就“铜山三苏”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利用等问题各抒己见,比如创办三苏研究会、建设三苏纪念馆、修建三苏文化主题公园、打造三苏文化节等等,让“铜山三苏”的历史文化底蕴“厚”起来、名片“亮”起来、资源“活”起来。

世间已无铜山县。

但玉江河畔的这些历史印迹、千年瑰宝铜山文化,应该有发扬光大的那一天!

来源:2022年4月20日《德阳日报》第5版“纵目文化周刊”

作者:刘春梅(德阳日报记者)

供图:邓高辉

来源: 2022年4月20日《德阳日报》第5版“纵目文化周刊”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